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禮”性與合“理”性之辨

才智咖 人氣:1.34W

【論文關鍵詞】禮;理性;倫理

合“禮”性與合“理”性之辨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在人文社會學科體系中,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在這兩種不同的體系中,倫理思想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比較中西方倫理思想的發展,對於現實的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一、合“禮’性一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集中體現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發展脈絡以儒學為主,表現出固定化傾向,正如董仲舒所言:“道之大,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其思想的集中體現便在一個“禮’,子上面。“禮’原是宗教祭祀儀式上的一種儀態,《說文解字》就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知,“禮”原來並沒有等級制度的倫理道德方面意義,在階級社會出現後,人類開始有等級之分,宗教祭祀也隨之出現了身份的限制和區分,作為宗教祭祀儀態的“禮”便開始具有了社會身份區分的內容。禮在中國古代是指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和調整。儒家認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為規範,便“禮達而分定”,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反之,棄禮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為規範,便將如周內史過所說的:“禮不行則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會和倫常便無法維持了。

顯而易見,放棄禮和禮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會便無法建立和維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