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計劃行為理論的設計鏈創用CC因素及模型研究

才智咖 人氣:2.91W


    論文摘要:設計鏈作為產品研發設計的發展趨勢,其創用CC可以提高研發效率,提升設計鏈的整體績效。基於修正後的計劃行為理論(TPB),從影響創用CC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和認知行為控制三個方面分析了影響設計鏈創用CC的外生變數,提出設計鏈創用CC模型。問卷的分析結果驗證了創用CC模型的有效性。

試論計劃行為理論的設計鏈創用CC因素及模型研究

論文關鍵詞:計劃行為理論;設計鏈;創用CC;研發設計

1引言

設計鏈是基於需求將上分散的製造商、供應商和客戶等組成產品研發設計網路。“設計鏈”一詞最早出現於服裝業,目前設計鏈理論被大量應用在產業,例如系統晶片(Systemonchip,SOC)設計。設計鏈是產品研發的發展趨勢,通過整合跨企業間的研發資源,可以達到迅速研發、降低的目的。

目前,設計鏈已經由概念演進為一種方式,與供應鏈、研發聯盟和協同設計等模式相比,設計鏈具有不同的內涵及特徵,是一種新型競爭模式和管理模式。設計鏈主要定位於上下游企業問的協同研發關係,企業間傳遞的主要是產品設計和研發資訊,通過資訊技術和網路將協同研發具體化,並將最終結果輸出到供應鏈中。設計鏈的實質是形成知識流動的創新網路,企業間的知識互補性是形成設計鏈的基礎。企業間以高度協同方式進行知識交流與合作。創用CC是設計鏈成功的前提與基礎。設計鏈中各企業間的創用CC頻率越高,越能提高設計研發能力。當設計鏈成員願意創用CC時,可相互學習不斷豐富各自的設計知識庫,提高研發效率,從而提升整個設計鏈的績效。然而,作為一個新興課題,設計鏈創用CC尚未被研究,影響創用CC的因素也有待探討。本文將應用計劃行為理論(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分析影響設計鏈創用CC的主要因素,提出設計鏈創用CC模型,供設計鏈成員企業參考。

2創用CC相關文獻

在知識時代,知識已成為企業獲得並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礎。知識是一種具有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它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文字化後的資訊、專家獨特的見解、組織的觀念、規則、程式等。知識與一般產品不同,它不具有規模效益遞減特點,組織內的創用CC越頻繁,越能發揮知識的價值。Quinn認為知識若經過共享,雙方獲得的資訊和經驗會呈線性增長,若繼續共享知識,得到的資訊和經驗會呈指數增長。創用CC是一種溝通互動過程,它不像商品那樣可以自由傳遞,在分享他人的知識時,必須有重建(Reconstruction)行為,需要具備一定知識才能學習、分享知識。Davenport等提出了知識轉移公式,即轉移(或共享)=傳送+吸收(和利用)。傳送是共享知識給潛在的接受者。吸收是指接受知識的人或團體對知識加以理解、消化。Eriks.son等認為創用CC過程包括認知與行為兩個層面,在共同分享現有知識過程中,會創造新的知識,由此提出一個創用CC創造模型(Sharedknowledgecreationmode1)。由此可見,跨組織間的彼此合作交流、討論知識,會擴大知識的利用價值,併產生新知識。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需要量快速而持續地學習,這也凸現出創用CC的必要性。Argyris認為組織中的個體之間不互相溝通,則個體可能會學習成長,但組織不會成長。Jarvenpaa也認為創用CC對於組織的成長與創新,提高客戶滿意度,提高組織績效有正面效果。

3基於計劃行為理論的設計鏈創用CC模型

研究設計鏈創用CC,需要將企業作為理性的經濟人,現做出以下假設:
  (1)利已主義者,即設計鏈成員企業是自私的,在做出創用CC等決策時首先考慮自身利益,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為前提;
  (2)有限理性(Boundedlyrationality),即企業的行為是理性的,有能力判斷做出的創用CC決策的結果;
  (3)借鑑性(Retrospective),即能夠根據過去的經驗當前的行為並做出判斷;
  (4)相互依賴性(Mutualinterdependence),即作為設計鏈成員,在考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能夠考慮其他合作伙伴的反應,不是單純地考慮對自身有利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