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縣級電視臺記者應當如何做好採訪工作論文

才智咖 人氣:3.12W

摘要:作為一名電視臺的記者,採訪是其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門基本功。據業內人士透露,約有90%左右的新聞都是建立在採訪的基礎上完成的。由於縣級電視臺自身的特點,使記者採訪的範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從而導致了新聞源相對較少,想要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出好的新聞節目,記者首先就必須要做好採訪工作。基於此點,本文首先闡述了電視臺記者採訪應掌握的主要技巧,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縣級電視臺記者做好採訪工作的要點。

分析縣級電視臺記者應當如何做好採訪工作論文

關鍵詞:關鍵詞:縣級電視臺;記者;採訪

一、電視臺記者採訪應掌握的主要技巧

作為一名優秀的電視臺記者,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採訪技巧,這樣才能夠在採訪過程中,獲得最有價值的資料。

(一)提問技巧

1.提問分類。提問一般可分為開放式和閉合式兩種。開放式提問主要是指提出的問題比較廣泛、概括,並且所涉及的範圍較大,同時對於被採訪者就問題給出的答案內容也沒有過於嚴格的限制和要求,這樣可以使其有自由發揮的餘地。這種提問方式顯得比較寬鬆,而且並不唐突,也十分得體,較為適合在採訪的開始階段使用,能夠起到拉近雙方感情和心理距離的作用。但因其過於自由和鬆散,故此難以深挖;而閉合式提問則是指提出的問題具有明顯的範圍,內容明確、具體,被採訪者的回答也只限於所提出問題的範圍之內,其特點是容易找到突破口,常被用於對某些問題的深入、查證、核實以及轉換話題等方面上。因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在提問過程中應對語氣及角度加以注意。

2.提問方式。①正問。具體是指從正面的角度提出問題,這種方式的特點是開門見山、簡潔明瞭,適用物件為記者熟悉的人或是有急事的朋友,也適用於社會經驗豐富、文化層次較高的專家學者、領導幹部等;②側問。一般又被稱之為迂迴法。記者所提出的問題往往都是從側面入手,通過旁敲側擊然後進入正題。該方式較為適合用於不善言談的物件;③反問。即我們常說的激將法。由於某些特殊原因,被採訪者不願意直接對記者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此時記者便可以從相反的角度提出問題,並藉此來促使對方思考,不得不回答。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應用於對某些方面存在顧慮怕談、謙虛不想談或是對問題不屑一顧的採訪物件上;④追問。就是以所談論的話題為線索緊緊追問,直到問出個水落石出為止。

(二)記錄

可以說採訪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儘可能多地蒐集與採訪話題或事件有關的資料,這就要求記者必須要做好詳細的記錄。所以,記錄這一技巧對於記者採訪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記錄有以下兩種方式:

1.心記。心理學將這種記錄方式稱之為有意識記,具體是指記者在進行現場採訪時,將所聞、所見的真人真事強記於心中。該方式適合在以下幾種情況中使用:其一,普通人群,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閒聊;其二,所遇的事件稍縱即逝;其三,由於受到某些客觀條件的制約,致使無法使用紙和筆進行記錄;其四,被採訪者不願意接受訪問或是不允許進行文字記錄。

2.筆記。主要是指記者在進行採訪時將所聞所見的真人真事以紙和筆記錄下來。筆記一般分為縮記、簡記和詳記三種。

二、縣級電視臺記者做好採訪工作的要點

(一)採訪前應做足準備工作

為了能夠使採訪工作達到最佳效果,記者應在進行採訪之前,對被採訪物件加以詳細瞭解。通常情況下,當縣級電視臺記者接到採訪任務後,往往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會見到被採訪物件,而記者便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本次採訪的'目的予以進一步明確,並列出具體的採訪提綱,認真考慮應當以何種角度來切入問題,避免提出的問題沒有針對性或是說外行話的情況發生。例如,筆者曾經做過一期文明生態村建設的節目,這期節目的採訪物件是一位村支書,為了完成此次採訪,筆者便與其進行閒聊,並通過事先了解到的由村支書帶領搞園林綠化的經歷,然後問他園林與村莊綠化有何不同,這時村支書也開始適應了這種談話方式,並從綠化談到當前的村莊建設和未來的規劃,這次採訪完成的十分順利。

(二)採訪時要儘量營造和諧的氣氛

記者在進行採訪時,無論被採訪物件是何種身份,都應做到禮貌待人、態度和藹,這樣有助於拉近與被訪者之間的距離,從而使整個採訪變得更加順利。在採訪過程中,若是時間允許,應先與被訪者閒聊幾句,藉此來緩解一下現場氣氛,同時也給被採訪者一個適應過程。記者利用開場前的鋪墊,可以使被採訪者不對自己產生反感,這樣一來被採訪者自然願意回答記者所提出的問題,給出的答案也必然是真實、可靠的。

(三)採訪中應善於把握語言的分寸

由於被採訪物件所涉及的範圍較廣,如果一味採用比較專業的語言很容易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記者應儘可能多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或是說一些能夠讓被採訪者理解又能表達具體意思的語言,這樣可以使採訪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記者在向被採訪物件提問時,要儘量做到自然得體,提出的問題宜短不宜長,並且在針對不同採訪物件時,也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提問方式,應將各種提問方式結合運用。如被採訪物件比較健談,而且又不拘束,那麼便可以正問的方式,開門見山直逼主題;而對於一些比較拘束並且不太願意進行交談的物件,記者可採取側問及反問的方式,尋找到問題的突破口,並利用一些被訪者感興趣的話題來激發其興趣,這樣有利於打破僵局,從而使採訪順利完成。

(四)應做好記錄工作

在採訪的過程中,交談和提問顯然是最重要的內容,但是,記錄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如果不能將採訪中的重點記錄下來,那麼勢必會影響稿件撰寫的質量。在記錄的過程中,應對以下問題加以注意:其一,必須要記得準確。也就是說在記錄時,對於關鍵性問題、語句等等都應做到準確無誤,一旦這些內容出現錯誤,其所造成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其二,應記得詳細。只有詳細的資料,才能進一步提高撰寫稿件的質量,也更容易吸引讀者。因此,記者應將採訪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及一些突發情況,都詳細記錄下來,這樣能夠達到最佳的採訪效果。

參考文獻:

[1]安力.縣級電視臺記者如何做好採訪[J].金色年華(下).2011(7).

[2]黃慧.孟德超.淺談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的採訪[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