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治理學的困境與出路

才智咖 人氣:3.06W
財務治理學的困境與出路
【摘要】西方財務治理學並非像多數人所想象的那樣完美,貧困化依然是當今財務治理學所面臨的最大困境。財務治理學的貧困化,既體現在其內容的嚴重偏離實際上,也體現在其與相關學科的嚴重斷裂和對環境性挑戰的滯後反應上。走出貧困化的重要途徑,就是要擴充套件財務治理學的內容,轉換財務治理學研究的視角,並開拓財務治理學研究的新領域。  【關鍵詞】財務治理 困境 出 路  財務治理學①作為一門學科究竟產生於何時,理論界的看法不一,但多數的解釋是20世紀50年代前後。經過50多年的努力,財務治理學無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富有活力的內在有機的方法體系,併成為商科學生必須的主修課程。如同William inson所指出的,財務治理學的基本理論經歷了時間的'檢驗,而且將來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化和實踐的進一步反饋,肯定還要被修正和更新,但它們盡對不會被完全否定或過期。財務治理職員正是運用這些基本理論來分析並規劃出具體方法,從而解決企業的實際題目(中譯本,2002)。但是,整體來看,這個學科真的就已經成熟了嗎?這個被公認公道有效的財務治理學體系真的能夠解釋和解決現實題目嗎?  當人們熱衷於往討論具體的財務治理熱門題目時,卻忽視了一個對推進公司財務治理理論發展至關重要的題目,這就是從總體上把握財務治理學的特徵並用整體主義的思路來思考和審閱財務治理學科的發展時,也許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現象並重新審閱和評估這個學科迄今為止的發展狀況。而一旦我們沿著整體主義而不是區域性很有意義的現象,那就會發現,這個學科目前仍處於貧困化的狀態之中。  一、財務治理學的框架結構及總體特徵之把握  財務治理學究竟是研究什麼題目的?此題目的表述各異。1994年被《貿易週刊》評為全美商學院12個頂級教授之一的Aswath Damodaran(2001)在其《公司財務:理論與實務》一書中前後一貫的表述是:公司財務的研究物件是公司所制定的具有財務意義的所有決策。這些決策可分為三大部分:與資源分配有關的決策(投資決策)、與專案籌資有關的決策(資本結構決策);與制定再投資或退出經營現金額度有關的決策(股利決策)。Brigham和Ehrhardt(2005)在《財務治理:理論與實踐》一書提出,大部分財務治理知識圍繞三個題目展開:(1)一個特定公司的股票價值通過什麼因素產生;(2)治理者如何選擇增加公司價值的決策;(3)治理者如何保證公司在執行這些計劃的時候不出現資金匱乏?Ross(2002)等人在《公司理財基礎》一書中以為,財務經理必須關注三類基本題目:第一個題目著眼於企業的長期投資(資本預算);第二個題目著眼於企業對支援其長期投資需要的長期籌資的獲取和治理方式(資本結構);第三個題目著眼於對客戶收款和向供給商付款等日常財務活動的治理(營運資本治理)。若進一步考察這三本及其他財務治理類教科書的內容安排,就會發現西方學者對財務治理學框架的熟悉還是大同小異的,即:一個目標函式、四個模組的內容和一個財務治理工具箱組成。其中,一個目標是公司價值最大化;四個模組的內容包括投資決策、融資決策(或資本結構)、股利決策和營運資本治理;財務治理工具箱裡有四把工具,即會計報表與比率、現值、風險收益模型和期權定價模型②。  任何學科都是建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之上的。Damodaran教授曾將建構財務治理學的基礎性假設回納為四組,即經理與股東目標函式一致性假設、債權人利益得到完全保護假設、市場有效性假設和社會本錢為零假設。儘管Damodaran教授以為這些基本假設還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