西方現代美術教育理論中的工具論和本質論

才智咖 人氣:2.02W
西方現代美術教育理論中的工具論和本質論
一、工具論
工具論的主要觀點在於強調美術教育的教育性價值,即把美術當作教育工具,認為通過美術教育可以促進兒童的生長和發展。工具論重視創作過程,忽視創作結果,在教學方法上主張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並以分析兒童的成長特徵為評量的範圍。工具論的這種觀點與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進步教育運動有著直接的聯絡,瞭解杜威的思想將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把握工具論。
(一)工具論的教育思想基礎:杜威的教育理論是工具主義美術教育觀的主要思想基礎。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他把自己的哲學稱作“工具主義”或“實驗主義”。在杜威看來,無論是正式教育還是非正式教育,實際上都在進行經驗的改造,而改造經驗必須與生活緊密結合,且能促進個人生長,因此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只有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經驗改造的正當途徑,因而要把學校變成一種有控制的特殊社會情境,把課堂變為兒童活動的樂園,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傳授知識,而是引導和指導兒童參加諸如手工作業、現場參觀、表演節目、蓋房子、測畫圖等活動,讓兒童在活動中由觀察、接觸、操作、實習而直接接觸各種事實,獲得有用經驗,即“從做中學”。杜威摒棄了分科教材,反對傳授各科知識,認為學校科目相互關係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也不是文學,……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在杜威的教育觀中,兒童得到極大的重視和強調,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圍繞他們組織起來。杜威曾經指出,“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兒童的發展和兒童的成長,就是理想教育之所在。對於兒童的生長來說,一切科目知識都只處於從屬地位,它們是工具,它們所以服務於生長的各種要素,不是知識和傳聞的知識,而是兒童的自我實現。”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工具主義美術教育觀的思想基調。工具論者把美術教育當作兒童自然發展的工具,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兒童自然發展;美術教學要根據兒童的興趣和本性,教師不應有過多的參與或指導,在美術課堂上,兒童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美術活動;在教學計劃中,美術可以與別的科目相結合,很多情況下成了服務於其他科目的附庸。工具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裡德(HerbertRead)和維克多·羅恩菲德(ViktorLowenfeld)。
(二)裡德的美術教育觀:英國著名藝術教育家、藝術理論家和評論家赫伯特·裡德提倡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兒童人格成長,他認為兒童具有許多與生俱來的潛能,並有不同表現型別(依思考、感情、感覺、直覺,將兒童分為八種表現型別),美術教學應該按不同型別分別予以指導。
裡德對藝術在教育中的地位看得很高,把藝術看成是適應社會的人的個性的自我定位最有效的手段。他認為人類的不幸主要溯源於個人自發創造力受到壓制,人格自然的生長受到阻撓。教育唯有運用藝術,才能擺脫這種狀況,達到自我實現。這就是說,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促使兒童自發創造力與人格自然地成長。
裡德認為人類的藝術表現形式與人類的心理型別是高度相關的。依據容格的觀點,他把人類心理分為思考型、感情型、感覺型、直覺型,而每個型別有內向、外向之分。這樣,人類心理共有八種基本型別。裡德認為,這八種基本心理型別各自具有獨特的美的表現形式。以現代藝術為例:思考型——寫實派;感情型——超寫實派;感覺型——表現派;直覺型——構成派。心理型中有內向與外向之分,相當於藝術型中的主觀與客觀之分。具體到兒童藝術,裡德便有了這樣的看法:兒童生來具有藝術潛能,並具有不同表現型別。它們是:有組織的、擬情的、節奏的模式、構造的形式、列舉的、表現派的、裝飾的和想象的,共八種。這八種兒童藝術表現型別受到兒童特定的人格型別影響,相當於兒童不同的心理傾向:外向思考型——列舉的,內向思考型——有組織的;外向感情型——裝飾的,內向感情型——想象的;外向感覺型——擬情的,內向感覺型——表現派的(觸覺的);外向直覺型——擬情的,內向直覺型——構成的形式。由於藝術類型與心理傾向之間這種依存關係的存在,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具有型的態度(typeattitudes)而立於承認各種型別的地位,依照兒童天賦的氣質予以鼓勵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