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校心理社團發展中的困難和應對策略

才智咖 人氣:3W
淺析高校心理社團發展中的困難和應對策略


  論文摘要:大學生心理社團已經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推廣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隨著心理社團的發展和日益壯大,社團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困難也日益顯著。如何加強對社團的管理,及時解決心理社團發展中出現的困難,是提高心理社團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發展的重要途徑。

  論文關鍵詞:高校;心理社團;發展;應對策略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新形勢下對高校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大學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內在需求。隨著社會對高校心理健康狀態的關注,以及大學生對自我心理狀況的探索需求,他們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渴望度也越來越高。目前,高校心理社團已然成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股中堅力量。當下,隨著心理社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佔比重日益增加,其作用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而隨之出現的社團問題也漸漸尖銳化和突出化。

  一、心理社團存在的問題

  1.管理鬆散,紀律性不強
  這個問題是學生社團普遍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心理社團嚴格來說,是以熱愛本校,喜歡心理學的學生自願組織的群眾性團體;也可以理解為:學生社團是經學校批准註冊的由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在校學生,按照一定的組織程式自發組織起來,通過開展各項有益的社團活動,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眾性學生團體。心理社團是以對心理學的興趣、愛好為紐帶聯絡在一起的學生社團。社團由於是學生自發組建的團體,其紀律性、組織性、管理性相對於學生組織而言,較為薄弱。社團內部,沒有明確的工作要求、分工細則,致使很多部門無法有條理地完成自己的部門工作,導致社團的工作效率不高。
  2.無自主意識,缺乏獨立開展活動能力
  心理社團其指導老師大多都為高校心理專職老師。由於心理社團帶有其獨特的學術性和專業性,其指導者大多為高校專職心理老師,而非其他學生社團沒有或者僅僅是掛名指導老師。致使指導老師的意見在社團活動的主導意識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現象直接導致了心理社團對指導老師有著嚴重的依賴性以及社團自身的自我領導和決策意識的匱乏。從而導致社團活動的開展相對被動,活動大多以指導老師要求為主,以指導老師的目的為前提,缺乏其應有的獨立性、自主性。
  3.難以有效地調動社團成員積極性
  學生選擇加入心理社團,其初衷是希望瞭解自我內心世界,有效的調整自己的情緒,並且可以學以致用,幫助身邊的同學走出困境。然而,心理社團在發展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出現由於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基礎和組織能力,導致活動的開展逐漸傾向單一化、簡單化、理論化,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和興趣逐漸消退,由此帶來前來參加活動的新成員人數逐漸減少的問題,最後造成心理社團活動組織困難、參加人數稀少的局面。
  4.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反饋體制
  目前高校的心理社團沒有為社團內部制定監督和反饋體制,尚且無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組織、策劃活動模式,致使無法保證社團工作以及活動的順利開展,也無法保障其工作力度,導致社團活動專業性、趣味性和吸引力逐漸下降。社團管理層缺乏對舉辦活動的總結,認識不到自身管理和組織上的不足,從而造成不能很好的解決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同時,社團負責人更多的關注自己在任期間的活動開展情況,忽略了對下一任的培養,從而造成了心理社團的活動缺乏延續性,社團凝聚力不強,在學生中的影響力較弱等問題。
  5.學術性社團性質難以突顯
  心理社團應該是一個以學習、研究心理學為主的學術性學生社團。但由於高校賦予心理社團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影響,普及心理知識的任務,使得高校的心理社團承擔了大量的宣傳工作、組織、籌劃活動等工作,直接佔用了社團成員自發性學習和研究心理學的社團活動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心理社團成員的學習性。與此同時,在社團成員向校內師生普及心理知識的過程中,沒有抓住時機,很好的引導社團成員在這個過程中的自發學習,以及調動社團成員活動的積極性,沒能達到預期的社團同步學習、發展的目標。在社團內沒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導致社團成員對心理學理論知識的一知半解,生活心理技巧了解匱乏,對朋輩諮詢技術知之甚少等情況的出現。因此心理社團的學術性未能充分的體現出來,而是忙碌於一般的事物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