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中的運用、突破與創新

才智咖 人氣:1.7W

論文關鍵詞:民族音樂 運用 突破 創新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民族器樂在電影音樂中的運用、突破與創新,旨在反映民族音樂運用在電影中的重要的現實意義。

淺析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中的運用、突破與創新

音樂的民族風格是一門反映民族特色的藝術,民族音樂的範圍很廣,其中民族器樂是民族音樂中十分重要的表現元素。電影音樂作為現代社會出現的一種新型的音樂藝術體裁,具有音樂的一般共性,也具有電影音樂獨特的個性。在筆者所查閱的文獻資料當中,將民族器樂作為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通過它來研究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中運用的較少。本文在參閱資料的基礎下,結合自己的分析,更加深入地去挖掘民族樂器的優勢,體會民族器樂在民族化的電影音樂中所彰顯的民族特性與創新。

中國的民族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是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情感、力量、意志和追求。在中國電影音樂的發展道路上,作為電影音樂中重要構成元素的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的運用上都是在不斷地深入挖掘與加強利用的。而民族器樂又是為電影音樂灑下的最好的肥料,同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每種民族樂器都有自身豐富的表現形式,而我國的民族樂器主要分為彈撥、吹管、打擊、拉弦四大類別。在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樂器中,又產生了風格各不相同的器樂型別。

香港影片《黃飛鴻》的主題曲《男兒當自強》,將來自民間的“蘇南吹打”設定為主旋律,綜合的運用了鼓、二胡、笛子、琵琶和嗩吶等民族樂器,節奏快、變奏快、樂器多樣。這些樂器經常會被運用於擺陣和戲曲的開場音樂等場面伴奏。

趙季平作曲的電影《紅高粱》迎親花轎經過情口的橋段,當畫外音說完時,一聲低音大鼓響起,隨後是富有色彩性的打擊樂器的刮奏聲、小鑼聲、鐃的敲擊聲,短短的幾秒鐘內幾件屈指可數的打擊樂器便營造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圍。

又如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三個和尚》,民族器樂在該片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影片中音樂人運用板胡的明朗快速的節奏表現出小和尚活潑機靈的性格,而藍衣高和尚入寺廟的時候表情木訥、動作呆板,這時運用的主題音樂與小和尚進入寺廟時的主題音樂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改用墜胡進行演奏,這樣更能顯現出他一本正經和循規蹈矩的樣子。最後穿黃衣服的胖和尚進入寺廟,從他過河時那種小心翼翼的姿態來看,體現了慈悲為懷的佛家思想。同時,主題音樂再次響起,旋律相同唯獨音色與板胡和墜胡有所差異,這件樂器便是北方民間俗稱的“管子”,該樂器富有強烈的民間氣息,音色粗獷。所以說在塑造角色形象上這件樂器的選擇是非常成功的。

一、電影音樂的情感性

電影《臥虎藏龍》中的主題音樂意境深遠,伴隨著片中含蓄的情感表達,使本片的影片效果達到了極致。抒情性的音樂在電影中不乏出現,它除了能夠表現人物的內心情緒之外,還善於刻畫那些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情感。譚盾用音樂展示出了江湖中的恩怨糾葛,人生的悲傷而惆悵、旋律的舒緩而優美,將整個電影中的音和畫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達到了電影藉助音樂的主要目的。在影片中民族器樂的不經意抒情更是將不經意的驚豔效果帶給了觀眾。

二、電影音樂的創造性

在視覺藝術上,譚盾不僅可以使中國傳統的民族音樂與交響樂融合互動,而且還將多媒體的`影像和高科技電腦合成的視覺元素加入了進去,構成了一種新的音樂體裁形式——多媒體交響協奏曲。恰好符合了他對影片電影音樂與視覺相結合的追求。

隨著國際交流與合作地不斷增加,電影音樂的製作手法也在不斷地豐富著,中國電影音樂在創作上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電影《臥虎藏龍》的配樂中,馬友友將大提琴拉出了馬頭琴與二胡的聲音,雖然是用西洋樂器演奏,但是音樂表現出的內在情調卻是純粹的中國式的。如今正是世界音樂文化多元化融合風潮興起的時代,電影作曲家在深入的挖掘民族音樂精華,並且準確巧妙地發揮其自身優勢的同時,大膽的借鑑和吸納外來的西洋音樂,這種中西結合的民族音樂在創作上為中國電影音樂植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總之,中國的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電影音樂中民族器樂作為新型的音樂體裁出現,對中國電影音樂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在電影市場全球化的今天,中國電影很難以其製作規模、常規技巧、主流形態與好萊塢以及歐洲電影競爭從而被國際認可,只有用人物、造型和音樂上的民族特色來突出一種特有的民族個性,中國電影才可能以其獨特的文化個性確立自己在世界電影中的地位。在未來電影音樂的發展道路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內涵被賦予在民族器樂上,它那無與倫比的獨特魅力將會在電影的舞臺上綻放出絢麗璀璨的光芒。

參考文獻:

[1]曹玥.電影音樂中的民族風格[J].電影文學,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