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課堂中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

才智咖 人氣:2.07W

數學學習實踐化就是要把學生從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深入社會實踐,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國小數學課堂中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國小數學課堂中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教學應以學生所熟悉的現實生活為出發點,通過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數學,來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提高他們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那麼,國小數學教師應該開展怎樣的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呢?

筆者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讓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

例如,教師要求學生用正方形的紙折出一個體積最大的無蓋長方體。摺紙學生都熟悉,首先從此入手,嘗試摺疊,並對各種折法進行分析和交流,形成問題的代數表示式;對有關資料進行蒐集,並歸納這些不同的資料資訊,然後對"體積變化與邊變化的聯絡"進行大膽猜測;通過交流和驗證等活動,最終獲得問題的解,並積極反思、總結整個求解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圖形的展開與摺疊""字母表示數"和"製作與分析統計圖表"等方面知識的聯絡與綜合運用。

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從數學角度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學生學好數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為了對兩者進行認識和區別,我不但鼓勵學生從兩種圖形的邊觀察其特點,還引導他們從兩種圖形的角發現其特點,甚至從類似圖形的區別加以認識。這樣,學生的思維不但得以拓展,所學習的內容也得到更深的認識。又如,我在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藉助不同的參照物確定物體的位置,並畫出示意圖"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由小組成員討論通過怎樣的方法完成這些任務。有的組,選擇一個組員描述從學校到青少年宮經過的路線、途經的主要建築物(參照物),以及相應的距離等,其他組員根據該組員的描述畫出簡單的示意圖。各組員間可以相互討論路線、主要建築物、距離等的描述是否清楚、各自的示意圖畫得是否準確,在交流中加以修改、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方面學會了"藉助不同參照物確定物體的位置,並畫出示意圖"這樣一種數學方法,另一方面也體會到了這一方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學生通過數學活動,得出的結果往往是前人已經發現了的,但數學化這一過程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再創造。

三、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活氣息

1.生活經驗數學化.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絡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有興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蘇伯爾也曾說:"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就此進行教學。"他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這樣一個教學理念。這要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一定要以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出發點,設定直觀的、容易引起想象的問題情境,把學生熟悉的事物融入到其中,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沒有障礙的背景中進行數學學習。教師還應該注重把所教授的數學知識與學生已經瞭解或學習的知識相連相通,使學生既能夠在生活中積累常識性的知識,又能夠把已經學習到的但未經訓練的數學知識形成體系,並在生活中加以體驗。

2.數學知識生活化。學生在自我建構後獲得新的數學知識。如何才能使這些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呢?生活中時時、事事、處處中都存在數學,學生的新的數學知識只有存放並歸納到現實的生活中,才能充分顯示出數學知識的應用性,也才能使數學知識生活化。學生切實認識到"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這一事實,才能有意識地應用數學知識,逐步具有運用新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才能養成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的習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極大熱情。如在學過"平移與旋轉"以後,讓學生做這樣一道操作題:校園內的荷塘對岸有兩棵樹,請你運用平移、旋轉的知識,測量出兩樹之間的距離(要求不經過荷塘)。要求:(1)首先設計一個測量方案,然後到現場把兩棵樹的距離測量出來;(2)說明你這種做法的理由。

3.數學學習實踐化。數學學習實踐化就是要把學生從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深入社會實踐,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在教師的幫助下,尋找合適的數學知識,對這些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最終運用數學相關知識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這是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內化的過程,是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如學生學了三檢視後,我要求學生動手製作一款牛奶盒,並在牛奶盒上設計出精美圖案。這樣的做法會使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絡起來,從而幫助學生開啟社會的視野,讓他們從課堂的書本走向社會,體會數學的生活價值。

四、注重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絡與綜合

重視數學與其他學科,如自然、科學、人文等學科的聯絡與綜合是一個大趨勢。注重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絡,要求教師在尊重學生認識規律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的學科之間的限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聯絡相關學科知識對數學知識進行介紹、延伸,以使學生的知識相對系統化。注重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綜合,要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注意把相關學科的相關知識融入數學應用中,以使數學應用更具廣泛性,更具多學科性,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也就更具有效性。

因此,單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切實際,還必須用到其他知識與能力。應用的過程是一個綜合的思維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創造機會,使他們運用各種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綜合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收集、調查、整理資訊的方法,培養髮現問題、獨立思考判斷,及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獲得對數學的正確看法。這樣我們的數學教學必然會培養出一批一批的具有超高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祖國的棟樑之才。

總之,國小數學教師應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創造性地展開數學課堂教學。數學教師應牢牢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他們的生活經驗為突破點展開教學,要善於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上升到數學概念和方法,又反過來解決實際問題。這能把握好數學和生活的結合點,儘可能多地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活氣息,儘可能多地讓學生樂於接受有價值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數學題材,為學生學習數學營造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