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與持續和諧發展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9W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與持續和諧發展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與持續和諧發展論文

論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與持續和諧發展論文 篇1

摘要:地球從形成到現在已有數十億年之久,無時無刻都在循其變化著。但從第四紀開始誕生了人類之後,人類就對全球自然環境變化加以干擾。尤其是到了,人口膨脹、環境汙染、能源危機、糧食短缺、臭氧層空洞、酸雨、生態系統失調、全球暖化等嚴重問題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各國都意識到要共同治理地球環境。1992年聯合國制定了《21世紀議程》,隨後制訂了《中國21世紀議程》,共同解決環境與資源問題,實行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關鍵詞:自然環境變化;可持續發展;以地為生;人地和諧;持續利用

一、全球自然環境的自然變化

地球形成至今已有數十億年。全球變化按照其自然發展變化規律,從低階到高階,從簡單到複雜,由無生物的太古代到有原始生物的元古代,再到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遵循著由量變的積累達到質變,也即沿著漸變與突變相互交替變化發展著。[1]地質證明,在如此漫長的發展變化中,地球經歷了三次氣候變冷的大冰期。它們是震旦紀大冰期、晚古生代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因為人類是在第四紀大冰期中由類人猿在與惡劣的自然條件鬥爭中,逐步學會製造工具與使用工具而轉變為猿人、古人、新人、現代人的,所以第四紀大冰期的全球變化研究對人類便顯得更為重要。[2]加之人類從自然中誕生以後,在利用自然過程中便對自然加以干擾,甚至破壞,全球變化也就更加複雜化了。

二、人類對全球自然環境變化的干擾

生產力的步步提高,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也加大著人類對自然的干擾,尤其是世界人口已猛增到58億,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原過量被放牧,沙漠化日益在擴大,動植物種類在滅絕,優美的環境遭破壞,地球上的災害愈來愈多,山崩地裂、火山地震、狂風暴雨、水旱災害……在地球上各個地方此起彼伏,連綿不絕,使全人類不得不共同發起“國際減災年”來對付,這既是天災,也是人禍。

1.全球重負人“禍”為首問題

地球面臨的所謂資源枯竭、能源短缺、環境汙染、糧食不足和人口的爆炸五大挑戰,核心是人口問題。人口猛增必然造成生物圈負荷的加重,引發生態危機。地球承載人口必有一個最佳限度,而且人的個體消費指數愈高,人口總量的極限就會愈少,人對環境進行大規模的破壞,必然得到自然懲罰,但在時間因素鏈上具有滯後性,往往是父輩作孽,子孫遭殃。人口的過快增長,人對自然資源的需要量增大,超過了生態系統的負載能力,打破了系統的穩定性、有序性,生態系統就喪失了和環境交換物質、能量的能力,必然產生全球性負向變化,增多了全球自然災害的機會。增大了對生態系統的衝擊和壓力,使人類生存空間顯得愈來愈擁擠。近年來發生的許多不利於人類和生物生存的全球變化,既有天災,人“禍”為首。

2.完整的臭氧層產生空洞問題

位於大氣圈中平流層裡的臭氧層,能吸收太陽輻射中有害生命機體的紫外線,從而保護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與發展。然而,近幾十年來,在平流層中飛行的超音速噴氣式巨型飛機數量大增,它們排出的硝酸鹽和硫酸鹽同臭氧化合,消耗了大氣中含量不多的臭氧。加之,還有各類化合物產生的氟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釋放物,被紫外線照射變為破壞臭氧的催化劑,已使完整的臭氧層遭到了破壞,產生空洞。有的科學家估計,人類釋放的上述物質,已使臭氧減少了3%,長此以往,預計到2050年,可能導致臭氧減少10%。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則將產生危及全球的人類和生物界的重大問題。

3.大面積酸雨沉降問題

二氧化硫是汙染大氣的元凶。它在陽光、水汽、微塵的作用下,生成硫酸或硫酸鹽的微粒,飄蕩在空中,遇到風雨下降,就被沖洗下來,形成酸雨雪。加之,氮氧化合物在陽光、水汽、微塵的作用下所產生的硝酸和碳酸鹽,同樣會使雨雪變酸,它們的生成都與燃燒石油、煤炭礦物等燃料有關,是當前的一種嚴重汙染物,已幾乎為害整個地球。

4.生態系統失調的問題

全球性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對生物圈產生著很大影響。例如,自從消滅害蟲十分有效的有機氯類殺蟲劑使用以來,這種不易分解的農藥可能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在生物體內積累,使人和其他一些生物受害。如此下去,生態系統將遭到嚴重破環。另外,地球上輻射能量的增加,也會對生物界造成巨大的危害,可使人類遺傳功能受到無法恢復的損傷,也使生物遺傳發生突變等全球性重大問題。

5.全球性氣候變暖問題

對流層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氣體,對大氣起保溫作用。所以,大氣周圍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會影響大氣圈的能量平衡過程。世界各國在化過程中燃燒礦物燃料的數量急劇增加,進入大氣圈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也隨之劇增,這勢必引起全球性的氣候異常變化。大氣圈的能量平衡比較脆弱,氣溫只要有少許改變,尤其是位於沿海之濱的大城市如上海、倫敦等其損失更將慘重,帶來更大的災難。所以,減少礦物燃料的燃燒,廣植森林,保持大氣圈的能量平衡是一個全球環境的重大問題,非一國一邦所能辦到的,這仍是一個人為全球變化問題,已到了非採取有效措施不可的時候了。

三、環境與資源問題

環境與資源問題由來已久。人類既是環境的產物,又是環境的改造者,人類在同自然界的鬥爭中,運用自己的智慧,從環境中索取資源,並把這些資源通過自己的勞動變為財富,供自己享用。但由於早期人類認識能力與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環境和過度消耗資源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意料不到的後果,造成對環境的汙染和對資源的浪費。好在那時人口尚少,生產力水平尚低,造成的破壞還是區域性的,尚未達到全球性的規模。隨著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城市成為手工業和商業的中心。尤其是到產業革命後,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生產力大大提高,使發達的城市和工業區、工礦排出的廢棄物汙染環境事件不斷髮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生產力突飛猛進,社會財富增加,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許多工業已開發國家普遍產生現代工業發展帶來的範圍更大、情況更加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與資源問題已發展成為全球性重大問題。到了人所共識的非聯合治理而解決不了的時候了,到了共同提出與實施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