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提高企業執行力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1.97W

摘要:執行力在各大公司都被看的很重,執行力已經成為企業越來越關注的一個話題。但隨著近年來理論和實踐的拓展,很多企業發現在管理過程中還是問題不斷,其中最主要問題是企業的執行力出現問題,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有關提高企業執行力的思考


關鍵詞:提高 企業 執行力

1 企業執行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管理制度朝夕更改,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 領導層出臺管理制度時不嚴謹,沒有認真的論證就倉促出臺,致使制度朝夕更改,讓員工們無所適從,管理者一樣只能藉助下達指示來推行新的制度,最後導致合理的制度 規定出臺時也得不到有效的執行。另外經常有一些企業企圖通過制定各種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的行為,或者通過各種考核來達到改善企業執行力的目的,但往往事與願違。企業每下一個制度就是給執行者加大了束縛,也進一步正加了執行者的逆反心理,最後可能導致員工消極應付,使企業的規定了指示變成了一種形式。。所以企業在設定相關的制度和規定時一定要本著這樣一個原則,就是所有的制度和規定都是為了幫助員工的更好的工作,是提供方便而不是約束,是為了規範其行為而不是一種負擔。制定制度時一定要實用有針對性。
1.2 執行流程過於繁瑣,不合理 有研究表示,處理一個檔案只需要七分鐘,但是耽擱在中間環節的時間卻能多達4天。不要妄想顧客會理解企業內部的繁瑣的程式,他們只關心從打電話投訴道具體執行要多長時間。縮短非必要的審批環節,提高作業效率,進行科學的流程再造是制度得以有效貫徹執行的必要措施。
1.3 工作中缺少科學的監督考核機制 在這方面,一般的企業都是有兩種情況:一是們有人監督,二是監督的方法不對。前者只要做了,做得好與壞每人關,或者是有些事沒有明確規定該哪些部門去做,職責不明確,所以無法考核。常見的如企業中的管理真空或者管理重疊問題,導致有事情的時候沒人負責。後者是監督或考核的機制不合理。
1.4 管理者對執行沒有常抓不懈 大的方面是政策的`執行不能始終如意地堅持,辦事虎頭蛇尾。小的方面是有佈置沒檢查,檢查工作時前緊後鬆,工作中寬以待己,嚴於律人,領導沒做好表率作用等等,所以一個企業出了問題首先要看主要負責人。企業想強化執行力,必須在每個方案出臺時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凡是牽扯到管理者方面一定要率先示範,做出表率。
1.5 培訓中的浪費 現在很多企業都重視員工的培訓,從管理到技術,從技能到心態等等。這一方面反映了企業對提高員工能力增強企業凝聚力的重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企業培訓中的形式主義,很多企業往往是培而不訓,人為地減少了培訓中的步驟。培訓的四大步驟:講解 示範 演練 鞏固。大多數企業所謂的培訓就只是做到第一步:講解,如此而已。具體工作怎麼做,就沒有人過問了。這也是好多企業培訓後覺得沒有效果的原因所在。
1.6 企業文化沒能有效地取得認同 企業文化是企業家們經常拿出來討論的問題,更有很多企業願意出巨資請諮詢公司來做本公司的文化,但是成效各有不同,究其原因可以發現,管理者忙於日常管理,無暇估計文化評價和昇華,導致眼下的企業文化理論和本公司的實際情況脫節,長期以往,企業文化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地瀰漫著,同時又虛無縹緲地存在著,文化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2 提高企業執行力的主要措施
2.1 明晰的職責分工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產生推諉等不良現象如果把公司比做一個龐大的機器,那麼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的零件,只有他們愛崗敬業,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公司是發展的,管理者應該根據實際動態情況對人員數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損失,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裡不平衡,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
2.2 加強企業的績效管理 有的經理人認為執行人員的執行力不強,主要在於他們的技能有所欠缺,或者不願吃苦,因此總是寄希望於通過培訓來改變執行人的想法。殊不知這種做法既不能治標,更不能治本。事實上,企業的老總們忽略了執行的真正動力來源——績效考核,這套體系若沒有建立起來,執行力不會自動產生。績效考核向來是營銷團隊建設乃至整個企業建設中的一大難點。績效管理是戰略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企業戰略是關於如何完成公司或業務單位的使命和目標的一系列決策和行動計劃。戰略管理即對戰略的形成與實施過程的管理,包括四個組成部分: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 戰略的制定 戰略的實施 測評與監控。績效管理即戰略管理的第四部分——測評與監控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戰略性的高度管理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