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學重視地理環境的探究

才智咖 人氣:7.57K

摘要:中醫學重視自然地理環境對人的體質、壽命、疾病、治療以及藥材等方面的影響。現代中醫人,不僅要注意人體的地域差異,也要考慮藥材是否道地;即使是同一個地域,生態環境從古至今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應當靈活理解和運用古醫籍中的理、法、方、藥;即使同在今日,對南北各地臨床辨證施治的經驗不可拘泥。

對中醫學重視地理環境的探究

關鍵詞:中醫學;地理環境;體質;壽命;疾病;治療;藥材

中醫是運動變化的醫學,它將天地萬物看作是永恆運動變化並普遍聯絡的統一整體,在處理生命問題上是隨著天、地、人等情況靈活多變。地域不同,人體質的強弱,壽命的長短,疾病的狀況,治療的法則,以及藥材的質量等,都有很大的差異。重視地理環境是中醫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古醫籍,特別是《內經》中有很多相關記載,茲概述如下。

1人與地的相應關係

祖國醫學強調“人與天地相參也”。《素問。六節髒象論》雲:“其氣九州(九野)、九竅,皆通乎天氣。”《靈樞。邪客》雲:“地有九州,人有九竅。”都是說人體與天(自然界)相通,與地相應。《靈樞。九針論》還論述了“身形之應九野”的具體情況。《素問。三部九候論》雲:“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是說診脈的三部九候,以合“天地人”,以應“九野”。《素問。金匱真言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等篇運用五行學說,以五方配五臟、五體、五味等,說明了人與地的相應關係。

2《內經》對地理氣候的認識

我國幅員遼闊,古代先民早已認識到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氣候特點。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東方生風,風生木”:“南方生熱,熱生火”:“中央生溼,溼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這是運用五行學說概述了我國五方氣候的基本特點。《素問。五常政大論》:“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南方)熱而左(東方)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北方)寒而右(西方)涼。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這是運用陰陽理論,解釋了地域有南北高下之不同,氣候亦有寒熱溫涼之差異。《素問。異法方宜論》雲:“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水土剛強”:“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這是具體說明五方的地形、地貌、水土、氣候、物產:東方象春天一樣,得天地始生之氣,氣候溫和,地處海濱,盛產魚、鹽。西方是金玉沙石之處,氣候象秋天,有收引之象,水土強硬。北方象冬天,有閉藏的氣象,地勢較高。南方象夏天,自然界多長養之氣,是陽氣最盛的地方,地勢低下,水土薄弱,霧露經常聚集。中央之地平坦多溼,利於種植,且與四方交往便利,所以物產資源豐富。

3地域不同體質不同

不同的地理環境,營造了人們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進而形成了地域性體質型別。《素問。異法方宜論》雲:“東方之域,其民食魚而嗜鹹”,“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西方者,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不衣而褐薦”,“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北方者,陵居,風寒冰鍘,其民樂野處而乳食”:“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駙(腐),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中央者,其民雜食而不勞”。是說東方之地的人們習慣吃魚類和鹹味食品,因魚性屬火,會使人積熱於中,成能走血,多食傷血,所以該地域的人大多面板色黑,肌腠鬆疏;西方之地的人們依山陵而居住,宅簡多風,披毛布,蓋草蓆,吃鮮美的酥酪骨肉類食品,形體較肥壯,抵抗力較強,不易受外邪侵襲;北方之地人們依山陵而居住,經常處在風寒冰冽的環境中,過著四野臨時住宿的遊牧生活;南方之地的人們喜歡吃酸類和腐臭的食品,膚理致密而色紅;中央之地的人們吃的食物種類繁多,勞動比較少,生活相對安逸。這些論述初步概括了前《內經》時代五方之地人們的生活習俗、體質等特點。元代著名醫家朱丹溪認為:“西北之人,陽氣易於降;東南之人,陰火易於升。”也是強調人的體質有地域性的差異。

4地域不同壽命長短不同

人的壽命亦有地域性差異。如《素問。五常政大論》雲:“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陽精所降,其人天”:“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陰精所奉,其人壽”。是說東南方陽氣有餘,陽精自上而下降,所以氣候溫熱,人的由壽命較短;西北方陰氣有餘,陰精自下而上奉,所以氣候寒涼,人的壽命較長。現實生活可見,氣侯溫暖,萬物生長快,收成都比較早;氣候寒涼,萬物生長慢,收成都比較晚。早成熟,早衰退;晚成熟,晚衰退。由於地域不同,氣溫不同,動植物的生成速度不同,人體壽命長短同樣有差異。

5地域不同疾病不同

學各地區雖然都與時令季節同步,但自然地理環境不同,陰陽之氣盛衰各異,人體的疾病也表現出地域性的傾向。古籍中的記載大抵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所在地域的水質、土質不同而造成的地域性疾病。如《呂氏春秋》雲。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旭(足部腫脹)與跫(瘸腿)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虺(類似雞胸)與傴(脊柱彎曲)人。“《嵇中散。養生論》雲:”頸處險(通“巖”)而癭,齒居晉而黃。“古人雖然還沒有認識到水土中具體缺乏某種成分,但已經認識到了這些病主要因於水土。二是由於不同的地理氣候、飲食習慣、體質等特點,造成某些疾病容易在某些地域多發、易感。如《素問。五常政大論》雲:”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素問。異法方宜論》:”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西方者,其病生於內”;。北方者,髒寒生滿癍“:”南方者,其病攣痺“:”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熱“。《瘟疫論》雲:”西北高原之地,風高氣燥,溼證希有;南方卑溼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時有感溼者。“這些都是從不同側面說明了地域性的多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