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行動通訊市場品牌忠誠培育問題

才智咖 人氣:2.43W
研究行動通訊市場品牌忠誠培育問題
摘要:我國行動通訊市場即將形成三寡頭競爭的格局,提高自身競爭優勢對各電信運營商來說已迫在眉睫。文章從顧客對運營商的品牌忠誠入手,尋找品牌忠誠形成的緣由,試圖在實際層面上探索品牌忠誠的管理策略,以期為各運營商提供參考。

關鍵詞:品牌忠誠;顧客滿意;行動通訊
  
  隨著電信產業的重組方案基本敲定,我國行動通訊市場將由雙寡頭競爭形成新移動與新聯通、新電信三寡頭競爭的格局。為在將來的行動通訊市場紛爭中佔領先機,電信運營商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找出導致品牌忠誠形成的根源所在,然後結合實際,從實際層面上探索品牌忠誠的管理策略。
  
  一、品牌忠誠的重要性
  
  品牌忠誠的重要性源於其對企業確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影響。首先,忠誠顧客一般不會受其他品牌的產品或服務的影響,而且對市場中潛在的產品或服務的供應商具有一定的抵制力和免疫力。當品牌忠誠形成後顧客會減少對其他競爭企業提供的新產品資訊的關注,而且其促銷手段(如降價促銷等)也很難對這類顧客的消費偏好產生影響。其次,忠誠的顧客是一項真正能給企業帶來增值效應的資產。弗雷德裡克等人通過對廣告代理等十幾個具體行業進行的實證研究發現,顧客流失率越低,企業利潤增加得就越快。這種相關關係雖然在不同行業存在差異,但從總體上來看,忠誠顧客每增加5%,則企業的利潤會上升25%-80%。再次,維繫與老顧客的關係所需費用也較低。美國學者Slater和Marver進行的一項研究資料顯示:吸引一個新顧客的`費用是保留一個老顧客費用的4-6倍。此外,忠誠顧客的價值並不僅僅體現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上,它還體現在對企業的無形資產收益上。忠誠的顧客將會向關係人群傳遞自己的滿意感受,為企業建立良好的口碑,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吸引更多的新顧客。從長遠看,忠誠顧客群的建立可以為運營商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從而為我國電信業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行動通訊行業品牌忠誠形成的影響因素
  
  (一)顧客滿意因素
  菲利普·科特勒給顧客滿意下的定義是:顧客通過對產品或服務的可感知效果(結果),與他的期望值相比較形成的感覺狀態。滿意水平是可感知效果與期望值之間的差異函式。如果效果低於期望,顧客就不滿意;如果可感知效果與期望相匹配,顧客就滿意;如果可感知效果超過顧客的期望,顧客就會非常滿意、高興或欣喜。
  在市場行銷領域,業界對顧客滿意理論的實證研究時日已久。美國貝恩公司的一次調查顯示,在對公司產品滿意的顧客中,有65%-85%的人會轉購其他產品;在汽車業中,顧客滿意率平均為85%-95%,而顧客的再購率卻只有30%-40%;在餐飲業中,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的顧客中,仍會有60%-80%的人成為品牌轉換者。由此可見,滿意的顧客更有可能成為忠誠的顧客,但是顧客滿意並不等於顧客忠誠,滿意與忠誠的關係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結果。
  顧客滿意是顧客品牌忠誠的前提條件,真正忠誠的顧客一定是對企業品牌滿意的,而滿意的顧客不一定會對企業忠誠。顧客品牌忠誠的建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斷地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消費經歷,才可能把滿意的顧客轉變為忠誠的顧客。
  (二)顧客價值因素
  許多學者提出價值才是提升品牌忠誠的關鍵因素。William D. Neel(1999)認為顧客品牌忠誠是由價值驅動,而非滿意驅動,顧客滿意只是該品牌的產品進入顧客下次購買的備選集而己,但不能保證顧客重複購買。顧客價值論認為每一個顧客都會評價產品的價值結構,顧客在購買產品時根據顧客自認為重要的價值因素如產品的品質、價格、服務、公司的形象、對顧客的尊重等因素進行評估,然後從價值高的產品中選擇購買物件,因此要使顧客品牌忠誠必須為顧客提供滿足他們需要的價值。Blackwell等人提出的價值——品牌忠誠度模型認為感知價值由感知利得、感知利失和個人偏好形成,並受情境因素的影響,感知價值對顧客的再購買意願起決定性作用,情境因素在直接影響顧客品牌忠誠度的同時,還通過作用於感知利得、感知利失、個人偏好進而間接地影響顧客品牌忠誠。一般來說,顧客是在有限的搜尋成本、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及一定的經濟成本下追求最大化的價值實現,然後從消費經驗學習過程中漸漸修正自己的期望價值,這些經驗足以影響顧客的滿意度及再購買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