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外語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關鍵所在

才智咖 人氣:1.31W
淺論外語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關鍵所在
摘要:外語教學改革成功與否,外語教師的素質提高是一個關鍵因素。從高校外語教師職業發展的角度,探討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提高自身素質發展:(1)掌握二語習得規律,研究外語教學法;(2)進行教學反思。

關鍵詞:外語教師;自身素質;提高

近年來,外語教學理論研究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組織原則。隨著學習者“自主學習培養模式”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確立,這也對高校外語教師的職業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外語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成為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從高校外語教師職業發展的角度,探討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提高自身素質發展:(1)掌握二語習得規律,研究外語教學法;(2)進行教學反思。
1 掌握二語習得規律,研究外語教學法
對於每一為高校外語教師來講,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外語教學理念,首先必須從外語教學理論上武裝自己。用外語教學理論來指導外語教學實踐。目前,許多在教學一線的外語教師對外語教學理論不甚瞭解,其教學實踐基本上是“老師以前怎麼教我的,我也怎麼教學生”。這些教師一方面因教學工作繁重,而無暇顧及外語教學理論;另一方面,他們覺得外語教學理論離他們太遙遠了,根本不能直接指導他們的教學實踐。這些教師的想法主要源自對“理論指導實踐”的誤解。這裡我們所說的“理論指導實踐”,並不是指教師應把理論直接拿到課堂上去應用,而是說,教師應該具有外語教學相關的理論意識,應該始終關注外語教學理論的發展,應該不斷吸取相關理論的合理成分,在相關理論的啟發下,或在借鑑他人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探索符合教學實際的有效教學方法。
1.1掌握二語習得規律
從語法—翻譯法到交際法,第二語言教學研究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這期間,教學理論、教學流派層出不窮,語言教學界似乎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種最佳方法以解決語言教學中的所有問題(Richard2001:167)。二語習得研究著眼於學習者併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起始於是20世紀70年代。二語習得30多年的研究歷史為外語教師專業研究提供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理論框架(文秋芳,王立非2004)。二語習得研究表明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灌輸和語言技能的操練,還應包含認知和感情在內的'全人教育;語言學習者在學習動機、認知風格、學習策略及個性等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沒有一種方法能適用於所有的學習者。
當然,借鑑和應用二語習得研究成果並不意味著生搬硬套。教師在對二語習得規律和教學原理的掌握雖然不能直接解決所有教與學的問題,但確能幫助其減少教學盲點,在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往中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習,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真正的指導者(instructor)、幫助者(helper)和評價者(evaluator)。
1.2重視外語教學法研究
外語教學法是一門探索和揭示外語教學規律的科學。它是一個多方面、多層次、多元化的概念。外語教學法研究的物件是外語教學的理論、原則、方法和手段,其範圍包括外語教學的目的、任務和內容。
外語教學法研究不是一門孤立的科學。從其橫向結構看,與外語教學法關係密切的相關學科有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心理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等。這些相關學科大大豐富了外語教學法的內容。近20年來外語教學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從外語教學只重視語言能力培養到交際能力的培養;從知識的傳授到智力和情感的發展;從重視教師教學法到重視學生學習和習得的研究;從錯誤分析到中介語、言語交際能力研究;從外語語言教學到建立外語跨國文化的滲透;從外語教學到外語教學心理學的研究;從課堂教學到課堂教學評估體系的研究,以至外語教學到第二語言教學”等等(章兼中1993:6)。
從其縱向結構看,外語教學法包括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外語教學法的主要理論依據是:語言理論和語言學習理論。如曾經在20世紀60和70年代風行一時的聽說法,就是以結構主義語言理論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依據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學過程中採用的具體手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