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與計價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4W

《建築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從2003年試行到目前的逐步推廣使用,工程造價行業計量與計價需要執行新的規範,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行業發展的人才的高校相關課程教學,其教學重心也必須隨著本行業的發展,及時調整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 歡迎閱讀計量與計價課論文,本文探究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計量與計價課論文

摘 要:文章從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課堂教學現狀出發,分析了其現行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以學生為主導,嘗試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工程計量與計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一、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與相關課程聯絡緊密

根據工程造價行業的發展,工程量清單計價是目前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在定額工程量計價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初步的施工方案進行報價。在講解工程量清單計價案例時,同一分部分項工程結合不同的施工方案,進行不同的組價,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綜合單價組價的過程,與施工技術和組織課程聯絡緊密。學生在時間上並行或先行掌握施工技術與組織的知識,對本門課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有十分重要的鋪墊作用。

(二)案例淺顯,缺乏系統的講解

本系列課程課堂教學隨著《建築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的推行完善,課堂教學內容從以往的定額計價模式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逐步轉變,在轉變過程中,以定額計價為基礎,逐步側重清單計價模式,涉及的主要內容從以往側重工程計量轉變為工程計量與計價並重,工程計量涉及定額工程量計算規則和清單工程量計算規則,條條框框內容較多,僅對於工程量計算規則這一條,課堂講解只能結合小小的工程樣例進行講解,深度較淺,與實際工程例項有一定差距。工程計價這一塊內容,對每一清單項的綜合單價的組價,不能在課堂上結合實際工程案例進行完整系統的講解,致使學生接受、理解有一定的難度。

(三)授課時數少

工程計價主要以綜合單價組價為主,涉及定額計價部分,對於基礎定額計價的展示,在課堂上不能夠在講解相關的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時進行充分展示,教師大多以口述的方式進行闡述,只能點到為止,且缺乏充分的時間對每一部分結合算例進行講解。對於學生來講,初步接觸這部分知識點,僅通過基本概念理解是不夠的,課堂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性導致教師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只能點到為止,無法結合案例充分展開進行深入分析。

(四)班額大,不適宜教學

工程計量與計價類課程,本著以此方向可以作為就業的目的,課堂教學需要結合工程例項進行探討學習,通過討論學習使學生不僅掌握基礎理論,還能奠定實踐應用能力基礎。此類課程在本校開設一般是以2個自然班級為一個授課班級,人數在60人左右,對於需要結合工程案例或算例為重點內容進行講解的課程,課堂授課人數過多,不利於課堂的交流與討論。

二、現行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現行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進行課堂講解,學生課後通過簡單的.例題對知識點進行加強鞏固。由於本課程實踐性很強,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缺陷。

(一)學生動手能力弱

此類課程實踐性強,課程涉及的內容過多,按照教師的授課意圖,簡單介紹基礎理論之後,在工程計量與計價部分,結合一個實際工程,針對每一個分部分項進行計量與計價討論學習,基礎知識不用專門花大量課時進行闡述,只需在案例中穿插進行,學生便可領會其概念及作用。但是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由於時間有限、空間限制,課堂授課內容基本是基礎知識理論,授課內容深度不能過深,廣度不能太寬,若完全展開涉及案例圖紙、定額手冊、圖集等資料,課堂無法施展。因此目前課堂教學基本是瞭解各個知識點,對深度廣度部分只能提綱挈領,依靠學生在課下自學,但是由於大部分大四學生的注意力分散,積極性欠佳,導致大部分學生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踐能力不強。

(二)學生對定額缺乏深入理解,導致知識理解欠佳

工程計量與計價部分的學習結合定額學習是比較有效的,例如裝飾裝修部分套用定額,必須檢視並理解定額的工作內容,才能正確完整地套用定額,但是在實際授課中,展示主要定額項受到限制,教師主要依靠口述定額讓學生理解,學生不容易理解,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導致知識理解欠佳。

(三)學生注意力易分散,學習效果不理想

此方向課程目前在本校針對大四學生開設,明顯感覺到學生在課程進行到學期中間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原因是到10月中旬,學生開始著手準備做簡歷、找工作,面臨就業、考研等壓力,課堂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三、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

根據本專業相關教師的研究探討,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探索,以提高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效果。根據目前存在並熱點研究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在家學習,到校作業,本課程教學學習完全可以借鑑翻轉課堂的特點,讓學生課前學習基本理論,課堂學習探討較基礎知識更深的實踐應用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應該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注意力,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善學生學習效果。圖1為教學模式改革思路[1-5]。

(一)改善教學條件是新模式實施的基本條件

此類課程如果從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條件改善是基本保障,包括硬體條件:電腦和網路的覆蓋,從本校目前的基礎條件來看,完全符合硬體條件。學生每人備有一臺電腦,而且校園網覆蓋每個學生宿舍。從軟體方面來看:學生要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從本質上看,教學模式的改革促進學習態度,學習態度決定教學模式改革成功與否。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已從以往較好的就業形勢轉變為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一定要正確面對目前的就業壓力,以加強自身專業素質彌補專業就業形勢嚴峻的不足,因此,從這個角度講,學生必須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另外,從就業方向來看,從事工程造價也是土木工程類學生的就業方向之一,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便能增加就業渠道。

(二)翻轉課堂的試驗與推廣是工程估價課程提高教學效果的根本

傳統教學過程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的,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後通過作業、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在翻轉課堂上,這種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通過資訊科技的輔助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教師的幫助與學生的協助而完成,從而形成了翻轉課堂。隨著教學過程的顛倒,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1.角色互換是翻轉課堂實施的保障。伴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師和學生角色互換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基本保障,教師由傳統課堂中的知識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引導者和啟發者,教師不再是知識傳遞中的主體,但必須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推動者。教師的傳統教學技能隨之發生變化,教師需要運用新的教學技術完成這一模式的轉變,由傳統的傳授知識轉變為構建新的學習框架結構,作為知識構架者,必須向學生提供知識框架,分解框架結構中的每一部分作為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完成每一任務單的學習,框架中的細節知識學習由學生自行完成。學生轉變成為學習主體,由傳統的接受知識轉變為先行了解、掌握每一任務單中的知識點,作為新知識的直接學習者,學生在一定的時間節點約束下,可以自行掌握學習進度,自行掌握學習地點,自行查詢學習資源,更好地為學習內容服務。當學生自行學習中需要指導的時候,學生之間或學生與教師互相討論交流,教師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必要的引導。教師除了引導外,還需要積極推進教學進度和檢驗教學效果,在一個任務單學習完成後,教師要設定檢驗環節,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並給予及時必要的反饋,使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掌握情況,除此之外,檢驗測評環節還利於教師對課堂活動的設計做出及時調整,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更深層次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的學習。

2.小班化教學是翻轉課堂轉變的有力組織形式。根據清華大學釋出的《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在課程改革方面,我們提出“通過小班討論課、助教培訓等方式,不斷提升通識教育水平和課程質量”。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小班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有力的組織形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之一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課前先行完成基本知識的學習之後,教師可在課堂上設定更深入的知識學習活動與學生充分溝通、交流,以便學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識,奠定其實踐動手能力,同時鼓勵學生思考和表達,奠定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果不能實現工程估價類課程的小班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基本就是空談。因為小班教學的差別不僅僅是課堂秩序好一點,學生聽得清楚一點,對於翻轉課堂的課堂教學而言,更重要的意義是師生可以在小班課堂上充分交流探討,實現知識的更深入的交流。

3.階梯式教學設計是翻轉課堂的核心。此類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的安排是以講解基本理論知識――練習習題為基本模式,藉助於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將傳統教學內容進行重新安排,在本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中,採用“階梯教學法”來安排教學內容,階梯教學法又叫“階梯式學習法”,是指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該教學方法最初應用在英語課程中,即在認可每位學生個體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差異客觀存在的基礎上,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策略,使之建構起與自己能力相應的新的英語認知結構,得到全新的情感體驗,達到個體知識與能力雙贏的目標。本課程階梯式教學設計的安排主要體現在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上,教學內容根據教學進度的不同,由淺及深進行安排,同時對應不同的教學方法,具體實施如下文所述。

(1)確定教學內容的總目標,並逐級分解。首先,確定本課程教學內容的總體教學目標即知識內容總框架。應明確提出經過學習本門課程達到怎樣的要求。其次,把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呈階梯關係的部分,內容依次逐級深化。階梯式教學內容的安排獨立且相互聯絡緊密,涵蓋完整的知識點,將每一階梯劃分為總體教學內容中的一個單元,將每一個單元中的內容再逐級細化到章節,形成總知識框架的支撐,但內容上是逐步深化,逐步接近學習目標。總體教學內容分解計劃安排如表1、表2所示。

(2)對於不同內容,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階梯式教學內容的安排由淺及深,課前為基本知識,是學生現行自學的知識,以教師製作的教學任務單為指導,屬於基礎性知識,對應的教學方法以引導式為主;課中以應用知識為主,教師針對不同的任務單安排不同的教學活動,以強化基礎知識的應用,教學方法主要以討論、研討為主;課後主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實踐模擬活動,深化基礎知識的應用,教學方法以自學研究為主。

4.總結與反思。新的教學模式改革的嘗試過程是漫長且艱辛的,其中必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個別學生課前不自學基礎知識、課堂上不配合探討以及如何檢驗學生學習是否行之有效,新模式是否比傳統法教學效果有所提高。在教學模式改革中,教師應不斷髮現問題,不斷改進,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完善。

四、新教學模式的預期效果

(一)由學生掌控學習

應用以上所述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利用教學視訊,完全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訊講解,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在學習過程中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記筆記,大大提高了自主性。此教學模式的目標是使學生成為最好的學習者,並真正理解課程的內容,關鍵是讓學生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爭取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著力於把課程變成有意義的活動而不是繁忙的工作。

(二)增加學習中的互動

新教學模式的最大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前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以及課堂上的互動,一方面形成互相學習的好氛圍;另一方面,學生在交流中思維活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形成較好的學習風貌。

(三)構建新的評價指標

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成績評價指標包括平時成績(考勤+課堂交流+作業)和末考成績,新教學模式下,評價指標中的平時成績主要以課堂交流討論為主,不再拘泥於考勤和作業,重在體現學生自我學習中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在很大程度上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宋朝霞,俞啟定.基於翻轉課堂的專案式教學模式研究 [J].遠端教育雜誌,2014,(1).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端 教育雜誌,2012,(4).

[3]熊丙奇.高校小班教學“落地”需要系統改革[N].中國教 育報,2014-10-29.

[4]王英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等師範院校教學中的應 用――以初等教育專業文學類課程為例[J].教書育人: 高教論壇,2015,(4).

[5]王紅,趙蔚,孫立會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 於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