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對現代會計的衝擊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8W

一、知識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知識經濟對現代會計的衝擊論文

1、知識經濟的形成是一個過程,必須以高度發達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作為基礎。

2、高新科學技術及其資訊處理技術是知識經濟執行的必然條件。

3、人的潛能的發掘和合理地使用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決策性因素之一。

4、人們觀念的更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前提。

5、教育投入加大,為知識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好的基礎。

6、科研開發經費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相當高的比重。

7、資訊產業列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且對其投資的比重不斷加大。

8、以知識經濟為基礎所形成的社會產出率的比重日益增大。

二、現代會計的主要缺陷

1、資產內容偏窄。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資本來發展的經濟,以知識、資訊等形態獨立存在的知識資源,將成為經濟發展的首位經濟資源。而以知識、資訊等形態獨立存在的知識資源,沒有能夠在財務會計中的無形資產中完全顯示出來。現代會計側重於反映物質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是不適應的。

2、會計計量不實。計量是會計系統的核心功能。知識經濟中知識和資訊成為經濟發展的首位資源,若按歷史成本計量,許多知識資源的真實價值就不能充分表現,甚至根本就得不到確認。對知識型企業來說,現代會計計量、資產負債和資產負債表已難以反映實際情況,企業的真正價值恰恰是隱藏在現代資產負債表背後的知識資源。

3、產權觀念陳舊。資本僱傭勞動,企業歸業主(或股東)所有,這個理論正日益受知識經濟的衝擊。

資本僱傭勞動是現代企業的產權特徵,是“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其產權應由人力資本所有者與財務資本所有者共同擁有。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型企業中,最重要的不是財務資本而是知識、資訊與創新能力,因此,知識擁有者便成為企業最重要的人,勞動(主要是腦力勞動)佔有資本體制比資本僱傭勞動體制更具有生命力。人力資本所有者在企業中的產權主體地位,現代產權觀念已不適應。

三、現代會計在知識經濟衝擊下的變革

現有的各種權益理論如業主權益理論、企業主體理論、剩餘權益理論、基金理論和指揮者理論等,均系產生於本世紀60年代及以前時期,所貫徹的都是傳統企業的勞動資本僱傭勞動、財務資本至上的邏輯。這個邏輯目前正經受知識的衝擊。知識經濟中,財務資本的相對市值下降,知識資本的相對市值上升,這種客觀環境變化日益改變著企業裡財務資本所有者與人力資本所有者的相對地位關係及企業產權制度

1、充實企業資產內容。資本代表一個企業擁有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知識經濟從更寬廣的範圍上拓展了企業的經濟資源,包括財務資源、人力資源、知識資源,將各經濟資源資本化,構成知識經濟時代的資產內容,擴充了現代企業資產的內容。

2、人力資源會計的變革。現代經濟理論研究表明,經濟系統的知識水平和人力素質已經成為生產函式的內在部分,成為生產力提高和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之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就越大。

知識經濟的蓬勃興起提醒著人們記住兩個基本定律:一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二是人力資源是比其他任何經濟資源都重要的資源。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只有重視人力資本的投入,重視科學與教育,才能促進經濟的繁榮與穩定。但隨著人力資源重要性的不斷顯現,許多迫切的問題會更加現實,只有充分動用自身智慧的企業才能在知識經濟時期獲得成功,而對這種智慧的投資、貢獻等做系統的計量與報告,正是人力資源會計的直接目的所在。

改進人力資源會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人力資源會計與財務會計並軌。將人力資源資本化為資產並納入財務會計報表體系,人力資源資訊隨同財務報表對外公開。這樣,人力資源會計就不再是一個獨立的會計分支,而是傳統財務會計的一個擴充。二是選擇合理的人力資產計量方法。現有的人力資源會計分為人力資源成本會計與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兩部分。其中,人力資源成本會計著眼於企業對人力資源投資的資本化,計量方法有歷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人力資源價值會計著眼於人力資源產出資本化,具體計量方法有內部競價法、未來盈利貼現法、未來工資貼現法、經濟價值法等貨幣性計量方法及一些非貨幣計量方法。我認為,人力資源也像其他物力資源、知識資源一樣,其資本化為資產的前提是勞動力的.市場化,按照一般地理解,資產應當用它的價格來計量,即人力資產的價格就是勞動力的市場價格即工資,由於工資分期支付的特點,因此選擇“未來工資貼現法”計量人力資產較為合理。

3、會計計量模式的變革。在知識經濟時代,較為理想的對各類資產的計量基礎是“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是在雙方自願,而非由於強迫性的清算而達成的金額,按公允價值能夠全面反映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各種資源,比現代歷史成本計量結果更加可靠,是變革方向。

4、會計管理與核算內容需要更新。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資訊化時代,高度發達的數字網路設施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企業營銷模式、組織管理模式和現場生產模式。電子商務、無紙辦公、輔助製造等一系列技術的運用,使得未來的商戰需要“運籌於鍵盤之間而決勝於千里之外”。這樣,與現行企業管理與經營模式相適應的現行會計的成本核算體系、內部現任會計體系、內部價格轉移體系和內部審計稽核體系等必然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使現行會計核算與管理的內容發生一定程式的改變。

5、會計資訊處理程式需要更新。在知識經濟時代,資訊的收集、分析和處理,資本的籌集、排程和投入,產品的設計、加工和製造等關鍵性的過程,都必須依靠健全的企業內部網路和社會公眾網路才能夠順利進行,這樣,手工操作的會計處理方式在客觀上已經到了非淘汰不可的時候。

6、會計規範體系需要更新。在知識經濟時代,由於會計資訊的載體與處理技術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對於會計人員行為結果的評價內容與標準也應當有些變化。因此,其相應的法規體系也要進行必要的充實和調整。

7、會計教育體系需要變革。一是對不同層次專業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教育與培養模式的改革,即學校課程體系的設計上應當如何體現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二是與之相適應的教材體系應當如何改進;三是在學生能力培養與訓練的要求上應當如何把握;四是在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與培訓體系應當如何完善以使其能夠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於會計工作的客觀要求。

8、會計人員觀念的更新。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形成,全球性貿易往來將日益頻繁,若想在競爭中搶得先機,企業的管理者就必須學會如何將資料轉化為資訊,再由資訊轉化為知識,最後再由知識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