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政治課教育觀念

才智咖 人氣:1.8W

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要求我們更新觀念,更新知識,轉變角色,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使這門學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說教,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體現思想教育性和知識性,又要有能吸引學生的趣味性,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寓教育性和知識性於趣味性之中。

論文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政治課教育觀念

思想政治課教師就要用創造性的思維品質,獨到性的見解,不走老路而另闢蹊徑的思維方式和過程,努力開拓自己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規律,在複雜多變的教育教學情景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人。

1轉變觀念,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意識

以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政治課教學與語數外等其它學科一樣,以傳授標準化知識,提高升學率為主,這種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學實踐必然是以老師為主體,學生只是成為被動學習和接受現成答辯的機器,因此教師習慣於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轉,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自覺性和創造性,只是一種被動接受,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是很難適應的。

因此需要廣大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真正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並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尊重和信賴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政治課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傳授政治制度和法律等主面的知識,而更主要的是通過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格教育,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而達到這一教育目的,僅靠課堂上的知識傳授是很難實現的,必須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認知方面的能動性,提高學生辯別是非、善惡、美醜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設計和教學互動中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人格榜樣

2在合作學習中開發學生的主體潛能

合作學習也是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潛能的.重要途徑,合作學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是我們常見的小組學習,也可以是話題辨論,還可以是一對一結對子等等。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的感情必然帶有濃厚的個性化傾向,即使對同一篇課文、同一段文字,不同的學生在同一個教師的指導下,也會產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裡,對同一課文的感悟也會有差異。

在這個過程中要允許、尊重、珍視並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悟,也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富有個性的感情對於進一步發展個性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通過課堂教學主陣地創造有利於其差異發展的寬鬆環境和和諧氛圍,學生才能自由遨遊,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開發他們的創新潛能,促進其差異和諧發展,學生也才能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可以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尤其是那些膽小、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小組合作為他們創設了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減少了他們的心理壓力,給他們的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的積極性。

3在課堂活動中注意發揮學生的參與性和創造性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離不開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在現代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承擔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責任,創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而在學生學習的諸多學科中,思想政治課是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是確立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陣地。

3.1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目前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在盡情地灌輸,即使讓學生講,也不能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一派教師主體性的體現。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裡往往充滿著嚴肅的氛圍。要打破這種沉寂的氣氛,可以將活動在適當的時機引入課堂,這種方法既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又能夠放手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3.2通過營造協作氣氛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在課堂教學中我儘量為學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中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我們教師以前在講課時,對學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夠,總怕學生聽不懂。在講到某些重、難點時,由於對學生潛力估計不足,所以教師講道理多,而學生說的不多,更不要說自學了。有些學生在長期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下,自身的自學能力已經被埋沒。

對此,我的體會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宰者的真正解決之道。讓學生由“要我學”、“我要學”變成“我會學”、“輕鬆學”。

4.1教會學生“看”書。基於政治學科的特點和近年來會考發展的趨勢,我認為學生首先應該學會“看”書。

千萬不可忽視閱讀課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學生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把聽起來空洞乏味的內容變成自己的閱讀體驗。學生在閱讀時,首先從巨集觀上把握當天所學內容,在心中構建出基本框架。讓學生知道今天要學習的有那些內容,以及這些內容之間有何內在聯絡。

4.2教會學生提問。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理應在適當的時候啟發學生,引導學生,將學生一步步的領向真理。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學生不斷的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很多學生在考試時,面對題目和材料往往無從下手,這說明他們平時缺乏這方面的鍛鍊。

學生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凡事問個為什麼”,學會提問。無論是書本上的材料,報紙上的時事,都可以作為學生提問的素材。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提問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3教會學生答題。

政治學科的會考命題,題型多樣,既有選擇題,又有辨析題,分析題,各類試題,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現,有的以漫畫、圖表的形式出現。縱觀近幾年政治學科的會考情況,學生在答題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不會提取有效資訊,以至失分過多。

總之,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進行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課堂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只有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並著力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