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導師制與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

才智咖 人氣:6.14K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業逐漸成為社會重要的產業,旅遊管理專業在高校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對人口數量的嚴格控制,大多數獨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加上旅遊業的服務性,旅遊專業的學生對專業熱情並不很高,職業情感相對缺失,嚴重影響我國人才培養。要改變目前這一現狀,我們可以在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實施本科生導師制(Undergradudte TutorialSystem),規範人才培養,促進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的發展。

本科生導師制與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

一、本科生導師制在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實施的必要性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原來的班主任的輔導模式,因學生過多而不能因材施教,對學生個性化發展非常不利。目前,我國很多高校採取輔導員制,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是德育教育,專業知識較欠缺。這兩種人才培養指導模式缺乏對專業知識培養與職業道德培養的有效結合,而本科生導師制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是旅遊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然選擇。

首先,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是旅遊人才的培養社會客觀要求。旅遊業是屬於第三產業,即服務行業,旅遊產品是包括滿足遊客旅遊活動所需的各種物品和服務,其中以服務為主,服務質量決定產品的質量。服務質量與旅遊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業務素養、服務理念、應變能力、態度親和程度、性格修養、職業道德水平密切相關,旅遊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決定旅遊產品的生命力。由於旅遊行業跨度大,行業人員從事導遊服務、酒店服務、旅遊資源開發、會展策劃、市場行銷、區域旅遊規劃、專案策劃、旅遊產品設計, 以及旅遊企業的其它工作,如財務管理。需要較廣的知識面,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涉及管理學、營銷學、文學、歷史、地理、心理學、社會學、民俗學等多學科,客觀上要求旅遊管理人才必須是知識全面的複合型人才。導師通過對學生業務指導和實踐活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服務技能。

其次,本科生導師制是實現旅遊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需要。根據1998年教育部頒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旅遊管理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旅遊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在此方針引導下,結合我國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該更強調其技能培養,不僅要具有旅遊管理專業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而且要具有較強實踐操作技能,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需要導師正確的引導。

再次,本科生導師制是完善旅遊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結構與能力要求的必然選擇。旅遊管理人員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區、旅遊規劃 旅遊管理部門、旅遊行業協、會展業等方面的工作人員,綜合考慮社會、企業等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從旅遊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力結構與能力要求看,包括社會能力、職業基礎知識與通用知識能力、職業技術核心能力、職業拓展能力等,這些能力大部分是實操技能,實操技能的獲取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是導師指導。另外,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課堂教學為主,是一種“單向灌輸式” 的教學模式,教師以講解、板書以及各種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則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這種方式因個體的學習能力不同,對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樣,需要導師個別額外輔導。

二、本科生導師制在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實施原則人才的培養必須根據專業特點、培養目標和個性發展需要配備導師,導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興趣及特長的基礎上,重點圍繞學風建設、能力培養、技能培養、學業規劃、就業指導等方面開展。因此,針對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提高旅遊人才培養效果,導師需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做好指導工作。

第一,以技能培養為核心,能力培養為根本,提高應用知識和技術解決生產、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的實踐能力。旅遊服務技能的培養主要通過課堂教學、校內的技能大賽、實訓實驗室練習、校企合作進行培養。在這些環節中,導師扮演鼓勵者、監督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同時,導師需要傾聽學生的意見,及時向任課教師乃至系和學校有關部門反饋資訊,積極配合專業任課老師加強對學生的輔導。導師須根據旅遊管理的實際需要、專業特點以及學生自身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旅遊社會實踐、旅遊調研規劃和旅遊管理相關的學術活動,指導旅遊專業的學生積極科研,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旅遊專業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畢業班導師可結合指導畢業設計,通過論文的撰寫,促進理論知識和服務技能的提高,使學生積極朝著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方向發展。

從旅遊管理人才能力培養方面來看,本科生導師在培養學生社會能力、職業基礎知識與通用知識能力、職業技術核心能力和職業拓展能力作為重點。通過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專業社會實踐、實習活動、學科調研和學術活動,選修第二學位等多種途徑提高多方面能力。通過構建良好的校企合作關係,學校與社群合作關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社會能力;畢業班導師可結合指導畢業設計(論文),通過論文的寫作,促進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相互促進提高,促進學生朝著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方向發展。

第二,突出實踐性技能培養與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並重。人才培養中,知識、能力、素質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並且分別處於不同的層面,通過相互之間的緊密聯絡構成人才全面發展的整體。旅遊專業導師通過指導學生擇業、就業過程,進行職業道德觀教育,幫助學生進行成才設計和職業規劃,促進學習技能的熱情;通過指導促進服務技能的提高,提高準時守時、服務周到、服務效率等達到提高職業道德水平;結合旅遊專業發展的實際,對學生進行科學意識、團隊意識、勞動意識和法紀意識的教育,幫助學生養成愛國、誠信、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勤儉、奮鬥等優秀人文素質品質,對技能學習和職業道德養成也有好的促進作用。

第三,把握教育規律,有步驟引導學生成才。

旅遊專業導師必須根據院系條件、課程設定、教學計劃和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合理安排相關工作。旅遊管理專業可以從大學第一學期開始配備專業導師,根據導師教學、科研能力,業務熟悉程度以及招生規模,合理安排所指導的學生的數量。導師對大一學生的指導主要是心理疏導,讓學生實現中學向大學的轉變,逐步適應大學生活,在學習上,主要是一些旅遊基礎理論的學習;二年級,導師指導主要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旅遊專業實踐,培養溝通交流的相關表達技巧,並在旅遊實踐中給予學生指導,夯實旅遊管理基礎知識,提高旅遊服務實踐能力;三年級鼓勵學生參與導遊大賽、旅遊線路設計大賽、中餐餐桌設計大賽,培養和鞏固服務、管理能力;四年級導師主要是對學生畢業實習、畢業論文以及就業作相應的指導。總體來說,旅遊專業導師前兩年必須注重基礎和能力培養,後兩年注重技能、實踐、就業、職業規劃方面的指導。三、本科生導師制在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建設中的保障機制建設為了保證導師制可持續、穩定執行,充分調動導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在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中必須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

1、制度保障從學校層面來說,必須建立導師工作領導辦公室,負責導師的崗位稽核、導師選拔、優秀導師評選、導師崗位培訓等工作。對於旅遊專業或者相關係部來說,可以建立專業導師組,落實導師工作指導思想、工作職責、權利與義務,制定符合旅遊專業發展的導師制管理辦法,在導師的任職資格、導師的選拔、工作績效考核、報酬的激勵等方面,建立相應的制度,規範實施管理,必須通過一定的制度作保障。

2、經費保障在旅遊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要耗費導師大量時間和精力,這種付出是長時間的,需要一定經濟補償,系部必須設立相應的專項基金,保證導師相應的經濟補償,調動導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此外,旅遊專業導師對學生實際技能培養需要場地租賃費和耗材費,比如組織服務技能比賽、購買相關的實習裝置,組織學生校外的旅遊實踐以及為學生搭建相應的學習交流平臺等,都需安排相應的專項資金,一保證導師對學生指導的順利開展。

3、師資保障旅遊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是一種複合型人才,導師是影響其成長的關鍵因素,必須跳出本學校,要善於“借腦” 和引智,結合旅遊管理專業特色和旅遊管理專業發展的方向,實施有效的校企合作,引進社會導師,甄選一些德才兼備的旅遊管理策劃和旅遊規劃專家,旅行社、酒店社會的高階管理人才充實導師隊伍。同時,學校要加強旅遊導師隊伍師資建設,對經驗不足的新進教師和知識陳舊的老教師實施定期培訓,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增強自身指導的能力,保障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4、措施保障面對大學擴招,必須降低旅遊導師指導的隨意性,建立常態化、規範化和可量化的導師指導模式。旅遊專業本科生導師每學期開學初必須與學生見面,每月與指導學生面談或集體指導不少於一次,對每個學生的個別輔導每學期每人平均一次以上;每學期參加學生集體活動或面向學生開設講座不少於一次,同時,導師要做好相應的工作記錄,每次約談後在指導學生的《導師指導手冊》中填寫簡評並簽名;每學年末,導師必須接受指導學生的測評,並針對測評結果中提出的問題,改進工作計劃,加強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措施。

四、導師制實施過程中注意的突出問題目前,在很多高校,班主任制、輔導員制和導師制三種指導模式並存,但是缺乏對三者職責的清晰界定,造成一些工作沒人管或者都在管,工作效率低下,亟待規範導師工作職責。導師的工作職責的界定可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崗位設定確定。導師工作職責主要以學業輔導為主,思想引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為輔,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對於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的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來說,導師工作職責主要包括:向學生介紹旅遊專業前沿資訊和發展趨勢,教育學生熱愛專業,根據學生的特長、個性和志向,指導學生合理安排選課計劃和學習程序;瞭解學生學習情況,答疑解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併為學生交流學習經驗和相互學習提供機會和條件;指導學生課外課題研究選題,完成專題文獻綜述與相關科研論文,組織科研課題討論會,吸收學生充當科研助手,動員和組織學生參加校、系的課外科技競賽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關注學生日常生活,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與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和問題,構建平等、民主、親密、和諧的師生關係,努力以自身的言傳身教促使學生的品德養成和全面發展。

結語旅遊服務是一種技術性強的工作,旅遊管理應用型人才除了具備理論知識,還需要較強的服務技能,導師制能根據旅遊管理人才特徵結合社會對人才要求和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是一種導師對學生學習、品德及生活等方面進行個別指導的培養模式,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對其它專業人才培養也有借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