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黨群關係建設的新思路

才智咖 人氣:1.77W

摘要:執政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在社會政治關係中處於核心地位。營造和諧的黨群關係,不僅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至關重要,而且是對執政和改革開放條件下黨群關係建設經驗的總結和提升。“黨群關係和諧”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標誌著對黨群關係認識的深化和對黨的群眾路線的發展。現階段黨群關係中的問題是在社會大變革的深刻背景下產生的,是轉型期各種矛盾的突出反映;“黨群關係和諧”的命題是由實踐奠基和催生的。“黨群關係和諧”揭示了新的工作思路,即黨群關係建設重點要從黨的作風建設轉向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黨的群眾工作新機制。

談黨群關係建設的新思路

關鍵詞: 黨群關係;和諧;作風建設;機制建設

執政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在社會政治關係中處於核心地位。營造和諧的黨群關係,不僅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至關重要,而且是對執政和改革開放條件下黨群關係建設經驗的總結和提升;這一命題提供了認識、處理黨群關係的新視角、新思路,蘊涵了極大的理論探索空間。

一、現階段黨群關係中的問題是在社會大變革的深刻背景下產生的,是轉型期各種矛盾的突出反映;“黨群關係和諧”的命題是由實踐奠基和催生的

毫無疑問,目前黨群關係總體狀況是好的,表現在:(1)建設和改革帶來社會的全面進步,為密切黨群關係創造了好的巨集觀環境;(2)黨的利民親民政策,是密切黨群關係的政策保證;(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密切黨群關係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令人擔憂的現象,如一些地方群眾與黨組織的隔閡有所加深,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度和黨組織對群眾的凝聚力下降;群體*件時有發生,參與者有不少工農群眾,甚至一些無直接利益訴求者也參與其中,發洩不滿,等等。為什麼在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群眾得到很多實惠、黨的執政功績有目共睹的情況下會出現如此尖銳的黨群關係問題呢?傳統的看法是,黨群關係中的問題大多是由執政黨的幹部不能正確行使權力作風引起的,但現實卻昭示,問題並非如此簡單。現階段黨群關係中的問題是由種種複雜因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四點:(1)經濟利益因素。改革帶來的利益調整造成收入差距擴大,加之由於主觀主義和利益驅動使正確的政策在執行中走樣變形,分配不公現象突出;少數幹部與群眾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拉大,改革的普惠性下降;轉型期大量的社會問題造成一些人生活困難等。結果,少數群眾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產生失落感甚至被遺棄感,經濟利益問題反映到政治方面,成為影響黨群關係的基礎性因素。(2)政治體制因素。民主政治建設相對滯後,領導體制過於集中的情況沒有根本改變,公共權力運用缺乏有效制衡和監督,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不高,群眾利益在決策中被忽視;部分群眾民主、平等意識增強而民主素養不足,敢於維權又不善於維權;有的不能正確對待利益調整,盲目攀比、急於求富和失落感的結合,產生心理失衡和仇官仇富心理,個別人在區域性與全域性、民主與法制、自由與紀律、權利與義務、個人與整體的關係上只要前者不要後者,當利益訴求不能有序、理性表達時,便採取過激行為和違法手段滿足個人利益。(3)黨組織和幹部的工作因素。有些幹部受封建社會遺留的官本位、特權等思想影響,不能平等對待群眾、形式主義嚴重,公僕成為“主人”,群眾成為實現幹部政績和利益的工具;有的幹部不適應領導方式、執政方式的轉變對群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懂社會生活和群眾思想的新變化,存在群眾工作的“本領恐慌”,用老辦法處理新問題,造成矛盾激化。(4)嚴重的腐*現象直接損害群眾利益,成為打進黨群關係紐帶的“楔子”。

以上因素的綜合作用,使現階段黨群關係建設具有空前的複雜性、艱鉅性。不難看出,利益問題已經成為影響黨群關係的主要因素。現存的問題和矛盾是可以控制和解決的,但應高度重視,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問題發展、矛盾激化,“魚水關係”變成“油水關係”甚至“水火關係”。歷史證明,工人階級政黨執政幾十年後,最容易在黨群關係方面產生問題和危險。蘇聯共產黨於1917年執政,1991年喪失執政地位,歷經74年;我們黨已經執政50多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還要經歷近50年的考驗,可以說,今後幾十年,我們黨正處於打破“歷史週期律”、鞏固執政地位、實現歷史使命的關節點上。這也正是思考黨群關係問題的重大戰略意義。

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需要新的視角和思路,“黨群關係和諧”的理念就是由實踐奠基和催生的。

二、“黨群關係和諧”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標誌著對黨群關係認識的深化和對黨的群眾路線的發展

營造和諧的黨群關係反映了新的歷史時期對黨群關係建設的'新要求和現階段黨群關係的特徵。“和諧”是指黨群關係處於和睦、協調的良好狀態,其基本含義是:

1.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黨的先進性是黨群實現和諧的最重要的政治基礎。古今中外一切非無產階級政黨和政治勢力,為取得和鞏固政權,也在一定程度上懂得依靠和藉助人民群眾的力量,也力圖擴大自己的執政基礎,但由於階級和歷史的侷限,不可能從根本上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決定其“愛民”政策只能是“牧民”,緩和與群眾矛盾的方法,不外乎“體恤”、“安撫”、“教化”等等。剝削階級的生活離不了老百姓,他們講“愛民”同愛牛差不多,為的是用牛耕田,從牛身上擠奶。我們不同,我們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們黨是人民的代表,我們要使人民覺悟、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1]這生動說明了黨同群眾血肉相連、利益一致的關係。只有先進的工人階級政黨才能夠實現黨群關係的真正和諧。

2.和諧意味著在差異中尋求一致。和諧首先要求尊重差異。黨與群眾的密切聯絡並不表明二者之間的“無差別境界”,執政黨和它所領導的群眾之間,由於地位不同,勢必產生差異,包括掌握的資訊不對稱、普通群眾不可能瞭解執政黨幹部特別是領導層掌握的全部資訊;二者的職責不同,執政黨必須更多地關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多地考慮國家安全和民族福祉,普通群眾雖然也對此負有責任,但一般講只要履行公民的義務就可以了。資訊不對稱和職責不同導致二者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出發點也不盡相同。對民生問題的切身感受不同,一般說,執政黨幹部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總比普通群眾尤其是困難群體要好很多,所以他們對民生問題雖然也有認識,但往往缺乏困難群體那樣的切膚之痛。存在決定意識,地位不同造成的差異是客觀現實。黨群和諧不是要抹殺差異,而是在差異中尋求一致。這種一致,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下,形成整個民族建設現代化的共同理想和“黨離不開人民,人民離不開黨”的社會共識。在堅持共同理想和社會共識的前提下允許保留不同思想觀點,達到黨組織和群眾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3.和諧表明承認矛盾和積極化解矛盾。中國共產黨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的、不謀私利的政黨,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然而,黨不是抽象的,是由個體黨員和幹部組成的,從微觀上看,現實中黨員和幹部有著自己的具體利益,黨員、幹部和群眾之間也會發生利益問題,也會因利益問題而產生摩擦和矛盾,影響黨群關係。市場經濟條件下,這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