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才智咖 人氣:2.53W

當下國小生往往覺得學習枯燥乏味,大多跟學生被動學習有關。數學這門學科,算數比比皆是,更是索然無味。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摘要: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要求。文章從學生提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合作交流,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分層教學,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三個方面論述瞭如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結合具體的課堂例項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新課改;國小數學課堂;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國小數學的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重點內容。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即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保持一種內驅的、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獨立的心理能動狀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促使其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但是,如何落實這項工作,值得我們深入的探究與思考。

一、學生提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在數學課堂上,基本都是由教師提出問題,而很少給學生提供提問的機會,學生只能被動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思維,也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留有空間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定情景,給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及提出問題的機會,然後通過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找到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比如,在學利率及利息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聯絡生活去發現問題,要求學生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到銀行存錢,親眼目睹存錢及取錢的實際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利息是怎麼算的呢?是不是存的錢越多、存的時間越久利息就越多?然後學生就會去思考,並查閱相關資料,把問題以及自己探究中獲得的知識帶入課堂,向教師提問。通過自己的探究及教師的解答,學生更能加深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1]。

二、合作交流,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實施教學。對於各方面發展還不成熟的國小生來講,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難免會碰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帶給他們困擾,久而久之,就會消磨其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因此,在國小數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所收穫,從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的相關知識的時,教師給學生講解長方形相關知識點和概念後,可佈置一道練習題:一個長為5cm,寬為7cm的長方形,請問它的周長是多少?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討,找到不一樣的解題方法。學生在探討和交流之後,就會找到三種計算方法。最後,教師再總結這三種方法,學生就能夠加深對計算公式的記憶,從而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2]。

三、分層教學,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