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如何加強高職大學生網路倫理道德教育的對策論文

才智咖 人氣:3.17W

近年來,網路得到了快速發展,越來越走近社會生活。簡單易學的操作方式,新奇刺激的感官體驗,廣泛強大的網路功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使用者。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hina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r,簡稱CINIC)釋出的第36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人均週上網時長達25.6小時,即每日人均上網時間為219分鐘。根據索福瑞資料顯示,2015年上半年電視觀眾每日人均收視分鐘數為156。對比可見,2015年上半年日均網民規模已經超越電視觀眾,網際網路普及率已經達到48.8%。由此可見,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研究如何加強高職大學生網路倫理道德教育的對策論文

調查顯示,網路已經成為大學生重要的生活、交往和娛樂方式。但在享受網路帶來的便捷同時,也必須看到它也與其他技術一樣,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網路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以最快的速度,同時向全球眾多的網民傳播發布海量資訊,全球各種各樣的新聞大事都能出現在網民面前,足不出戶,就能通曉世界大事。用滑鼠在所需要的標題圖示上輕輕一點,就可以開啟全世界成千上萬的網址,進入一個全新的資訊海洋,新聞與科技動態、體育與娛樂休閒、國內態勢與國際動態、動物世界與植物鑑賞等相關的資訊,應有盡有。通過網路,大學生可以查閱他們想要的任何資訊資料,包括各種學習資料;通過網路,大學生可以閱讀其他人的文章,相對自由地發表個人觀點,彼此之間可以互相探討問題,交流資訊,真正做到了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網路開闊了大學生的人生視野,拓展了大學生交往的空間,豐富了大學生交往的內容,因此,網路自然會受到很多大學生的追捧。日新月異的網路技術催生了諸多網路應用形態,不過,在這些網路平臺中,有時也發生一些嚴重的違反網路道德事件。而且沉迷網路、價值取向紊亂、道德情感冷漠、法制觀念淡薄,以及誠信意識降低、人文素養缺失等,也引發一系列的大學生網路倫理問題。當前,大學生群體的網路負面資訊逐漸增多,因此,規範高職大學生網路倫理道德,研究高職大學生群體在網路交往過程中潛藏或已經出現的倫理道德問題,是每一位高校教師應該認真關注的課題。

一、高職大學生網路倫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網際網路的演進與發展,網路道德問題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重視。由於在網路中缺少行為的引導和監督機制,部分高職大學生往往難以正確認識網路現象,因而沉迷網路,道德失範,影響自身的成長成才。

1.網路資訊海量,有時良莠不齊,高職大學生缺乏資訊甄別能力

網上資訊鋪天蓋地,應有盡有,面對海量資訊,選擇是一個難題。對網路資訊的選擇,包括沒有特定目的的無意接觸選擇和有一定意向的選擇性接觸。心理學研究表明,在選擇資訊時,人總是讓自己接觸那些與自己原有的思想與價值觀一致的資訊,而避免接觸違背自己原有意識形態的資訊。所以,大學生在瀏覽網路海量資訊時,無論是有意識接觸還是無意識的接觸,他們總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需求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資訊。一旦認可接受了這些網路資訊,就會從行為上接受對這種資訊的認同,從而改變自己原有的行為模式。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高職大學生接觸到的知識資訊主要來源於書本知識與教師的課堂講授。這些資訊都經過了精心的篩選加工,再加之學校教育注重技能培訓或應試教育,忽視大學生的網路倫理教育,必然導致大學生甄別資訊能力較差。美國密執安大學精神衛生學家詹姆斯?米勒的研究成果表明,當一個人接受的資訊超過他的處理極限時,可能導致紊亂。大學生突然面臨這麼多的資訊,如果沒有清醒的思想認識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出現選擇偏差應該是很正常的。

2.認為網路身份虛擬,發表觀點不受限制,高職大學生缺乏責任意識

教育在網路交往過程中,網路使用者一般是以匿名方式存在,沒人能看到你的臉、聽到你的聲音,這使得大學生的網上行為具有不受限制的雙重性。大多數大學生進入大學都是第一次離開家和父母,離開朝夕相處的同學和老師,獨自一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學習環境的不適應,功課學習的壓力,人際關係的不和諧等等,都會讓他們鬱悶苦惱。傳統高校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管理不如中學嚴格,一些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難以被人發現,部分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形同虛設,因而大學生的壓力和鬱悶得不到發洩,網路卻給了發洩的出口。這也是部分大學生在網路上言行失當,甚至爆粗口的原因。網路具有匿名的特點,在網路上大學生可以模糊自己真實的社會身份,網路交往活動也變得隱蔽和神祕。平時需要顧及面子,注意自己的形象,但在網路上,似乎可以肆意發洩對人、對事、對學校、對社會的不滿,這一切似乎都可以不受約束和限制。在學校組織的大學生網路工作座談會上,有些發言的同學認為以虛擬的身份暢遊網路,不必承擔責任,不必有後顧之憂,網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學生擺脫現實的願望。而事實上,網路上的任何不當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3.網路內容豐富,娛樂性強,高職大學生缺乏網路自控能力

教育大學生在進入高職校園之前,所有的時間都在老師和家長的監控之下。突然遠離父母的約束,加上大學課業負擔的減輕,大把的時間擺在大學生面前,有時讓他們不知所措。他們想自主學習,成就一番學業,但一直以來養成的在監督下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使他們缺乏自控力,甚至處於失控狀態。部分大學生沒有找到自我管理時間的有效方法,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自我管理時間的.重要性。網路遊戲內容新穎豐富,喜聞樂見,極大地滿足大學生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求的心理,QQ、微信聊天的便捷使高職大學生特別是一些不樂意和同學交流或者有人際交往障礙的同學從現實生活中逃離出來,因而缺乏必要的網路自控能力。網路本身所具有的虛擬性特點,使得大學生很多在實際生活中沒有辦法達成的慾望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同時,個別不法商人也可能開發有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軟體,一些不良內容滿足了大學生的好奇心,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部分大學生沉溺網路,逃避現實,荒廢學業。在大學生座談會上發現,部分大學生的時間多數花在聊天、打遊戲上,網路的學習功能幾乎沒有被利用。甚至有個別大學生認為人生如戲,功名利祿在網路上完全可以模擬出來,忙於在虛擬的遊戲中征戰拼殺,荒廢寶貴的青春時光。

二、高職大學生網路倫理道德教育的對策

高職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階段,他們的心理、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自我約束能力差,容易放縱自己的網上行為。這就要求高校應將網路道德教育作為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就如何正確使用網路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教育。

1.加強網路倫理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獲取正確的資訊

面對網路帶來的各種複雜的網路道德問題,高校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相對滯後,從而導致大學生眾多的網路行為缺乏約束。具體來說,雖然高職大學生整天手機不離手,手機不下網,但他們多數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網路德育。目前,很多高校的網路德育仍然處於缺失的狀態,思政課內容注重傳統德育內容的灌輸,忽略規範性的網路道德教育。開設的計算機網路課程只注重網路知識技術層面的傳授,基本不探討網路德育問題,大學生的網路失範行為沒有正確的引導與遏制,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針對這種情況,高校教師可以在“兩課”教學中增加網路道德教育,把網路管理和網路道德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路法律意識、責任意識、政治意識、自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另外,德育工作者應加強網路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否則就會出現教師的網路運用能力還不如大學生的現象。

2.充分利用網路新技術,拓展校園網站新功能

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使之為教育大學生服務。可以嘗試開通校園部落格、開放播客功能,建立教師尤其是名師部落格、播客,使教師的學術思想和人格魅力可以影響到更多的大學生;學工部門可以用自己的APP來佈置、記錄日常管理工作,並與大學生溝通交流;教師可用APP與大學生分享知識、佈置作業,或與大學生討論探討,與其他教師分享教學心得;對學校的一些大型活動或者名家講座等採取網上直播的形式,以此擴大其影響力和受眾範圍;利用網路平臺幫助師生開展專題知識學習,通過培養自律精神引導大學生自覺文明上網。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培養大學生的守法和自律意識

通過調查討論,依據大學生的特點與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建立和完善有關校園網路規章制度。規範網路運作行為,加強對校園區域網管理,通過必要的技術、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控制資訊源頭,盡最大可能阻止各種不良網路資訊進入校園網路,為大學生文明上網提供良好的網路環境。同時,學校還應制定較為完善的網路管理辦法,使整個網路活動有章可循,有效控制大學生在網上發表不負責任的議論。在資訊社會,資訊來源廣泛,自由度很大。不良資訊靠堵是堵不住的,必須讓大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樹立自律意識,努力做到慎獨。要在大學生中開展爭做遵紀守法的優秀網民活動,不斷完善網路道德規範並加強監督,培養大學生的自主道德意識。

三、結束語

當前,網路正深刻地影響人們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隨著社會進入網路時代,網路已成為高職大學生重要的生活、交往和娛樂方式,但在享受網路帶來的便捷同時,也出現一些網路倫理道德問題。本文從網路時代的高職大學生缺乏資訊甄別教育、缺乏責任意識教育和缺乏網路自控能力教育三個方面論述大學生網路倫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從加強網路倫理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獲取正確資訊、充分利用網路新技術拓展校園網站新功能和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培養大學生的守法和自律意識三個方面,提出高職大學生網路倫理道德教育的對策。高校教師應該注重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學方式,敢於直面高職大學生關注的問題,注重正面引導,增強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使高職大學生樹立遠大志向,躬行自省,提升高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