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論文

才智咖 人氣:2.28W

1農業經濟增長正規化及變遷

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論文

對於農業經濟增長而言,不同文明時期具有不同的正規化。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經歷古代、近代和現代3個歷史階段,與之分別對應的是3類不同的文明,即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知識文明。歷史發展階段不同,文明狀態不同,與之相對應的經濟增長正規化也不盡相同。農業經濟增長正規化,就不同發展階段而言,表現也不同的道路[1]。從依靠簡單生產工具獲取賴以生存的植物果實,到擁有大型機械,農產品的產量有了極大增長,人類的社會生產歷經了“黃色道路”和“黑色道路”的過程。就發展階段而言,目前世界農業還未走出“黑色道路”的正規化。在農業社會,社會生產和經濟增長主要靠土地和農業勞動力,所以農業社會又被稱為“黃色道路”階段。“黃色道路”階段的農業,工具簡陋,以使用人力和畜力為主,人們被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上,不僅生產效率低下,而且收穫的豐欠還在相當程度上受“老天”左右。興起於20世紀40年代“石油農業”,又被稱作“黑色道路”,具有機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農藥化等特點。由於它極大地刺激了農業生產發展,因為被稱為第一次“綠色革命”。但由於它建立在對自然的無情征服和駕馭基礎上,過分依賴於消費地球不可再生資源和投入大量化學品,致使土質、水源和氣候惡化,汙染嚴重,農作物甚至因帶有殘留有害物質而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隱患,其負面效應和許可權已日益暴露。它不僅嚴重製約著農業自身的發展,還危及到自然生態環境,乃至人類社會的安定。農業增長的“綠色道路”方興未艾。當今世界,正面臨著人口劇增、環境汙染、生態失衡、氣候異常,以及地球表土流失、沙化和地力下降等問題。僅靠擴大“石油農業”外延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非常危險。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告誡:“通過無節制地開發土地來提高農業產量的做法,只能使自然資源更加貧乏,環境更加汙染。”世界農業發展正處於新的探索時期。人們開始呼喚“第二次綠色革命”,要求進行“在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方面具有生態色彩的革命”。人類在發展農業方面,必須注重自然的協調,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奪。今後農業的發展方向,必須走“綠色道路”。生態農業,則是農業發展邁上“綠色道路”的.理想模式。

2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更迭

2.1傳統農業模式

傳統農業是採用歷史上沿襲下來的耕作方法和農業技術的農業。即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採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發展,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傳統農業在歐洲是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奴隸制社會(約公元前5~6世紀)開始,直至20世紀初葉逐步轉變為現代農業。傳統農業基本特徵:金屬農具和木製農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農具,鐵犁、鐵鋤、鐵耙、耬車、風車、水車、石磨等得到廣泛使用;畜力成為生產的主要動力;一整套農業技術措施逐步形成,如選育良種、積肥施肥、興修水利、防治病蟲害、改良土壤、改革農具、利用能源、實行輪作制等。傳統農業是由粗放經營逐步轉向精耕細作,由完全放牧轉向舍飼或放牧與舍飼相結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產力水平等均較原始農業有較大提高。傳統農業的特點是精耕細作,農業部門結構較單一,生產規模較小,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仍較落後,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業生態系統功效低,商品經濟較薄弱,基本上沒有形成生產地域分工。目前傳統農業仍廣泛存在於世界上許多經濟不已開發國家。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古國,歷來注重精耕細作,大量施用有機肥,興修農田水利發展灌溉,實行輪作、複種,種植豆科作物和綠肥。

2.2現代農業模式

關於現代農業至今學術界沒有統一的定義,但現代農業有幾個標準是大家比較認同的: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在80%以上;農產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農業投入佔當年總產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農業勞動力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比重低於20%。目前已開發國家的農業基本上是現代農業。西方國家根據不同的國情,逐漸摸索出3種不同的現代農業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人少地多、勞動力短缺型;以荷蘭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資源短缺型;以法國為代表的土地、勞動力適中型。現代農業,是一種“大農業”,相比西方國家,我國現代農業之路還很漫長。國家統計局相關研究顯示,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程序僅走了1/3。但從長遠看,我國是一個大國,只要持續不斷地加大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的力度,我國農業必將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2.3後現代農業模式

後現代農業是相對現代農業而言,是以時間為標識,按農業發展時序而劃分和確定的一種農業經濟和技術形態。作為一個農業全新概念,是指以動植物的開發、培育及其產品生產為軸心,將廣義農業即農、林、牧、漁業範疇中不同層次及環節和分屬於不同產業部門與動植物培育及其產品生產密切相關的各種農業產前、產後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融合或複合形成的一個超大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或系統。後現代農業與現代農業的區別:後現代農業主要的並不是它所使用的生產手段、工具及技術有別於現代農業,而在於其活動的內涵與形態結構不同於現代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在領域上,它是廣義農業向第二、三產業延伸,融農用高新技術投入品製造與供應和農產品收購、加工、貯藏、運輸、市場行銷以及農用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農業資訊與管理諮詢和服務於一體的複合產業。在部門上,除傳統的農、林、牧、漁產品生產部門外,還包括觀光旅遊農業、休閒農業、教育示範農業、體驗農業、海洋農業等部門。在形態與功能上,它將眾多當代已經形成並存在和未來不斷湧現的全新農業形態如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立體農業、精細農業、精準精確農業、無土農業、知識農業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產、生活、經濟、社會與生態等多種功能於一身。

3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內涵與外延

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增長總是以一定方式進行的,而農業經濟增長的方式又是由農業經濟增長的內容和決定經濟增長的各有關主要因素共同決定的。因此,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是指推動農業經濟增長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和各種要素組合起來推動經濟實現增長的方式。據此,對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理解主要是看經濟增長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實現的。而生產要素組合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實現經濟增長主要通過2種經營方式,即粗放型增長和集約型增長。粗放和集約的劃分是李嘉圖等在地租理論中首先提出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解釋,起先是用於工業生產的,後來逐步延伸到國民經濟各部門。馬克思指出,在規模擴大的再生產中,“如果生產場所擴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擴大;如果生產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內涵上擴大。”[2]據此,蘇聯經濟學家提出了“增長方式轉變”的問題。根據增長的來源不同,把經濟增長方式劃分為2種:第1種是靠增加自然資源、資本和勞動等資源投入的增加實現的增長,即粗放增長(ExtensiveGrowth,或外延增長);第2種是靠提高效率實現的增長,即集約增長(IntensiveGrowth,或內涵增長)。具體而言,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產資料數量的擴張實現經濟增長,這是一種高投入、高消耗、低質量、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方式。集約型是主要依靠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並提高要素質量和使用效率實現經濟增長,這是一種消耗低、質量高、投入少、產出多、效益好、汙染小的經濟增長方式。一般而言,集約型增長方式是建立在集約化經營方式基礎上的。農業的集約經營是一種內含的擴大再生產,即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應用,改良品種,改造土壤,改進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並通過有效、科學的施肥和精耕細作等手段,來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最終實現農業的有效、持續發展。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指對農業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利用和經營方式的轉變,是以全部生產要素的生產率提高為主的農業增長。即由粗放型增長方式轉向集約型增長方式。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並非完全是一個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些條件主要有2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階段。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一方面,社會物質資本等要素投入太少,為了實現經濟增長,必須增加其投入數量,而此時未被開發利用的土地等自然資源很多,勞動力也較豐富,價格低廉;另一方面,科技水平不高,管理落後,要素使用效率很難提高,因此這一時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對自然資源的大量開發,經濟增長方式只能是粗放型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資源變得稀缺,要素價格不斷上升,從而使產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為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因此,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其經濟增長過程中,都不可能完全跳過粗放型增長階段,這一階段可以為集約型增長奠定物質技術基礎。二是經濟體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追求外延式數量擴張,不講成本,否定利潤,忽視經濟效益。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必然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儘量小的投入獲得儘量大的產出和利潤,由此必然促使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可見,計劃經濟體制下往往伴隨著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而市場經濟體制下有利於採用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4小結

我國農業增長轉變的方向,就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但不是目前所定位的工業化式的現代化,而是需要從工業化方向定位轉移到生態化方向,轉移到適應生態生存、生態種植和生態文明的農業現代化上。以生態農業原理改造工業化農業才是後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3]。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我國仍需保持和發揚傳統農業特點,逐步走“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道路,建設優質、高產、低耗的農業生態系統,提高農業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