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藝術舞蹈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8.56K

舞蹈藝術是以經過提煉加工的人體動作來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運用舞蹈語言、節奏、表情和構圖等多種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觀性和動態性的舞蹈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藝術舞蹈的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於藝術舞蹈的論文

篇一:關於舞蹈的論文

一、什麼是舞蹈?

舞蹈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絡。清晨,在城市的街心公園,一群群的中老年人、有的隨著鑼鼓點在扭"秧歌"、有的跟著節奏鮮明的音樂跳"迪斯科"、還有的人在優美的旋律中跳著自編的"健身舞";晚間,在劇場可以欣賞到舞蹈或舞劇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到舞廳或聯歡會去跳交誼舞;節日期間還可以在一些公園等旅遊點舉力的"遊園花會"看到各地的民間舞蹈表演;如果有興趣和需要、你還可以到各種舞蹈訓練班學習芭蕾舞、民間舞、國標舞……來提高自己的舞藝。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舞蹈?我們將怎麼回答呢?

用簡明的話來說,舞蹈是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但是,這個人體動作,必須是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舞蹈化了的人體動作。另外,屬於人體動作範疇的藝術也有許多種,如雜技、啞劇、人體雕塑、韻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於別的人體動作藝術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著重表現語言文字或其他藝術表現手段所難以表觀的人們的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性格,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自身內部的矛盾衝突,創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動的舞蹈形象,以表達舞蹈作者(舞蹈編導和舞蹈演員)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另外,由於人體動作不停頓地流動變化的特點,它必須在一定的空間(舞臺或廣場)和一定的時間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動中,一般都要有音樂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裝、有的舞蹈還要手持各種道具,如果是在舞臺上表演,燈光和佈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說舞蹈是一種空間性、時間性和綜合性的動態造型藝術。

二、舞蹈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藝術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區別?

藝術是人類審美活動的大家族,它的成員有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雜技等。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是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人們思想感情的,但是藝術的反映和表現、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現,而是個別的具體的形象和審美的反映和表觀。所謂審美的反映和表現、就是藝術家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對社會生活進行選擇、概括、加工、並根據藝術的特點和規律予以創造性的反映和表觀。

在社會的歷史發展中,人們創造了各種藝術形式、這些藝術形式的主要區別就是各有其獨自的物質載體和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段。文學的物質載體是語言、文字;美術的物質載體是紙張、畫布、顏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現手段是色彩、線條、構圖和造型;音樂的物質載體是聲音;戲劇的物質載體是人們在舞臺上的行動(表演活動),除舞劇外,主要以語言、歌唱和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電影的物質載體是人們的表演通過科學技術的方法攝製在膠片上,用電光在銀幕上放映出來;曲藝的物質載體是一至二、三人在舞臺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現手段是說和唱。雜技和舞蹈有著共同的物質載體--人的身體是其主要的藝術表現工具,多數雜技品種和舞蹈一樣,是以人體的動作、姿態造型和構圖變化為主要表現手段。雜技也是一種表演藝術,演員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樣著重表現人物情感的發展過程,一般不具有情節事件,而是通過高難度的技巧表演,表現出一種概括性的勇敢、堅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雜技具有更多的觀賞性和娛樂性。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為目的、演員高超的技藝不以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內容出發採選取相應的舞蹈動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員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發,那就會使舞蹈作品由於內容和形式的脫節,或是缺乏藝術的完整性,而陷於失敗,舞蹈演員的技藝本身也就淪入了雜技性的技巧表演,而喪失了舞蹈藝術的基本品格。

三、舞蹈的起源--舞蹈藝術是從哪裡來的?

據藝術史學家的考證,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就是舞蹈。在遠古人類尚未產生語言以前,人們就用動作、姿態的表情來傳達各種資訊和進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後由各種聲音發展成為語言和音調以後,才相繼產生了詩歌和音樂。在勞動中,由於製造工具,人的手逐漸變得靈巧起夾,又誕生了繪畫和雕刻。隨著人類的進化,思維能力和認識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藝、小說、戲劇等藝術才相繼被創造出來。那麼,舞蹈作為一種最古老的藝術,它的源頭來自哪裡呢?

我國古代和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中說,人類是從天帝那裡學來的舞蹈、或是人類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啟發才創造出舞蹈來。我們知道,古代的先民,對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並不像現代的人分得那樣清楚。那時的人們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對於人類作出大較大貢獻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現在,我們知道,各種各樣的神都是人根據自己的影象為基礎,經過想象而創造出來的。是神創造了舞蹈,歸根結底也就是我們人創造了舞蹈。那麼,人又是如何創造了舞蹈呢?

有的學者認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節奏的動作對各種野獸動作和習性的模仿。有些舞蹈還是對一些自然景物動態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搖曳、海浪的翻滾、風的飄蕩旋轉等等,人們都可以模仿它們進行舞蹈。

也有學者認為,在藝術的起源中,模仿雖然重要、但還不是真正的起因,藝術的起因是"遊戲的衝動",遊戲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現。遊戲也是人類最終脫離動物界的標誌。這裡的的遊歡,是指人的審美需求,即以假象為快樂。如人模仿動物的舞蹈、就是通過這種假象的遊戲來獲得快樂和宣洩自己的情感。

還有學者認為,由於原始人的思維分不清主客觀的界線、認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樣是有靈魂的',由此而產生了圖騰崇拜、原始宗教、巫術祭祀等,而這些活動都離不開舞蹈,甚至舞蹈是巫術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最主要的表現手段。因此,有人斷言"一切跳舞原來都是宗教的"。

不少學者從原始人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約事情,而舞蹈是擇偶、求婚和進行情愛訓練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認為舞蹈起源於性愛活動。而有的學者,認為舞蹈不僅表現人的情愛,人們的各種激越的情感,人們生活中有重大意義的情感和活動,都會用舞蹈來表觀。再沒有別的藝術行為,能像舞蹈那樣的轉移和激動一切人類,我國古代樂舞理論中就有:"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也生動地說明了舞蹈是表現人們最激動的情感的產物。

我國有很多學者主張舞蹈起源於勞動的理論,因為勞動是人生存和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勞動創造了人自身,是勞動使人脫離了動物界,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現狩措和種植以及各種勞動生活的佔有最大的比重。

我們認為以上各種舞蹈起源的理論,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為舞蹈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社會現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構成一樣都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著多種因素的,所以人們主張"勞動綜合論",即:舞蹈起源於人類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實踐和其他多種生活實踐的需要,如果再詳細一點來說,舞蹈起源於遠古人類在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生產(狩措、農耕)、性愛、健身和戰鬥操練等活動的模擬再現,以及圖騰崇拜、巫術宗教祭祀活動和表現自身情感思想內在衝動的需要。它和詩歌、音樂結合在一起、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四、舞蹈有哪些種類?

藝術,是由各個不同的藝術品種所組成的。作為藝術之一的舞蹈,同樣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它也是由各個不同種類、不同樣式、不同風格的舞蹈所組成的。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生活舞蹈是人們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的舞蹈活動;藝術舞蹈則是為了表演給觀眾欣賞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娛舞蹈、體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習俗舞蹈,又可稱為節慶、儀式舞蹈,是我國許多民族在婚配、喪葬、種植、收穫及其他一些喜慶節日所舉行的各種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在這些舞蹈活動中,表觀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社會風貌、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特徵。 宗教、祭祀舞蹈,是進行宗教和祭祀活動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靈庇佑、除災去病、逢凶化吉、人畜興旺、五穀豐登,或是答謝神靈的恩賜;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種禮儀性的舞蹈形式。過去人們用以表示對先祖的懷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對自己的保佑和賜福。

社交舞蹈,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增進友誼、聯絡感情的舞蹈活動。一般多指在舞會中跳的各種交際舞。另外,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在各種節日所進行的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多是青年男女進行社會交往、自由選擇配偶的社交活動,因此,也可以說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娛舞蹈,是人們以自娛自樂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動。用舞蹈來抒發和宣洩自己內在的情感衝動,從而獲得審美愉悅的充分滿足。

體育舞蹈,是舞蹈和體育相結合,以藝術審美的方式鍛鍊身體,使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舞蹈新品種。如各種健身舞、韻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以及我國傳統武術中的舞劍、舞刀和象徵模擬各種動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戲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學校、幼兒園等進行審美教育的舞蹈活動,以及開設的舞蹈課程,用來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養人的團結友愛、加強禮儀,以及增進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藝術舞蹈,是指由專業或業餘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進行藝術的創造,從而創作出主題思想鮮明、情感豐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藝術形象,由少數人在舞臺或廣場表演給廣大群眾觀賞的舞蹈作品。由於藝術舞蹈品種繁多,根據各個不同的藝術特點、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根據舞蹈的不同風格特點來區分,有: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當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間舞蹈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獨特風格的古典舞蹈。歐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間舞蹈: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程序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並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理想和願望。由於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現代舞蹈: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歐美興起的一種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當時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當代舞蹈(新創作舞蹈):即不同於上述三種風格的新風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據表現內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鑑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種風格、各種舞蹈表現手段和表現方法,兼收幷蓄為我所用,從而創作出不同於已經形成的各種舞蹈風格的具有獨特新風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種經過宮廷的職業舞蹈家提煉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劇場舞蹈。"芭蕾"這個詞本是法語"ballet"的音譯,意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腳為運動部位的動作總稱。法國宮廷的舞蹈大師們為了重建古希秸融詩歌、音樂和舞蹈於一體的戲劇理想,創造出了"芭蕾"這樣一種融舞蹈動作、啞劇手勢、面部表情、戲劇服裝、音樂伴奏、文學臺本、舞臺燈光和佈景等多種成份於一體的綜合性舞劇形式,在西方劇場舞蹈藝術中佔統治地位達300餘年,至今已歷四個多世紀。1958年北京舞蹈學校建立引進俄羅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類,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特點來區分,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

獨舞,由一個人表演的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雙人舞,由兩個人表演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的舞蹈。多用來直接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現人物的關係。

三人舞,由三個人合作表演完成一個主題的舞。根據其內容可分為表現單一情緒和表觀一定情節,以及表現人物之間的戲劇矛盾衝突等三種不同的類別。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稱為群舞。一般多為表現某種概括的情結或塑造群體的形象。通過舞蹈隊形、畫面的更迭、變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動作、姿態、造型的發展,能夠創造出深邃的詩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組舞,由若干段舞蹈組成的比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個舞蹈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它們又都統一在共同的主題和完整的藝術構思之中。

歌舞,是一種歌唱和舞蹈相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其特點是載歌載舞既長於抒情,又善於敘事,能表觀人物複雜、細膩的思想感情和廣泛的生活內容。

歌舞劇,是一種以歌唱和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來展觀戲劇性內容的綜合性表演形式。

舞劇,以舞蹈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並綜合了音樂、舞臺美術(服裝、佈景、燈光、道具)等,表現一定戲劇內容的舞蹈作品。

五、舞蹈欣賞

舞蹈欣賞,是人們觀賞舞蹈演出時所產生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整個過程。因此,它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認識活動,而是一種特殊的對舞蹈作品的認識活動。舞蹈欣賞,就是觀眾通過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體地認識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對這種生活現象的審美評價。觀眾在欣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往往會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激發起記憶中有關的印象、經驗。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聯想等形象思維活動,來豐富和補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動和鮮明。從而能在觀賞舞蹈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加寬廣的生活內容和深刻的思想含義。

篇二:關於舞蹈的論文

有人說,“人類是舞蹈活動的‘遲到者’。在出現人類活動以前,就有極具‘舞蹈天賦’的動物,比如,蜜蜂的覓食路線舞蹈,群居動物的類社會行為的固化形式:如示x、示愛、佔有和討好等行為規範,在人與人的語言文字產生之前,身體就是眾多生命體的唯一表達媒介。”還有人說:“在比人類進化理論較低的情況下,如類人猿,它的一系列的基本舞蹈動作已得到發展。就形式而論,有環繞圓心的環形,有前進與後退的步伐;就運動而言,有單腳跳躍,有節奏性的踏步及旋轉,甚至有裝飾性的舞蹈運動。”更有人說:“舞蹈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人,沒有了人類,也就不會有舞蹈。”

在文化人類學研究中,有學者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你跳個舞給我看,我就知道你是什麼民族的人。”因為這些學者可以清醒地認識到,研究舞蹈文化就是在認識人類文化。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應當意識到“人體”自身的美的時候就必然會選擇自身為“第一審美物件”,必然會順其自然地選擇自身作為抒發生命情感的載體。可見,作為文化的舞蹈藝術的出現,仍然是以人類為載體的,它伴隨著人類的生存活動和生產活動發生、發展以至演進。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按照各民族不同的審美習慣、審美經驗和審美理想,按照民族認同的“美的規律”“美的法則”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而流傳至今的世界的舞蹈藝術。而各個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是各民族在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經過千百年的繼承、發展和積澱所創造出來的舞蹈文化的結晶。舞蹈藝術作為一種文化也是許多原始民族的“文化焦點”,直到今天,許多民族還保留著自己的特色鮮明的舞蹈文化傳統,甚至有的舞蹈文化還作為國家象徵而得到推崇。因此可以說,不瞭解舞蹈文化,就不能說完全瞭解舞蹈這個世界。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們今天所言的歷史是經過考證、經過修辭的文字的歷史。舞蹈文化是一條奔騰的歷史長河,是舞蹈審美的觀照物,而舞蹈審美則是一簇燃燒的求索之火,透射著舞蹈文化的真諦。

一、肢體語言美

舞蹈是身體藝術的極致,舞蹈通過肢體動作將人物的感情、性格特徵、故事情節發生發展的意境創造表達出來。“肢體動作”是舞蹈的“語言”。身體語言在自然表達中逐步豐富,身體因之獲得了強大的表現力。一般來說,作為舞蹈藝術之物質媒介的舞蹈演員,都有著漂亮的容貌,婀娜的身姿。也就是說,構成舞蹈的美的物質媒體——人,本身就是美的。舞蹈動作作為人體的藝術表現,更有著特殊的、獨特的形式美感和藝術表現功能,有著一種藝術魅力和感染力。許多世界文學名著或其他一些語言作品被改編成舞蹈、舞劇,或是人們用舞蹈、舞劇來表現某一題材內容時,表演者用動作表情表現故事情境,常常會產生一種其他某些藝術難以達到的“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生活中任何一種素材,無論是靜態的花草、樹木、桌椅,或是動態的談話、爬梯、等待,甚至是抽象概念的空間、速度、力量、平衡等,也儘可以用表情性動作、表意性動作、裝飾性動作去表現,從而產生特殊的審美效果。世界各民族的舞蹈,經過歷史的沉澱形成了各自永恆而獨特的魅力。芭蕾舞以“開、繃、直、立”為美,中國古典舞則以“擰、傾、圓、曲”為美,各民族民間的舞蹈的呈現,更是紛彩絢麗、千姿百態的美!

二、強烈的抒情性

舞蹈善於用肢體動作抒發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人的精神面貌。強烈的抒情性是舞蹈重要的審美特徵之一,也是舞蹈表達強烈情感的直接形式。《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①德國藝術史家恩斯特·格羅塞說:“再沒有別的藝術行為,能像舞蹈那樣轉移和激動一切人類。”可見舞蹈藝術是情感表達的極致。這種動態藝術所顯示的生命之美,比靜態的造型藝術和抽象的語言藝術及空靈的音樂藝術更有力度。任何一種情感的存在必然有其社會根源,情感是一種個人與社會互相交匯的產物,也是個人社會交際在個人意識空間的對映,人們很容易通過情感產生共鳴。舞蹈以其特有的表現手段,通過肢體語言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來深刻反映人的內心世界。舞蹈形象是人類情操的高度昇華,它以鮮明的美感和強烈的抒情性深深感動著人們。舞蹈以情感為動力,以藝術化的人體動作為物質材料,以外化的人的思想與情感作為美學特徵。舞蹈家將客觀生活的情感融合在肢體語言中,通過藝術表演將情感表達給觀眾以引起觀眾的共鳴。肢體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所以,身體是藝術表現的最直接的媒介,身體藝術是最具直接感染力的藝術,而舞蹈是身體藝術的精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性。它可以把感情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可以激起人類的情感或是喚起人類在情感上的共鳴。而這種情感,也正是人們在精神生活中需要和渴求的。正如詩人聞一多在《說舞》中描述舞蹈為生命情調最直接、最本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分的表現”;法國著名舞蹈革新家諾維爾在《舞蹈和舞劇書信集》中聲稱:“舞蹈包含有成為所有語言中最為雄辯的一種語言的一切必要條件。”

三、舞蹈藝術編排的獨創性

舞蹈的獨創性是舞蹈的生命源泉。創新意識對於舞蹈藝術而言,猶如陽光、空氣和水之於生命。舞蹈文化包括舞蹈審美的發展,是以創新意識為根本動力的。創新是形成舞蹈審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縱觀舞蹈發展的歷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都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程式化、格律化的長期穩定,甚至是停滯狀態下開始尋求新的創作觀念,尋求全方位的探索,獲得長足的進步的。而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也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斷提高,當那些陳舊的主題和內容無法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時,就需要有一些“精品”應運而生。所謂“精品”正是要靠創造性的勞動來打造。縱觀古今中外優秀的舞蹈作品,幾乎都具有創新的藝術風格。今天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提高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實施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在精品工程實施的五年裡,相繼湧現出了大批彰顯國家藝術水準的舞蹈作品,如大型現代舞劇《紅梅贊》;舞劇《大夢敦煌》《媽勒訪天邊》《紅河谷》《一把酸棗》《風中少林》;歌舞《雲南映像》;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二泉映月》等。這些具有創造性的造型、舞姿、技藝、藝術結構、場面排程、舞蹈語言、人物編排等大型舞蹈劇目,給觀眾留下了強烈的審美享受。而舞蹈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到了舞蹈創造和審美中去了。

結語

舞蹈是包羅永珍的藝術。鑑於舞蹈文化的時間性和空間性,在其傳承中也一定給舞蹈藝術帶來綜合性的審美特徵。舞蹈有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和魅力。同時,舞蹈又與其他各門類藝術相互滲透、相互交融。舞臺表演以“舞”為中心,而音樂、美術、戲劇、文學、武術等都可以成為舞蹈的輔助手段。舞蹈精彩絕倫、音樂動聽感人、舞美神奇變幻、道具造型逼真、劇情扣人心絃、內涵豐富雅緻,舞蹈也可以氣勢恢巨集博大、多位一體,這正迎合了當代人的審美品位,鑄造了獨特的舞臺魅力。但是,舞蹈的綜合性也存在著一定弊端,在多位一體的交融中,如果出現配合不當,也很容易使整個作品受損,成為各種門類藝術的拼盤。只有避免這些問題,循著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從其他藝術門類中碰觸靈感、汲取營養,但又不讓其他因素在作品表現中喧賓奪主,讓舞蹈和音樂、美術、戲劇、文學等姊妹藝術結合得絲絲入扣,才能將舞蹈藝術豐富的審美內容和特徵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總之,舞蹈文化和舞蹈審美機制應該相互作用、相互交織,這樣才能創造出美妙的作品,才能使觀眾闖入玄妙的、美的舞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