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才智咖 人氣:2.6W

人本管理是以人為核心,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科學管理方式,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道家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影響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道家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前言

管理思想雖然源於西方,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後,與世界之間的聯絡更是日益密切,在西方管理理論大行其道的同時,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的管理內容也逐步被世界各國接受,並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我國企業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以“中國式管理”為主題的學術活動和研究成果不斷湧現,在對於西方傳統管理思想的弊端進行反思的基礎上,不少管理者和管理學家從道家思想裡尋求哲學智慧和新的思維模式,把道家管理思想運用於現代組織管理中,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道家思想的主要內容

1.1“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強調人類活動的理由、行為的價值標準來自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天”並非指神靈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人和自然本質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都要順應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季羨林先生曾對其解釋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

1.2“道法自然”的思想

這意味著管理活動必須要有對錯、好壞、正謬的判斷標準,以“道”為準則。根據“道法自然”的思路,老子區分了天之道和人之道。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顯然,天之道和人之道是相反的。“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一種自然和諧,“損不足以奉有餘”則是一種人為緊張。人類社會要消除緊張和對立狀態,改變“廄有肥馬,野有餓殍”的罪惡世界,就需要放棄人之道而遵循天之道。

1.3“無為而治”的思想

它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家哲學的最高範疇,是道家管理思想的主旋律,也是道家學說提供給我們的為人、處事、辦企業,乃至治國、興邦、治世的一個基本原則。所謂“無為”,本質是實現自我管理,把社會管理由他治變為自治。老子認為道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由已形成的最終根源。老子強調的“無為”,是指“為”的主體對管理物件不加干預,正是這種不加干預,能夠保證管理物件“無不為”。道是無為的,而道的客體是無不為的。有人認為老子的“無為而治”是消極的無所作為,這誤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說過:“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不妄為”。“無為”是道或天道的一項重要屬性,並非無所作為。

2道家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2.1“道法自然”,管理應該符合科學規律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規律性,管理也是一樣。科學管理是企業效益的源泉,有助於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有助於員工素質的提高。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只有充分重視科學管理,全面引入科學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科學管理的思維理念,把握運用好科學,才能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科學管理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規,要充分認識依法治企在加強科學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健全科學完整的有利於企業加強科學管理的規章制度體系。最重要的是要以人為本。企業活動最終是要通過員工表現出來的,沒有員工就沒有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還要充分發揮員工的作用。

2.2領導者要秉承“無為而治”的管理原則,以求“無不治”的管理效果

“無為”在最初的道家思想展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動,強調順應自然規律,因勢利導。“無為而治”實際上是以最小的領導行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的科學管理方法。實踐證明,企業家運用這種理論管理人員,可以達到選拔人才、籠絡人心、調動下屬積極性與主動性的目的。“無為而治”的管理實際上是一個由“無為”到“無不為”再到“無為”的閉合圈。在此過程中,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素質影響是無處不在的,要求領導者能揚長避短,防患於未然,即所謂的“四兩撥千斤”。最後,管理者通過考核評價,審視最初的規劃及執行過程,從而開始新的迴圈。

“無為”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可以減少管理的心理阻力和衝突,充分發揮組織機構的作用,避免管理者主觀干擾。把“無為”思想運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上,要求領導者的'管理行為儘量要順應自然、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自覺服從客觀規律,並按照規律去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制度制定後,最好不要隨便改動,人們在這樣的法律、制度下,盡情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才能達到“無為”。道家的管理宗旨就是通過“無為”,最後達到“無不治”的管理效果。

2.3領導者要保持清虛自守、知人善任的品質

老子非常強調領導者的表率作用,這一觀念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數次閃耀出它的光芒,尤以著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以及“開元盛世”為證。

道家提出“問能而仕”的用人原則,指出“知人者智”,認為善於用人的領導是謙虛的,主張順應自然,尊重人的不同特點,根據人的不同才能、特長任用人。領導者要知人更要自知,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成績面前不驕傲,挫折面前不氣餒。慈、儉、退讓是道家三寶,要求領導者要“少私寡慾”,保持清虛自守的品格。

2.4以人為本、善用眾智的管理模式與決策思想

先秦道家主張領導者不自以為是,不自大自滿,“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暗含著以人為本、聽取眾人意見的思想。

人本管理是以人為核心,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科學管理方式,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每個職工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領導者要善於發現,加以引導,揚長避短,順勢而為,合理利用,讓每個員工的優勢與潛力都得以充分發揮,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管理要以人性化為核心,把員工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為員工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充分考慮員工的成長和價值。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實施人本管理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的重視。如海爾集團的“我們現在唯一可怕的只是我們自己;領導者的任務不是去發現人才而是建立一個可以出人才的機制”,聯想集團的“辦公司就是育人”等口號就說明了人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2.5企業家的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的利益不在自己而在萬物,萬物都從水那裡得到利益,因而萬物都離不開水。如果企業對公眾和社會有一定的益處,公眾和社會自然就離不開企業,這樣互惠互利才是企業最根本的發展之道。相反,如果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不回饋社會,那麼企業對社會就沒有利養作用,最終無以立足。社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使企業實力越來越強,企業要想獲得長久發展,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增加就業、慈善捐助、保護環境、參加公益活動等方面貢獻出企業的一份力量。企業家的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從長遠利益出發,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回饋社會,回報人民,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樣企業才能獲得長久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公眾人物開始致力於公益活動,並在民族危急時刻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奉獻愛心,回饋社會和人民,得到了人民的認可與讚揚,這無形中提升了企業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將為企業帶來數不盡的財富。

2.6塑造企業形象,重視企業文化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指出了整體的生命力源於無形的機制,道家主張“有無相生”、“以柔克剛”,將這應用於經營管理,不失為一條頗有價值的謀略。“有無相生”的思想可以幫助企業認識管理中硬體與軟體的關係,“有”可理解為硬體,“無”可理解為軟體,如思想、精神、文化、形象、服務理念等,這已經引起了現代管理者的重視。

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聯絡企業實際,從老子思想中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得到啟示,認為“無”比“有”更重要,主張重視企業文化,強調“無形的東西往往比有形的東西更重要”,為人做事要“以柔克剛”。他說,企業管理有兩點始終是他銘記在心的,第一點是無形的東西往往比有形的東西更重要。當領導的到下面看重的有形東西太多,而無形東西太少。一般總是問產量多少、利潤多少,沒有看到文化觀念、氛圍更重要。一個企業沒有文化,就是沒有靈魂。第二點是老子主張的為人做事要“以柔克剛”。在過去人們把此話看成是消極的,實際上它主張的是一個由弱轉強、由小轉大的過程。要認識到:作為企業家,永遠是弱勢;如果真能認識到自己的弱勢,就會朝目標執著前進,也就會成功。

3結語

與儒家強調注重人的道德化、社會化的意義不同,道家對人的個體價值和個人自由予以了更多的關注。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企業也在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企業內部的管理是發展的基礎。西方傳統管理思想大多是一種硬性管理方式,重視制度而忽視人,在時代的發展中逐漸顯示出其弊病,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化管理的需要。而在現代管理中,只有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即塑造正確的人的理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組織管理中其他具體的問題才可以迎刃而解。因此,軟性管理日益受到各組織的重視。道家管理思想很少談及具體的管理制度方面,更多突出的是“無為”、“清靜”等軟性管理,而這正符合現代管理的趨勢。

於是,中國道家的一些“軟性管理”管理方法,逐漸被世界上一些著名管理學家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中,這是道家管理倫理思想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的原因。

參考文獻

林語堂.老子的智慧[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1

邱州鵬.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對中國現代企業的啟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1(8)

段金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出版學報,2007(4)

李桂林.論傳統文化對我國企業管理的影響[J].全國商情,2009(2)

沈飈.試論中國傳統道家文化在現代企業中的繼承和發揚[J].科技風,2008(11)

申光龍.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理論[J].中國集體經濟,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