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小數學教育教學論文互動式電子白板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6.94K

互動式電子白板是一款方便教師利用電腦、投影機、電子白板等裝置開展資訊化教學工作的工具軟體。它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互動式比較強,接近了師生的距離。軟體提供了形式多樣的電子板書筆、板擦、圖形等電子教具,可插入圖片等資源。放大鏡、聚光燈、幕布、等功能可用來突出重點教學內容,從而改善師生相互交流的效果。

淺談國小數學教育教學論文互動式電子白板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白板狀態和螢幕狀態的切換,可實現利用電子板書筆在白板上進行書寫、標註,也可以在顯示板書筆跡的情況下,繼續對計算機進行操作。軟體還可以實現對教學過程及板書筆跡的完整錄製,以利於學生複習、教師之間開展教研活動。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可使學生快速、高效地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形成能力。合理運用互動式白板教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合乎新課程理念,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

一、 激發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啟發和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望,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重要前提。作為教師我們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讓學生保持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否則,教師只是擁有一腔無用的熱情。因此,教師要善於運用電教媒體來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觀察物體》一課時,我首先讓通過白板的播放功能讓學生觀看動畫《題西林壁》,讓學讓學生明白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會看到不一樣的圖形,不一樣形狀,引出觀察物體一般從正面、上面、側面來進行觀察。接著讓自己拿出四塊小正方體的學具拼不同的組合圖形,通白板顯示出例題的檢視,讓學生通過從前面、上面、側面觀察,組織小組交流。最後抽學生利用白板用事先準備好的小正方形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進行拼擺;練習題中讓學生根據看到的圖形用小正方體擺出檢視,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迫切希望到白板到進行展示,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這樣的課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破重難點,形成豐富的表象和完整的.概念。

在教學中許多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事物,或者對學生來說是高度抽象的知識,就可以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直觀顯示出來,將複雜問題轉化為學生易於理解的問題。 如教學六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時,在白板立體圖形庫中的拉出一個長方體,讓學生自學書本知識後在白板上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它的稜、頂點、面;在進行稜有什麼特點這一重點突破時,讓學生用白板上的尺子量一量、白板上畫的線段比一比等,形象直觀,輕而易舉的突破了重難點;在進行面的特點教學時,讓學生從根據長方體的拖拉標註,很形象得出前後重合、上下面重合、左右面重合;接著把一個長方體通過拖拉圖示變成一個正方體,讓學生很容易得出當長、寬、高相等時長方體就變成了一個正方體,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通過白板直觀形象的演示,學生對對長方體中頂點,稜,面等概念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什麼是長方體的頂點,什麼是稜,什麼是面。還比如,在數學中概念對學生來說往往抽象難懂,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如能利用計算機,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觀化,使知識簡單、明瞭,更容易接受。在《角的認識》這一節,在白板上用紅色的筆畫出一個閃爍的亮點,然後採用智慧筆從這一點引出兩條射線,通過拖拉這兩條射線就可以形象直觀的瞭解到角的大小與兩邊開叉的大小有關,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的道理。再如:《圓的認識》中放映體育教師操場畫圓的視訊,再利用盪鞦韆形成的軌跡引出的“曲線、圓心、半徑、直徑”,再用白板上圓規來展示畫圓的過程,使學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圓的各部分名稱並理解了相互之間的聯絡。這樣的教學,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給學生豐富的感知、表象,化難為易,學生掌握得較紮實,教學效果良好。

三、有利於學生自主操作,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現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養出具有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而白板不僅可以用來演示形象生動的畫面,突出教學的重點,利用白板輔助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實現人機互動,師生互動。我在教學《四位數的讀、寫法》一課時,在白板上出示0、1、2、3、4、5、6、7、8、9這幾個可以在白板上可以隨意移動的數,然後,我報出一個數讓學生利用白板筆移動這些數,使它們組成老師剛才報的數。以前上課總是老師在操縱電腦,學生說老師操作,這回輪到他們操作,學生們感到十分新鮮,所以都躍躍欲試。這堂課不僅使學生在愉快、師生共同協作下完成教學任務,且融知識和技能於一體,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養。

《圓的周長》就將傳統教學方法不好解決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利用白板模擬圓周被拉直的變化過程,然後再用直徑去量拉直的圓周,學生便可清楚地觀察到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再通過兩個大小不等的圓及學生任意確定的圓進行反覆演示驗證,學生很快從中發現了“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三倍多一些 ”。這樣便將一個複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問題在圖形的不斷組合、對比中展示出來,減緩了學生觀察、思辨的困難。將教學難點逐一突破,幫助學生理解 、掌握知識,同時向學生滲透了極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