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度檢測的質量控制

才智咖 人氣:6.33K
血液粘度檢測的質量控制 【摘要】 筆者根據自己長期的工作經驗,參考多種相關文獻,對血液粘度檢測過程中粘度計的選擇、血液標本的採集、血液標本的儲存、檢測過程的溫度控制及正常值的制定等作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 血液粘度;檢測;質量控制

血液粘度檢測的質量控制

近年來,血液粘度的檢測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由於血液流變影響因素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國內至今沒有統一的質量控制。根據筆者長期的工作經驗,參考不同的儀器狀況和國內外的相關文獻,制定了血液粘度檢測的質量控制。

1 血液粘度計的選擇

血液粘度計應選用切變率確定、流場均勻的儀器。在使用前,應仔細瞭解說明書上所註明的儀器的準確率、解析度、重複性、溫度控制、測定時間等主要指標。

準確度:指所測數值與真值(給定)符合的程度。測定時建議以國家計量標準油為標準,在剪下率200s-1時測定低粘度油(2~3mPa·s),在剪下率1s-1時,測定高粘度油(15~25mPa·s),一般應測定5次以上,在低粘度值時測定值與真值的相對偏差應小於5%,高粘度值時測定值與真值的相對偏差應小於3%。

解析度:在給定條件下,測定出同一物質兩種狀態下的差異。取壓積在40%~50%範圍內的'正常人全血,以自身血漿調節壓積的變化。在高剪下率200s-1時,儀器應能分辨出壓積變化2%時的血液表觀粘度的差異,在低剪下率1s-1時,儀器應能分辨出壓積變化1%時的血液表觀粘度的差異。以上測量應各測5次以上,取平均值。

重複性:指所測數值重複性程度。取同一血樣,壓積在40%~45%範圍內,按照儀器操作規程測量10次,在高剪下率200s-1時,血液表觀粘度的變異係數應小於2%;低剪下率1s-1時,變異係數應小於5%。

血樣用量應根據儀器的樣品用量而定,並應嚴格控制樣品計量的精度。樣品量的過多或過少都將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同時,標本在吸入時不要產生氣泡。

為保證儀器的正常工作和精確性,要做好日常維護和定期保養,並做好保養維護記錄。同時對儀器的準確度、解析度和重複性應定期標定。

2 樣品採集

血液樣品的採集應保持一致。採血時病人取坐位,清晨空腹安靜狀態下,採集肘前靜脈血。採血時應儘量縮短壓脈帶的壓迫時間,針頭刺入血管後立即鬆開壓脈帶,安靜約5s後開始採血。最好用7號以上的針頭,採血過程中不宜過快。以避免過細的針頭對紅血球產生一定的剪下力而破壞紅血球。

3 血樣防凝

血液需經抗凝處理後才能用於測量,抗凝劑對血液流變特性的影響不可忽視。最好用肝素或EDTA抗凝。肝素抗凝濃度一般為每毫升全血用20~30國際單位,EDTA為每毫升全血3.4~4.8mmol/L。抗凝劑一般採用固相或液相抗凝劑。如用液相抗凝劑一般放在乾燥玻璃管或玻璃瓶中,烘乾後使用,烘乾溫度一般不超過56℃。採血完畢後,先取下針頭,將血液沿管壁緩緩注入,輕輕搖勻,避免劇烈震動造成溶血。同一批實驗應採用同一批號同種抗凝劑。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