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才智咖 人氣:1.12W
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當今,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是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都要日益增強的創新人才。因此,在素質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德”、“才”兩方面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而學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關係著培養出來的人才素質。美國心理學家特爾曼曾經說:“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於智力、學歷等,而在於是否具備有自信心、進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質。”在某種意義上說,健康的心理品質是現代人的'重要素質,是21世紀的呼喚,也是創新人才的通行證。而在國小生中,影響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主要是過敏傾向、自責傾向及學習焦慮等。所以,醫“心”、育“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是班主任不容忽視的一項工作。
那麼,在班工作中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呢?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互愛”的班級人際關係環境。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指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人的活動,無論是心理活動還是行為活動,都是由一定的環境條件所激發,其活動過程受環境條件所制約,而活動由反作用於環境,改造著環境條件。” 而教育專家也認為,環境對學生身心的發展影響較大,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滲透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實踐及社群教育之中。對於學生來說,接觸時間最多的應該是班集體。只要班級人際關係融洽,就易形成民主、和諧、上進的情感氣氛,就有利於學生間、師生間的思想、情緒、情趣、情操等的相互感應,並有益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為此,我著手抓瞭如下兩個方面:
1、班主任與學生的關係。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必須關心和熱愛學生。班主任是否關心和熱愛學生,主要受其理想、信念、教育觀點、職業道德和事業心支配,富於理性特徵。而學生對教師是否尊敬和信賴往往是靠學生的主觀判斷和情緒體驗來決定的,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穩定性。這樣,師生之間就要多接觸。作為班主任要經常深入班級,多找學生談心,瞭解和熟悉每一個學生,體察學生的心理動態,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要讓學生感受到你在關心和愛護他,在不斷地接觸過程中,學生時刻感受著你的溫暖,心理距離逐漸縮短,這樣學生的心理障礙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隨之消除,師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級穩固向前發展。
2.同學之間的關係
同學關係主要指同學之間心理上的關係。在交往過程中,心理距離近的同學,心情舒暢,無所不談。如果一個同學與班內多數同學有矛盾,他的心情不可能愉快,整天都會處於抑鬱、孤獨和憂傷之中。同學之間的這種關係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溝通,是非標準不一,難以形成心靈的默契。對此,我教育學生要傾注對同學全心的愛,對待同學要有一顆寬容之心,對同學要以誠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動同學,並要增強自身的責任感。

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