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質量

才智咖 人氣:3.27W
內部控制與會計資訊質量

摘要:內部控制是否完善,對於防範資訊失真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會計資訊失真嚴重,與我國內部控制乏力有關。為了進步會計資訊質量,減少會計資訊失真,應當改善內部控制環境,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關鍵詞:內部控制;會計資訊失真;控制環境;公司治理

  一、完善內部控制是進步會計資訊質量的內在要求

  防止會計資訊失真是內部控制的一項基本目標。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包括三個方面,即財務報告目標、營運性目標和遵循性目標。實際上,人們最初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初衷就是為了防止舞弊現象的發生。通過內部控制,各部分和職員之間相互審查。核對和制衡,避免一個人控制一項交易的各個環節,可以防止員工的舞弊行為,也能減少虛假財務報告的發生。儘管內部控制的目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防止財務報告舞弊,而由防弊為主為以興利為主。但是,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始終是內部控制的一項基本目標。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分離,資財提供者往往不親身參與對企業的治理,而是將企業交託給專門的經理職員經營治理。這樣,經理職員與股東等資源提供者之間便形成了委託代理關係。受託人必須如實地向資源提供者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不得隱瞞、欺騙。治理當局應當對會計資訊的真實性負責,假如表露虛假會計資訊,治理當局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股東會聘請獨立的第三者——註冊會計師對治理當局提供的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公允性加以驗證,並發表意見。但治理當局也應當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保證交易的發生都經過了必要的授權,並進行了完整。連續、系統、真實的記錄,按照會計準則和其他資訊表露規範編制財務報告。這不僅僅是審計的需要,更主要是治理當局受託責任本身的需要。因此,公道地保證會計資訊真實可靠是治理當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一項重要目標。

  1977年,美國發布了《反國外賄賂法》,該明確了內部控制對預防和發現舞弊行為的作用。該法要求所有公然上市公司設計並保持內部控制系統,該系統應能充分為下列事項提供公道保證:(1)交易經治理當局授權;(2)交易被恰當地記錄以使編制財務報表及保持資產的受託責任;(3)只有在治理當局授權之下才能接近資產;(4)現有資產應當與記錄的受託責任相比較,並採取適當的行動處理任何差異。AICPA(1949)、COSO(1992)、內部審計師協會(IIA)、歐洲中心銀行(ECB)以及我國內部控制基本規範等也都將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作為內部控制的一項基本目標。

  二、內部控制環境是會計資訊質量的首要因素

  1985年,由AICPA.美國審計總署(AAA)、FEI、IIA及治理會計師協會(IMA)共同贊助成立了全國舞弊性財務報告委員會,即Treadway委員會,該委員會所探討的之一就是舞弊性財務報告產生的原因,其中包括內部控制不健全題目。Treadway委員會(1987)後以為,輕易產生財務報告舞弊且舞弊不輕易被察覺的情形有:(1)缺乏警覺地監視報告過程的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2)內部會計控制薄弱或不存在;(3)非經常性或複雜的交易;(4)需要治理當局主觀判定的會計估計;(5)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機構,包括內部審計機構規模不大,限制審計範圍。而假如公司道德氛圍差則會加劇這些情形。據美國《內部審計》雜誌上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自1986年2月起至1990年11月止已發現的114例欺詐案件,多數與虛假會計資訊及內部控制不健全有關(杜濱,李若山2000)。另外,據KPMC對美國3000家大中型公司的調查,舞弊有52%是通過內部控制發現的,有47%是通過內部審計檢查發現的(答應多項選者)。可見,內部控制對於防止財務報告舞弊意義重大。

  而企業的控制環境則是影響會計資訊質量的首要因素。控制環境包括員工的老實性和道德觀、員工的勝任能力、治理當局的治理和經營風格、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組織結構、授予權利和責任的方式、人力資源政策和實施等。控制環境構成了一個單位的氛圍。

TAGS:會計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