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會計發展畢業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7W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高風險的時代,會計的風險觀念日益加強,會計的工作重點由日常的會計事務轉移到參與預測、決策和經營分析等方面。同時會計資訊使用者為了減少決策風險,應對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適當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會計發展畢業論文

【關鍵詞】知識經濟; 會計; 發展; 創新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生產、分配、使用基礎上的經濟。知識經濟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由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時代以自然資源為基礎,轉變為不斷創新的知識為基礎。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取決於該企業知識資本擁有量,知識資本增長遠遠大於傳統生產要素。這種知識本位型的經濟,在突出知識的地位的同時,以知識為中介,摒棄了以往經濟發展中單一的、儘可能多利用自然資源換取利潤的方式,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協調、持續發展。它以高科技的力量,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自然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依靠的是科技的創新與進步。

一、知識經濟下會計面臨的挑戰

(一)會計的風險觀念加強

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高風險的時代,風險伴隨著人類的一切活動,它無處不有,無處不在。面對日益增加的風險,忽視或逃避都不是辦法,我們應該通過積極的風險管理,有效地預測和控制風險。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風險是收益的孿生物,風險與機會總是並存的,逃避風險就是逃避收益。在知識經濟時代,與作為中的風險相比,不作為將是另一種更大的風險。因為不作為將會失去重要的機會和收益,而機會和收益的喪失也是一種風險。只有在承認風險的基礎上尋求對風險的最佳控制,才是惟一正確的選擇。

會計面對這個多變、易變的環境,想要以不變應萬變是根本不可能的。傳統的會計希望世界是黑白分明的,沒有灰色區域,要麼百分之百地承認,要麼百分之百地否認,而不想部分地確認。傳統會計用建立在種種假設而非現實環境中的理論和方法進行資訊處理,提供的只能是嚴重失實的無用的資訊,這種逃避風險的做法,實際上帶來的是更大的風險——會計資訊失真。會計資訊的相關性日趨低下,最終會使會計職能面臨整體消亡的危險。如w·史蒂夫·阿爾伯切特先生所假設的那樣,會計界應該承認這種現實,承認不能提供與決策相關的資訊是會計的最大風險,承認傳統的會計方法下提供的會計資料有虛計的可能,承認風險與不確定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從而建立全新的風險觀念。

(二)會計工作重點的轉移

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中,由於受操作手段和工具的限制,經濟業務資料的日常處理佔用了會計人員絕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和精力,而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隨著以計算機為主的資訊產業的普及和成熟,會計人員大量的日常工作,如填制總賬憑證、登記總賬和明細賬、編制和報送會計報表以及在必要時查詢憑證資料等工作都可以由計算機完成,這在客觀上使廣大會計人員從繁雜的、重複的日常會計事務中解脫出來,將其工作重點轉移到參與預測、決策和經營分析等方面,更多地參與企業單位的經營管理,使會計工作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在經濟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確立會計工作在經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會計工作重心的轉移,對廣大會計人員的素質、知識結構和工作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應具備相關的資訊處理知識、管理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增強參與經營、參與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三)對會計披露及時性與充分性的影響

基於上述分析,會計內外部資訊使用者為了減少決策風險,應對財務報告的及時性及充分性適當創新。這不僅涉及財務報告本身結構框架的改變,而且也導致了報告所依據的會計基礎理論的創新。為了提高及時性,可考慮對會計分期進行重估,縮短報告時間間隔,採用季報、月報、旬報、週報等形式,也可根據業務經營特點,實行不等距的報告制度。同時,為提高會計資訊披露的充分性,在空間跨度上,企業應提供“金字塔”式的報告結構,從最底層的原始資料到最高層的高度濃縮的資訊,以適應不同使用者對“充分性”需求的差異。在時間跨度上,會計不僅主要提供已發生經營活動的資訊,而且還要提供“預測”資訊,這必然引起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謹慎原則與重要性原則的爭論。如何在傳統會計方法基礎上適應新環境的要求,做到現實性與超前性的統一,將是會計理論與方法創新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同時,要進一步指出的是,隨著資訊技術的高速發展,資訊披露的成本將會大大降低,而迅捷披露資訊的會計理論構架的建立是關鍵。

二、知識經濟下會計的發展與創新

(一)構建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會計模式

現有的會計模式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它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因此,會計理論界必須儘快研究新的會計模式。新型會計模式的建立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要求按照知識經濟的客觀規律,對會計模式的各個組成要素賦予新的含義。例如自創商譽在傳統的會計系統中是不予反映的,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由知識創新而帶來的企業價值增加和獲得超額利潤的能力會成為一種較普遍現象,而且企業的合併或解體也會經常發生,如不在市場交易前確定自創商譽價值,那麼在市場交易時的價值確定就會顯得“離譜”。

(二)會計人員知識結構多元化

知識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靈魂。隨著會計資訊化時代的到來,會計人員必須懂得資訊科技、網路技術、軟體開發與設計、軟體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識;隨著會計發展的日益國際化,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國際會計理論與方法,而且還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隨著會計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會計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會計人員不僅要具備有關預測、決策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而且應具有較強的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能力。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人員將是相容科技與管理知識的、具有多元知識結構和創新思維的高智慧複合型會計人才。

(三)會計報告體系更趨完善

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報告體系,不論在報告內容範圍上,還是在報告形式以及傳遞方式上,較之現行報告體系都將有很大的改進。未來會計報告提供的資訊將更加豐富,不僅包括財務資訊,還包括產品市場份額、使用者滿意度、僱員數量及質量、新產品開發和服務等非財務資訊;不僅包括歷史性資訊,還包括企業面臨的機會、風險和前瞻性資訊。

(四)會計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

知識經濟是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世界各國經濟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資本市場更加國際化。為適應經濟國際化的要求,作為“國際商業語言”的會計必然走向世界,融於統一的國際會計體系之中,會計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參考文獻】

[1] 李連華,丁庭選.新經濟時代的會計理論與方法[J].財務與會計,2002,(2).

[2] 馮留建.論知識經濟時代思維方式的特徵[J].經濟師,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