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婦女生理心理特點及常見健康問題

才智咖 人氣:2.81W

婦女進入更年期以後,隨著卵巢功能的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會導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調而影響健康,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更年期婦女常見健康問題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更年期婦女生理心理特點及常見健康問題

摘要: 更年期是婦女從生育年齡過渡到老年的階段,卵巢功能減退給機體帶來一系列的變化,是婦女生命中引起體格變化的新的心理與生理平衡重新建立的時期。因此應引起對更年期婦女心理和生理病理活動變化的重視。體育鍛煉結合相應的健康教育,對於婦女順利渡過這個時期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 更年期婦女;保健;健康教育;體育鍛煉

更年期是人的生命由中年向老年過渡的一個轉折期。在這個過渡時間內,人體的各 個系統都會出現不同的變化,女性主要是卵巢功能退化,繼而引起內分泌平衡關係的破壞,出現“自主神經功能失調”,醫學上稱之為“更年期”。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老年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是進入絕經期婦女數量的逐年增加,預計到2030 年中國將有超過 2.7 億的婦女進入絕經期,婦女生命的三分之一將在絕經期度過【2】。

婦女進入更年期以後,隨著卵巢功能的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會導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調而影響健康,所引發的低雌激素水平相關疾病還會影響到老年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5】。更年期保健是提高女性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所以,如何做好更年期的婦女醫學保健,使她們順利度過更年期,就顯得意義重大。以下就更年期女性醫學保健做一簡要綜述。

 1 更年期女性生理心理特點

女性更年期發生在45至50歲左右,且其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包括絕經前期、絕經期、絕經後期。絕經前期指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出現月經紊亂到絕經前的一段時間,臨床上以出現月經紊亂和(或)血管舒縮症狀的出現為標誌。絕經是指月經完全停止1年以上。絕經期間常出現心悸、潮紅 潮熱、出汗、易激動、焦慮、失眠、月經紊亂等症狀, 這些統稱為“更年期綜合徵”。絕經後期指月經停止後至卵巢內分泌功能完全消失的時期,一般需6至 8 年進入更年期。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變化較大的一個生命階段。當卵巢功能明顯衰退、臟器功能日漸下降時,智力、體力、記憶力也逐漸下降;常有消極、悲觀意識,漸漸構成抑鬱心理。多數人心態是失落感、孤獨感,構成“空巢綜合徵”[4]。

2 更年期婦女常見的健康問題

2.1 心血管功能失調 陣發性潮紅及潮熱, 即突然感到胸部頸部及面部發熱, 出汗 畏寒,有時伴心悸、胸悶、氣短、眩暈等症狀, 收縮壓升高,且波動較大。

2.2 月經功能紊亂 月經週期延長或縮短, 經血量增多甚至發生功能性子宮出血。有些婦女經血量漸減少, 淋漓不淨漸致閉經。

2.3 腫瘤易發 更年期為常見腫瘤的高發年齡。常見的有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腫瘤、乳腺等。如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提高治療效及患者生存率。

2.4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主要是指骨小樑減少,最後可能引起骨骼壓縮,體積變小, 嚴重者導致骨折。婦女絕經後易發生骨質疏鬆,是由於骨質吸收速度快於骨質生成所致,使骨質丟失而變為疏鬆,其發生與雌激素下降有關。

2.5 肥胖 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其代謝機能降低,更年期婦女的基礎代謝率比青年人低15%-20%,體內脂肪組織隨年齡增加而增加,肌肉萎縮。體如果更年期婦女沒有及時合理調整營養,不注意節制熱量的攝入,不重視適當運動和進行格鍛鍊,極易發生肥胖。

2.6 其他 如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老年性陰道炎及尿路感染等。

 3 更年期女性保健

3.1 健康教育

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更年期婦女的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調整營養和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運動;維護正常體重,保持正常體態;充分睡眠,每晚睡眠 7 h~8 h;維持心理平衡;注意個人衛生,特別要保持外陰清潔。維持和諧的性生活。學會並加強自我監測,掌握健康的標準和常見病的早期症狀,提高自我監測能力,使更年期婦女、家人、社會、醫療保健部門都能認識更年期保健的重要意義和內容,共同為更年期婦女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給予她們更多的關心,使她們能順利度過這一特殊的生理時期。

3.2 飲食和運動指導

肥胖和骨質疏鬆可以通過調節飲食和加強體育鍛煉來預防。保證一個均衡合理的飲食。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碳水化合物應占每天總熱量的55%- 60%,以穀類為主;脂肪的攝入應控制在30%以下,並以植物油為主。增加鈣的攝入,保證一定量的優質蛋白攝入,優質蛋白以禽蛋、肉類、乳類大豆中含量多。還需注意多食富含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加強體育鍛煉。有氧運動能改善更年期婦女身體症狀,能減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運動應該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選擇適合更年期婦女運動的方式,尤其是易於運動強度的設定的,不宜用爆發性大運動量的,以免造成精神緊張及過度緊張。運動時間每週3-5次,每次30-60min為宜。

3.3 心理干預

更年期婦女由於處於特殊的'年齡階段,極易由於生理的改變引起心理的異常,而心理異常又會加劇軀體症狀的表現。通過開展心理諮詢活動,讓婦女能及時得到心理疏導,避免或消除不利於健康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的影響,調節更年期婦女的心理狀態;並指導更年期婦女學會有意識控制自己的負性情緒,幫助其順利度過更年期。婦女自身應該瞭解一些更年期生理衛生知識,明白這是一個生理過渡時期,經過 1- 2 年就可自然緩解,以利於解除不必要的精神負擔。此外,要避免過重、過累、過度緊張的工作或勞動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儘可能避免不良精神刺激,給她們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生活環境。

3.4 定期檢查

應每隔6- 12個月做一次婦女病及腫瘤普查,定期體檢,做好疾病的篩查工作,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如果月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應及時就診,以免失血過多,導致貧血。要重視絕經後出血。

3.5 其他

如注意個人衛生,維持和諧的性生活,藥物治療等。 總之,更年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其生理心理變化大,女性處在這個時期易患各種疾病。我國更年期婦女數量多,問題多,更年期持續時間長;且女性處在這一時期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做好更年期保健,需要社會、家人和女性自身的共同努力;這對婦女更年期症狀的改善和預防更年期疾病,提高老年生活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華嘉增. 婦女更年期保健新進展[J]. 中國婦幼保健雜誌, 2000,15(12): 778.

[2] 徐紅,肖萍.更年期婦女的問題及社會保健[J].社會醫學雜誌,2001,1(9):66-68.

[3]劉丹,王菊玲.體育鍛煉結合心理干預對婦女更年期保健的影響[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9,30(2):81-83.

[4]麼洪霞.更年期保健與更年期綜合徵.中國臨床醫學研究雜誌[J].2008,1(14):234-235.

[5]丁淑芬.婦女更年期保健的新進展.中國現代藥物應用[J].2008,2(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