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專業教學體系結構改革探索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6W

論文摘要:通過對西安航專2006與2007年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對比分析,認為目前環境類專業的就業形勢發生良性轉變,需求範圍增加,同時就業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技術能力、技術管理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此,我們從專業發展方向、課程體系結構以及實驗實訓三個方面進行建設與調整來滿足就業單位的需求。

環境專業教學體系結構改革探索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環境專業市場需求專業結構調整課程體系結構實驗實訓

在過去10年內,我國的高等專業環境教育有了高速的發展,全國的普通高校中開設環境專業的高校有300所以上,在一些學校中還設有2—3個專業。西安航專於1998年開始籌備建設環境專業,並於2001年正式招生,2003年被確定為陝西省教改試點專業。目前已有200餘名畢業生。

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是高等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反映。因此,要在認識人才培養對社會經濟發展戰略性基礎作用的同時,重視人才就業市場對人才培養的調節作用,認真研究21世紀職業崗位和人才就業市場發生的新變化及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為此,我們通過對西安航專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從用人單位的需求出發,探索實現人才培養規格和模式多樣化的途徑,以滿足當前我國對環境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強我校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專業活力。

1 專業結構調整的依據

根據西安航專2006與2007年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對比,從用人單位性質、所處地域以及畢業生進入公司後所處的崗位分佈來分析近年來環境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質量與特點,並借鑑兄弟院校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內容,作為我校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結構調整的依據。

1.1用人單位性質結構的變化

通過對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對比,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環境專業就業單位的主體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從集中於私有制企業向股份制企業轉移,同時作為前幾年的就業主體之一的國有企業的需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從各型別企業的分佈不難看出各類企業呈良性分佈,這反映出環境專業的市場需求在經過前幾年的萎縮後開始出現明顯的返彈。

1.2近幾年環境專業畢業生去向統計及對比

通過對畢業生就業單位地域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就業單位的重心向以浙江、上海、深圳等地為代表的東南沿海地區轉移,就業單位也以各類環境工程公司為主體,這反映出經濟發達地區對畢業生需求的特點: 注重於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專業技能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

1.3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能力需求的變化

通過對2007級已簽約畢業生在企業中所從事崗位的分析,可以看出從事環境工程技術類工作的佔一半以上,其次為市場銷售類,還有技術管理類(包括儲備幹部),具體見圖3。從圖3中的結果並比較往年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專業對口率明顯提高,這也與1.4.1相符合。畢業生所從事的崗位以技術類為主體,其次為市場銷售類,同時今年出現明顯的特點在於對技術管理類(包括儲備幹部)的需求開始增加這就對畢業生的技術管理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4兄弟院校相關專業發展的經驗

針對目前環境專業的就業形勢,一些兄弟院校對環境類專業的課程進行了一些調整,如廣州職業學院對環境專業開設了《環保裝置設計與計算》課程增強學生對汙染物治理工程設計的能力;又如安徽工業大學增開了一門《IS014001與I909000》課程用以提高學生在進入企業後對於日常管理的適應能力。

根據以上的資訊可以看出環境類專業的就業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使我校畢業生能夠更好的為用人單位所接受,我們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

2 專業現狀與市場需求的差距及改革思路

在前文中我們通過對於過去兩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價值的資訊,按照以就業市場為導向調整專業及教學發展的思路,我們認為應從專業發展方向、課程體系結構以及實驗實訓三個方面進行改革,以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

2.1專業發展方向方面

目前我們開設的專業為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沒有形成二級專業發展方向,這與就業市場專業化日漸提高是不相適應的,從目前環境類專業的就業來看,我們認為可以逐步發展形成3個專業發展方向。

2.1.1室內環境檢測方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房地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由此而引發的對於建築裝飾裝修行業服務質量的爭論也日趨激烈,特別是與廣大人民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室內環境汙染問題則成為爭論的焦點,由此一大批室內環境檢測與治理公司應運而生,而具備室內環境檢測與治理技術的專業人才相對稀缺。這為我們發展室內環境檢測方向提供了極好的歷史機遇。

今年,該專業有三名同學與一家室內環境檢測與治理公司簽約,由於公司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目前已經進入該公司進行實習。

2.1.2水汙染治理工程方向

目前的汙染治理行業中,水汙染物的治理佔了很大的比重,相當多的環境工程公司都以水汙染治理工程為主業,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對於汙染物治理的關鍵在於工藝裝置設計,與相關專業如化工、建築、給排水相比,環境類專業的優勢在於對於汙染物治理過程的.理解程度要更為透徹。這就為我們的畢業生提供了一條就業途徑。今年我專業有兩名同學進入中興西儀環保公司,從事汙水處理的技術工作。

2.1.3環境質量評價與環境管理方向

近年來由於國家先後修訂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特別是2002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出臺,使社會上對於環境影響評價的關注度顯著提高,從圓明園環境評價事件到怒江水利發電廠環評事件,整個社會都在關注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而國家在2005年開始實施註冊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制度,使環境影響評價迅速成為一個熱門行業,我們的設想是通過建立環境影響評價發展方向,培養學生在環境影響評價方面的特長,為就業後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乃至考取環境影響評價師打好基礎。

2.2理論課程體系結構

作為陝西省級試點專業,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近年來在課程體系結構調整以及課程設定方面進行著有益的探索與嘗試,獲得了一定的經驗。通過課程體系調整使環境專業的課程設定日趨合理,日趨科學。結合目前的資訊,我們覺得有必要繼續對課程體系進行結構調整。主要集中於以下兩個方面:

在《環境學導論》、《環境管理》、《環境法規》、《環境評價》、《清潔生產》等課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提到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內容,有的還作為單獨章節進行講述;同時由於大多數企業都已經通過或者準備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以及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在畢業生進入單位後都會或多或少的接觸到此類工作;為了增強畢業生的適應能力我們考慮將目前開設課程中將涉及ISO14001以及ISO9000的內容單列出來,形成一門《環境、質量、職業健康管理體系》,作為選修課程供學生選修。

針對用人單位對於環境工程工藝及裝置設計計算方面的要求,綜合學生反映出在廢水處理工藝及裝置設計計算方面的欠缺,除加強實驗實訓環節的考核外,考慮對《環保裝置與應用》、《廢水處理工程》的課程教學大綱進行修改,增強相關內容的要求,同時增開《環境工程定額與預算》作為選修課,以優化學生在此方面的知識結構。

2.3實驗實訓方面

作為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之一,實驗實訓環節一直受到重視,目前環境專業共開設《廢水處理工程課程設計》、《環境監測實驗》、《環境認識實習》、《環境生產實習》、《環境畢業實習設計》等9門課程實訓,這些實訓課程的開設,有力的保證了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增強了我校畢業生的競爭力。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實踐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需要改進:

從實驗實訓性質上來看,我們目前開設的實訓專案仍然停留在驗證實驗層面,與就業需求單位所需要的設計實驗能力有很大的距離;

從實驗實訓的內容上來看,一些實訓課程題目與理論教學內容不相匹配,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達不到教學效果;從實驗實訓的監控上來看,對實驗實訓效果的評價體系仍不健全,我們認為對於實訓環節不僅要從結果上進行監控,對於實驗實訓的中間過程檢查也同等重要,換言之,只有經過良好的過程環節控制才能保證實驗實訓良好的結果從而達到實驗實訓的效果。

3 結論

環境專業的市場需求在經過前幾年的萎縮後開始出現明顯的返彈;就業單位的重心向以浙江、上海、深圳等地為代表的東南沿海地區轉移,就業單位也以各類環境工程公司為主體,同時也對畢業生的專業技術能力以及技術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些新情況,我們認為應從專業發展方向、課程體系結構以及實驗實訓三個方面進行改革,加強教學與實踐的聯絡。只有在持續不斷的改革與探索中,環境監測與治理專業才能取得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