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總體設計探究

才智咖 人氣:2.62W

1、概述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總體設計探究

1.1 研究背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地下空間開發已成為緩解城市用地緊張和交通擁堵壓力、拓展城市空間、維持和改善地面人居環境的有效途徑。

在地下空間的開發中,集約高效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的大型複雜地下空間逐漸成為大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的重要發展方向。

近年來,國內部分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先後建成一收稿日期:2012—04—12作者簡介:柴家遠,1974年出生,男,高階工程師,現任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鐵院副總工程師。

2012年7月些大型的地下空間,但由於起步較晚,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完善的技術規範體系,國內地下空間設計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特別是在大型複雜地下公共空間的規劃與功能佈局、人性化設計、防災設計、深基坑設計、複雜結構設計、以及節能、環保技術應用等方面都還存在很多不合理現象,需要進一步研究。

1.2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定義大型複雜地下空間是一種規模大,功能組成複雜的地下建築。當地下建築具有三種及三種以上主要功能時,可視為其功能組成複雜。根據民用建築的有關分類標準,當一個建築單體規模大於30 000 ITI 時,可視為大型建築。

綜上所述,大型複雜地下空間可定義為建築規模大於30 000 m ,同時具備三種及三種以上主要功能的地下建築。

1.3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特點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與一般地下空間相比,主要有以下特點。

1.3.1 規模大,功能組成複雜規模大,就引起整個地下空間的人流量大,內外交通需求量大,對外部環境影響大;工程實施時開挖的基坑規模大,建造的結構體量大,配置的機電系統多且負荷高。功能組成複雜,導致內、外部交通組織複雜,結構體系複雜,裝置系統配置複雜,運營管理複雜。

1.3.2 集約、高效集約就是集中多種設施於一體,實現多種城市功能的一體化。高效,一是指各種設施集中於一體之後,可以實現土地、水、電及各種設施、裝置等資源的高效利用;二是指通過系統化的功能配置,合理的功能佈局與交通組織,使建造的整個地下空間乃至相關的城市系統能夠高效的運轉。

1.3.3 風險大防災困難,建設、運營的安全風險高;建設成本高,投資風險大。

2、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規劃佈局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佈局應納入都市計畫統一考慮,特別要與整個城市地下空間的利用進行統一規劃,使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較好地融人城市空間,使整個城市的地下、地上空間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選址宜在城市核心區、片區中心、交通樞紐、商業中心等客流較為集中,用地較為緊張,城市服務需求較大的節點區域。一般宜與城市廣場、軌道交通、大型地下停車場等交通設施、交通樞紐,或者其他大型市政設施結合建設。

在規劃佈局階段,應根據城市用地條件、城市功能需求等綜合因素確定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選址、功能及基本建設規模,並同時做好市政道路、管網等配套設施的規劃。

3、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設計

3.1 設計理念、原則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設計應堅持“安全空間、舒適空間、綠色空間、效益空間”的設計理念。

安全是前提,只有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地下空間的開發才有前途。同時,安全也是地下空間面臨的一個主要難題,需要從各個方面研究解決。

舒適是手段,只有創造舒適宜人的地下空間,才能將人引入地下,留在地下,才能充分發揮地下空間開發的作用,實現地下空間開發的目的。

綠色是要求,綠色發展是時代的主題,是人類社會長久發展的需要。

效益是目的,地下空間的開發必須產生經濟效益或者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效益,才能保持地下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功能定位準確,建設規模適度,總體佈局協調;二是內部功能分割槽合理,交通組織順暢,空間設計人性;三是工法適應地質環境,結構設計合理,安全保障可靠;四是機電系統配置合理,運營管理方便;五是內外環境設計友好,資源利用節約;六是周邊設施銜接順暢,民防結合科學。

3.2 功能佈局大型複雜地下空間集多種功能於一體,功能佈局的好壞直接影響專案的成敗。

3.2.1 功能佈局的原則大型複雜地下空間一般都在兩層及兩層以上,在確定建設規模和建設範圍之後,首先要進行豎向的功能佈局。豎向功能佈局應遵從先上後下,先公後私,先人後物的原則。

先上後下,就是要優先使用淺層空間。淺層空間在使用的便捷性,投資的經濟性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此外,地下空間越接近地面,受影響因素越多,設計上也要首先考慮處理好淺層空間與地面的關係。

先公後私,就是公共服務至上。一般公共服務的設施客流量較大,宜佈置在上層空間,如公交場站、商第7期 柴家遠: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總體設計研究 79業服務等設施。為私人服務的設施,如小汽車停車場等宜佈置在下層空間。市政設施與民用設施發生衝突時,市政設施優先;不同市政設施產生矛盾時,根據避讓的難易程度決定優先權。

先人後物,就是要以人為本。在功能佈局上,優先將以人使用為主的空間設定在上層,以物使用為主的空間設定在下層。如人、車產生矛盾時,行人空間優先。

3.2.2 功能佈局的方法大型複雜地下空間在平面上的功能佈局首先要確定主要功能區,然後圍繞主要功能區,充分考慮人流、車流交通組織順暢,運營管理方便的基礎上進行佈置。

形態上可採用矩陣式、中心放射式、混合式等多種形態進行佈局。

總之,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功能佈局要充分考慮使用的便捷性,投資經濟性,管理靈活性,體現立體、分層、集約、高效的功能佈局原則,交通組織上儘可能實現人車分流、人貨分流、不同方向的.人與人分流。圖1為某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功能佈局示意圖。

- 地面層市民廣場一 地下一層購物、休閒、娛樂? 地下二層交通樞紐(地鐵集散廳、地下停車場)一- 地下三層交通樞紐(地鐵1號線)- 地下四層交通樞紐(地鐵2號線)圖1 某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功能佈局示意圖3.3 總平面設計總平面設計首先要處理好建設專案與城市系統工程的關係。城市系統工程包括地面、地下道路系統、市政管線系統、軌道交通系統等。城市系統工程由於影響面較大,調整困難,因此,在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設計中,應首先處理好與城市系統工程的關係。例如與軌道交通結合建設的專案,必須首先處理好與軌道交通線路及網路的關係;與地下公交站、停車場結合建設的地下空間必須要首先處理好公交及小汽車進出口與城市道路的關係。

總平面設計應處理好與地面環境、景觀的關係。

為滿足人員進出、緊急疏散以及改善通風、採光等環境條件的需要,大型複雜地下空問需要設定大量的地面出入口、風亭、採光井等地面設施,對地面既有的其他建築、設施以及地面景觀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必須要處理好與周邊環境、地面景觀的關係。

總平面設計應充分考慮發揮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中心放射效應,處理好與周邊地上、地下城市空間的關係,儘可能通過建設專案使原本各自為陣的各個單體建築、設施通過本專案實現相互連通,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全面提升區域城市功能,同時也有利提高建設專案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

總平面設計要處理好地下空間的外部交通組織。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建設必將帶來大量的人流、車流,為避免因建設專案產生交通擁堵,同時也為專案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設計必須處理好對外交通的組織,確保人流、車輛進得來、出得去,過境交通順暢。

3.4 建築細部設計細節決定成敗,建築細部設計對於大型複雜地下空間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地下空間由於空間封閉,容易給人造成單調、壓抑、沉悶等不適感,使人不願意進入地下,呆在地下。地下空間開發要想辦法避免這些問題,創造舒適的地下空間,把人引人地下,留在地下,才能發揮地下空間開發的作用。因此,地下空間的設計應特別注意人性化,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具體做法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空間的基本尺度要滿足人體活動的基本需要,空間的大小要滿足聚集人流量的需要。

第二,要注重通過空間大小、形狀的變化與組合塑造富於變幻的空間層次。有條件時,儘可能通過設定下沉廣場、採光天井、自然通風井等措施創造一些過度空間,使地下空間與地面之間有機聯絡,使之成為地面開放空間的延續,從而減小地下空間的沉悶、壓抑感。

第三,在環境設計上,裝修材質、色彩的選擇應充分考慮人的心理需要,並提供舒適的通風、照明條件,以消除地下環境對人的不良生理和心理影響。

第四,在設施、裝置的配置上,要充分考慮各種服務物件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休閒、休憩、娛樂空間和設施,以及必要的無障礙設施。有條件時應結合採光井等客流聚集的中心區域設定室內中庭,配置綠化區及藝術小品,使地下空間顯得更加生機盎然。

3.5 結構設計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結構設計的難點主要包括大型深基坑支護設計、複雜結構體系計算、大體量地下結構的抗浮設計等方面。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規模大,基坑開挖面積大,深度深,設計必須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選取相應的基坑支80 鐵道工程學報 2012年7月護形式,確保基坑安全。同時,基坑施工必然引起周圍土體內地下水位的變化和應力場的改變,導致周圍土體的變形,對周圍環境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影響,設計必須充分研究論證基坑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嚴格控制周邊建築變形及地表沉降,確保周邊建築及環境安全。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結構體系應根據使用功能要求綜合研究確定,不應拘泥於單一的材料、結構形式或柱網布置,在細節上應根據具體的功能要求靈活處理。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由於結構體量大,柱網關係複雜,荷載型別多,結構受力體系複雜,必須採用三維力學分析方法,從整體受力上全面分析和研究結構佈置,選取經濟合理的結構佈置形式,確保滿足工程結構長期運營安全的需要。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結構各部位基坑開挖情況、基底標高、內部結構層數、柱網布置情況、結構重量、頂板覆土等均不相同,且平面尺度大,結構整體剛度小,設計應根據結構的不同情況細分多個區域進行計算,或通過主體結構三維分析結果,根據上部結構的實際重量進行抗浮設計,以確保抗浮設計既安全,又經濟、合理。

3.6 機電系統設計根據功能需要,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機電系統一般配置通風空調系統、給排水及消防系統、動力照明系統、綜合監控系統、通訊系統、功能分割槽(如地下車庫、商場、餐飲、地下交通等)管理系統、綜合佈線系統、安防保衛系統(含門禁、閉路電視、保安報警、巡更、周邊防範等子系統)、無線對講系統、背景音樂及應急廣播系統等。以上系統的協調統一共同支撐地下空間的基本功能和防災系統。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機電系統的設計特點體現在建築面積龐大,各子系統功能複雜。建築面積大,導致功能分割槽及其內部防火分割槽多,機電系統裝置配置複雜且較分散,各子系統的系統模式、制式以及各裝置用房位置等較難確定。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機電各系統應針對建築規模、功能需求確定適合的系統模式或制式。各子系統的選擇和確定應立足於裝置技術性能的發展水平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執行費用乃至全生命週期內的技術經濟效能,設計出協調統一的綜合性機電系統。各功能分割槽的機電系統既要考慮相互獨立互不干擾,儘量做到運營維護管理責任主體明確,方便運營管理;同時也要兼顧資源共享,處理好管線綜合、裝置規模及數量的控制,實現機電系統設計的經濟、合理。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是城市地下的地標性建築,是城市現代化的集中體現,機電系統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應積極探索應用先進、環保、節能的新技術。

3.7 防火設計防火設計是大型複雜地下空間防災設計的重點。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由於規模大,功能組成複雜,其防火設計面臨火災隱患多、逃生、撲救困難、一旦發生火災損失大等諸多難題。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往往包含有大型商業、軌道交通、地下公交、地下停車等多項複雜功能,面積巨大,且各功能區適用的設計規範不統一,其防火分割槽的劃分、出人口的設定、防排煙系統的設計等如按照現行規範執行將可能造成使用功能的嚴重缺陷。因此,對於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防火設計,只單純考慮消防系統的某一獨立部分是不夠的,應把整個地下空間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把每一部分的消防措施放到一個整體中去分析,才能得到最優化的防火設計方案,為地下空間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護。也就是說只有採用當前國際先進的效能化防火設計方法才能科學、合理地解決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防火問題。

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由於規模大,人員多,其防火設計最核心的問題是逃生和防止火災蔓延兩個問題。通過對多個大型複雜地下空間防火設計的研究表明,採用下沉廣場與安全通道相結合的方式可有效解決逃生和防止火災蔓延問題。下沉廣場與安全通道為人員疏散提供了一個亞安全區,既能為人員疏散提供必要的空間和時間,又能有效實現防火分割槽的隔離,避免火災蔓延。同時,還有利於減少地面出入口、風亭的數量和規模,從而降低地下空間建設對地面環境的影響。

採用這種方式解決防火問題的關鍵是如何保證火災情況下下沉廣場及安全通道的安全性。對於安全通道,首先,在防火分隔上要採取有效的防火分隔將安全通道與防火分割槽隔開;其次,安全通道內必須設定良好的通風、排煙系統,確保人員疏散完畢之前安全通道內的空氣質量符合人體安全需要;第三,安全通道要有足夠的寬度,並設定足夠數量的出口,確保疏散到安全通道內的人員能夠快速安全地疏散到地面。對於下沉廣場,由於其空間是開敞的,可以實現自然通風和排煙,其安全性主要是要求保證足夠的人員集散空問和足夠的疏散樓梯通向地面即可實現。在實際的工程設計中,安全通道的寬度、下沉廣場的規模、防火分隔措施、通風排煙量的確定以及自動噴淋系統等各種消防設施的設計引數均需要通過相應的模擬分析、計算,並組織進行必要的論證才能確定。圖2為某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設定的安全通道及下沉廣場。

第7期 柴家遠: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總體設計研究圖2 某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設定的安全通道及下沉廣場4 結論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開發已經成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由於其規模大,功能組成複雜,設計應充分貫徹“安全、舒適、綠色、效益”的理念,做好規劃及功能佈局,處理好內外交通組織及與周邊環境的關係,建築、結構、機電系統的設計必須適應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特點及功能需要,充分發揮大型複雜地下空間集約、高效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的優勢,以促進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對筆者多年參與大型複雜地下空間設計及相關研究取得的成果進行了歸納總結,對今後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設計有一定參考和借鑑作用。由於大型複雜地下空問涉及的領域較多,工程內容、環境千變萬化,仍有一定的片面性。為確保大型複雜地下空間開發的安全、經濟、高效,提高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建設水平,建議結合工程實踐繼續對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的有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儘快建立一套符合大型複雜地下空間特點的設計方法和技術規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