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進行教師培訓的策略研究

才智咖 人氣:2.17W

豐富的地方美術課程資源是教師培訓課程的重要來源,如何從策略的層面審視,開發和利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開展教師培訓活動,提高基層美術教師參加培訓的興趣,提高教師培訓的效果,提高培訓質量是廣大基層教師培訓組織者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利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進行教師培訓的策略研究

一、優化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策略

每個地方由於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美術課程資源。並不是所有的美術課程資源都能成為教師的培訓課程,這就需要培訓組織者在參觀、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對本地區的美術課程資源進行篩選和重組,選出最能代表本地區自然和歷史文化特點,具有一定教育價值、能夠實現培訓目標、便於組織實施,特別是在培訓實踐中能可持續發展的課程資源轉化為教師的培訓課程。

北京市通州區地處大運河北端終點,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沉澱了豐富的運河沿線各個地方的文化和民俗。正是這片熱土養育了現、當代文壇中人們熟知的文學家、藝術家劉紹棠、浩然、湯夙國、張中行、王洛賓、高佔祥、歐陽中石等。隨著通州國際新城的建設、一些當代藝術家相繼在通州建立藝術館、工作室,創作、生活在通州。如在通州區梨園鎮建有韓美林藝術館、宋莊鎮建有黃永玉萬荷塘工作室、通州檔案館建有“麵人湯”藝術館、作家、書法家高佔祥、書法家張源藝術館等,同時在宋莊小堡還有現代藝術家群落、臺湖畫院、榮寶齋畫院等。

這些豐富的美術課程資源為教師培訓提供了豐富的培訓內容,但這些美術課程資源並不一定都能夠成為教師的培訓課程,培訓組織者要對這些課程資源進行優化,篩選,課程資源要轉化成為教師的培訓課程就要具備三個條件:1.是藝術家德藝雙馨,藝術成就得到公認,具有一定的價值,和美術教學緊密聯絡,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有促進作。2.是要有培訓的場所,即藝術家工作室、藝術館等,能夠滿足教師參觀、交流學習的需要。3.是藝術家身體條件好,願意和美術教師進行交流,教師能夠走近,這三個條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麵人湯 ”藝術館及“麵人湯”第二代傳人湯夙國符合教師培訓課程的要求,主要體現在:1.具有典型性,湯氏麵塑,俗稱“麵人湯”,是我國民間麵塑藝術的優秀代表,第一代湯子博先生就生長在通州,“麵人湯”被國務院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湯氏麵塑題材豐富,人物形象生動,湯子博將傳統的舉籤式麵塑改革成託舉式,是麵塑藝術的重大改革,將麵塑藝術推向一個高峰,麵塑藝術和美術教學及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有著密切聯絡。3.“麵人湯”藝術館設立在通州區檔案館內,館內藏有“麵人湯”兩代藝術家的麵塑精品和珍貴的歷史資料,藝術館展廳面積100多平米,交通便利,能夠滿足教師參觀學習的需要。4{“麵人湯”第二代傳人湯夙國先生熱心公益事業,願意和美術教師交流講授麵塑藝術,教師們能夠走近。“麵人湯”藝術館及“麵人湯”第二代傳人湯夙國轉化為教師培訓課程的過程,就是地方美術課程資源優化策略的實施過程。

二、“問題”引領、逐步探究策略

學起于思,思起於疑,疑則誘發探索,從而發現真理。科學發明與創造過程都是從質疑開始,從解疑開始的。利用地方美術課程開展教師培訓為教師提供了廣泛的學習空間,教師能夠走出課堂來到藝術家工作室,藝術館和藝術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新的環境、新的內容會給老師帶來全新的感受,就會產生很多新的問題,培訓組織者就要根據培訓的目標和課程資源的特點提出思考的問題,鼓勵教師親身體驗,在體驗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通過培訓促進教師的發展。

在走進“麵人湯”藝術館參觀學習前,培訓組織者就設計了若干個問題:湯子博先生的代表是生麼?藝術特點是生麼?湯子博、湯夙國為麵塑藝術都做出了那些貢獻?你想向藝術家提出那些問題?通過參觀對你的美術教學、校本課程的研發有哪些促進作用?等等。教師們帶著問題去參觀,去思考,激發了教師的參觀慾望,提高參觀的時效性。在參觀“麵人湯”藝術館時,教師們一邊聽講解員介紹,一邊欣賞作品,仔細揣摩,有時同伴之間相互交流。寬鬆的場所、和諧的研討氛圍有利於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在初步解決問題後再次觀察又引發新的問題,使問題越來越具體,研究的問題也越來越深入。

在參觀完“麵人湯”藝術館後,組織教師進行研討,交流自己的體會,提出新的`問題,如:麵塑作品如何保持得更長久?能不能用新型材料來替代麵塑?湯氏麵塑的製作過程是怎樣?如何進行麵塑教學?等等。教師在交流的過程中反思提升,並歸納出和藝術家互動的話題,使在和藝術家互動時更深入,更有針對性。如:教師們迫切的需要了解麵塑的製作過程,藝術家就通過錄影的形式,把湯氏麵塑的製作過程清晰地呈現給教師。通過和藝術家交流,一些困惑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這個自主探究的體驗活動中,教師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發現,用適合的方法去研究,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鍊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培訓更有實效。

三、創新教師培訓模式策略

反思傳統的區縣一級教師培訓,培訓內容多以教學為主、以上大課為主、以灌輸式為主,培訓手段單一、培訓模式缺少新意,往往激發不起教師參與的熱情。

走近“麵人湯”第二代傳人湯夙國教師培訓採用走進“麵人湯”藝術館參觀學習與走近藝術家湯夙國本人二者有機結合的培訓模式,這種模式有別於單純的參觀藝術家工作室或展覽,也有別於單純的請藝術家進行講座,它將參觀藝術家的藝術館、工作室和走訪藝術家本人相結合,使課程資源有機整合發揮整體效應達到資源效果的最大化,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優化。因為走進藝術館容易,走近藝術家難,藝術館對外開放,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可以隨時進行參觀,而見到有名望的藝術家並和藝術家零距離接觸一般教師會很難做到。通過走近藝術家培訓活動,實現向藝術家學習的願望,藝術家鮮明的藝術個性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藝術家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虔誠、飽經風霜的人生閱歷對老師來講更是一種寶貴的財富,會極大地激發教師參加培訓的熱情,提高培訓質量。

四、架設橋樑,自主和發展策略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拓展校外美術教學的資源”,“ 廣泛利用美術館、圖書館、公共博物館及私人博物館、當地文物資源、藝術家工作室和藝術作坊動植物園,公園、遊樂場、商店、社群、村莊等校外的課程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教育活動”。[2] 要想利用好這些美術課程資源,開展好美術教育活動,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對地方的這些課程資源有較深入的瞭解,有較高的認識才能更好的開展美術教育活動。

利用美術課程資源開展教師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使教師對本地區的美術課程資源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搭建了教師和藝術家之間的橋樑。“麵人湯”第二代傳人、工藝美術大師湯夙國先生教師們只是久聞其名,沒有機緣和藝術家相識,通過培訓活動搭建了教師和藝術家之間的橋樑。湯夙國先生80高齡,身患多種疾病,為了給美術教師講好課,老先生認真備課,幾易講稿。培訓當天還帶來很多自己的麵塑作品和珍貴的資料供教師們觀摩欣賞,教師們不僅為藝術家高超的麵塑技藝所折服,也深深的為藝術家崇高的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藝術家敬業的態度,廣博的知識、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愛,對教師的影響是深遠和潛移默化的。培訓的過程是教師對課程資源再認識的過程,培訓過程對教師如何將課程資源轉化成學生的學習課程也是一個啟迪和示範引領。培訓活動後教師們紛紛開展利用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研究,設計出了很多優秀的案例並加以實施,教研室適時加以指導並開展利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的優秀案例徵集,推動美術課程資源向美術教學課程的轉化,促進了校本課程的研發。

總之,在走近“麵人湯”第二代傳人、工藝美術大師湯夙國教師培訓過程中,運用多種培訓策略,使美術教師培訓和區域美術文化資源有機的結合,使教師接觸和了解了身邊的藝術家,激發了教師對身邊的美術文化資源的興趣,開闊了眼界,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了教師培訓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