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才智咖 人氣:2.92W

醫學研究生創新技能的培養與導師的創新技能密切相關,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論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摘要: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既有教育體制和政策導向上的問題。也有導師指導力度不夠和研究生本身素質不高的原因。本文在分析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及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醫學研究生,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醫學科學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許多人已成為本專業的骨幹力量。但應清醒地看到,他們中間出創造性成果、能真正解決醫學實際問題的人並不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們在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不足。隨著創新型國家策略的提出,如何培養和提高與人民群眾生命利益密切相關的醫學研究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是促進醫學科學發展的歷史使命,也是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及原因

長期以來,醫學教育仍是以傳授知識和經驗為主的教育模式,缺乏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這種方式也帶入到醫學教育的最高層次――研究生教育。目前國內醫學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不合理,多沿用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基本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年基礎課程學習仍主要依靠課堂式教學,其課程安排、課堂內容及知識傳授方式基本是本科教育的延續,在知識結構上注重對現有課本知識的學習,缺乏對交叉學科知識和本專業前沿科學的認識。注重對理論本身的掌握。缺乏對理論在啟蒙、發展和完善過程中邏輯思維的瞭解。從創新能力培養角度看。研究生階段知道新成果得出的過程或許要比成果本身更重要。這樣,他們從中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有利於今後的研究工作。在後兩年的臨床和科研階段,主要是以導師的安排為研究方向。缺乏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忽略了培養研究生自我思索和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臨床技能和專業知識培訓方面,主要是熟悉一般臨床常規和基本理論。卻忽視了對疾病發生髮展因果關係的縱深瞭解及辨證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教育模式所導致的結果是培養的研究生不僅缺乏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創新思維能力,而且面對病人及面對疾病的複雜變化時缺乏正確的臨床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研究課題是研究生培養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我國的醫學科研選題除了國家科研攻關專案、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專案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是根據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衛生事業發展需要所提出的具有重要意義的招標課題外。其它課題。特別是臨床課題大多是根據導師的個人經驗和興趣立題的。課題方向有時不能確定,形成不了梯隊式連續攻關。因此,一些研究生的選題便不從醫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著眼,而是根據短期內能否完成課題、發表文章來考慮,喜歡重複國外的實驗,只要國內沒人做過就行。由於害怕實驗失敗,不敢創新。凡此種種表現,均反映出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不足。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多種多樣,有教育體制和政策導向上的問題,也有導師指導力度不夠和研究生本身素質不高的原因。現在有些院校已規定研究生畢業前需在統計源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這對督促研究生學習和工作。提高單位論文數量確有促進作用。但應看到,在三年研究生期間,除了基礎課和醫學實踐的時間外,真正用於科研的時間並不多,加之文章發表週期一般在一年左右。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難度較大。因此有些研究生擔心完不成課題,出不了文章不能畢業,選擇課題時就以容易出文章為目的。這種情況下,研究生的心態往往是先考慮能發表文章。拿到學位。而較少考慮做創新性和解決醫學實際問題的研究。

創新能力不高的原因之高校學術交流少。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學術交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國現有的研究生培養最缺乏的就是進行經常性的、高水平的學術交流。

一些導師研究能力不足。由於歷史原因。有一部分醫學研究生的導師未經過研究生階段的系統訓練,雖然實踐經驗十分豐富,但在如何指導研究生選題、做題方面力不從心。如果研究生能力較強尚可彌補,若能力差些便難以保證研究質量。

二、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應採取的對策

(一)要培養醫學研究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就是求是求佳意識。例如,對試驗方法不願與別人的方法完全相同。總想另闢蹊徑;對研究課題總想做一些別人不曾做過的課題:對小改革、小發明、小設計之類充滿熱情以及凡事愛尋根問底等。這些都是學生極寶貴的創新意識的顯露。

創新意識也是一種不安於現狀的精益求精意識。面對尚能解決問題的理論和方法,要經常自問:“是否還有更好更合理的理論與方法?”在醫學上,層出不窮的新的治療方案、新的發病機制學說的產生,就是這一意識的應用典範。醫學研究生只有時時處處想著創新的事。他才會去想怎樣創新的問題。如果在他的頭腦中根本就沒有這種想法。絕對不會去主動創新。而傳統的教學恰恰抹殺了學生的這種創新意識,一切只能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進行,一切只能按照書本上的知識和老師的思維進行,不能標新立異。什麼都是以教科書為準,以老師為準,抹殺了人的個性。忽視創設有利於創造力發展的精神環境。

(二)要培養醫學研究生的創新習慣

學生有了創新的意識,經過較長時間的創新訓練。才能形成一種創新的習慣。學生一旦養成這種習慣,教師就不用每天都去督促,學生會自覺地去做。教師要鼓勵學生遇到問題時,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思考幾個答案,不要人云亦云,跟著感覺走。當然,這種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師有意識的經常的培養和訓練學生。導師要多鼓勵善於創新的行為,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如醫學研究生在進行實驗或科研設計時,不是根據老師講的和文獻上說的,而是自己獨立思考得到一種新的方法;在實驗中設計出一種新的實驗方案:在課題假設中形成一種新的見解,導師都要及時表揚。

(三)要培養醫學研究生的創新品質

創新品質指學生的創新勇氣和膽量、創新熱情和興趣、創新意志等。我們一般說成才的四個要素是“德、才、膽、識”。德是品德、才是才能、膽是膽量、識是見識。有的人有膽無識,如一些文化水平低、膽子大的人,什麼都敢幹,但不知道怎麼幹。有的人是有識無膽,一般知識分子往往如此。對形勢看得比較遠,但沒有膽量幹。這兩種情況的人都不容易創新。創新需要勇氣和膽量,要敢於破舊立新。

首先。創新需要熱情。很多情況下情感的力量遠比智力強大。那些具有傑出創造才能的人,他們的偉大發明和發現始終伴隨著崇高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沒有偉大的情懷,就沒有巨大的動力來推動創造能力的發展和創造目標的實現。然而傳統的教育抽走了最生動、最豐富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只剩下了機械的應試教育。這種缺乏情感的非人性化“批量加工”的教育對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是極為不利的。

其次,創新需要興趣和好奇心。如果學生的好奇心成

功地轉移到探求科學知識上,這種好奇心就會升華為求知慾,成為主動地進行創造思維、追求知識的強大動力。但如果教師不注意扶植,也很可能泯滅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第三,創新也需要意志。有些科學家幾十年甚至終生都在艱苦的條件下探索一種科學理論、一個數學公式,有的經過幾百次的失敗而不退卻。如愛迪生、居里夫人、陳景潤等許多科學家都是如此。他們靠的就是頑強的創新意志。現在,有的同學找到一種新的國外文獻提供的辦法就感到滿足了,而有的.同學卻不滿足。要找到第二種、第三種或更多的辦法,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這就是一種創新意志。所以我們要培養醫學研究生的創新意志。

(四)要培養醫學研究生的創新技能

創新技能是指創新的方法能力。學生有了創新的意識,但怎麼創新,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有問題需要解決。只是人們熟視無睹,不能發現問題罷了。發現了問題怎麼解決,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教師要教會學生思考的方法、觀察事物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當然,我們強調培養醫學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並不意味著可以忽視甚至不需要知識的學習與積累;相反,它對知識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備了豐富的專業知識。所謂創造才會有堅實的知識基礎。仔細分析。任何的所謂創新,不外如下三種情況:一是順著原有知識的思路,往前推進一步;二是對原有的錯誤知識進行修正:三是開闢相對新的知識領域。無論是哪一種意義上的新,都離不開對前人或同時代其他人所創知識成果的學習、借鑑與超越。離開堅實知識支援的所謂創新,不是流於空想,就是陷入盲目。同樣,如果一味地強調知識的學習與積累。而忽視創新能力的培養,那麼所學知識就只是一些缺乏生命力的教條,而不能產生實際的效用。因此。真正的創新精神是學習與創造的有機統一。一個不會學習的人是不可能有大的發明創造的。

(五)開闊視野擴大交流

應該本著擴大交流,激勵創新的宗旨,來提高廣大醫學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使之能將目光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醫學研究生參與學術交流,特別是國內、國際本專業高水平的學術年會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方面我國和一些先進國家還有很大差距。舉辦不同專業及相關學科的醫學研究生層次的學生交流或許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措施。

醫學研究生創新技能的培養與導師的創新技能密切相關。研究生導師。應掌握國內外的研究動態,把握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其具體功能就體現在研究生論文題目的確定上。如果論文題目選擇得當。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所以,應把論文題目的確定作為導師指導學生的關鍵工作而抓住不放。要為研究生選擇一個好的研究題目,導師本人必須對本學科的歷史和現狀瞭如指掌,必須結合學科本身的發展趨勢、研究內容是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以及我們自己的特點,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主攻目標。

(六)改革教學模式,加強實踐訓練

醫學研究生教育雖然是本科生教育的深入,但在教學模式上卻不能沿用本科階段的方法。所有的教學都應圍繞以著重培養醫學研究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理念進行。在基礎階段應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增加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被動式”接受為“主動性”攝取。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講授中變“填鴨式”講解為“啟發式”誘導,著重講解本學科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形成、發展及本學科的前沿性研究,以此使醫學研究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培養與提高。同時要求醫學研究生完成一定的綜合性教學任務,參加預講預做教學研究與改革工作,為醫學研究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教學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訓練基地與空間。既培養了研究生綜合運用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教學實踐能力。包括教學組織、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方法與技巧和醫學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結論

醫學研究生能不能取得創新性成果。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其自身的素質與能力是起決定作用的。醫學研究生在成才的道路上要注意:不要以固定的模式看待事物。要樹立科學的懷疑精神;克服想走捷徑的不良習慣,樹立兢兢業業、不怕困難的攀登作風;克服對權威的過分迷信,在繼承的基礎上敢於突破和超過前人;克服自我束縛的缺陷,不斷拓寬知識面和研究領域;克服怕失敗的心理,勇於在失敗中總結經驗、開拓前進。當然,這些素質和能力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鍛鍊和積累起來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位醫學研究生都應從小事做起,從大處著眼,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創造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