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學生心靈做真正的教育的途徑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W

多年的執教經驗告訴我,師生關係應該是民主、平等、和諧的,其核心就是師生之間心理相容,心靈上能彼此接納,形成師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局面,進而昇華成真摯的情感關係。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是師生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可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教學的關鍵。那麼如何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呢?

走進學生心靈做真正的教育的途徑論文

一、關愛學生 達到師生心靈溝通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教師只有從心底愛學生,才能以樂觀的心態接受學生,以真摯的愛心關懷學生的成長,才會有師生間的心靈溝通、知識的傳承、智慧的交融。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等給予關心,而且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論他成績好差、家庭條件如何、是否犯過錯誤,都要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不要心存偏見。為此,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觀察、全面細緻地了學生的內心世界,走進學生的內心。在此教師要關注個體差異,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這樣才能加深師生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從心靈深處體會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二、開放教學 鼓勵學生個性發展  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採取多種教學方式,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經驗、知識、體驗和觀念。所以教師必須以豐富的教學內容、高超的教學藝術求得新的發現,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在教學活動中,知識的吸引力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教師要積極引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社會實踐活動營造出一種熱情高漲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個性發展,引導學生質疑,討論、調查、探究,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博大的`胸懷和語言的親和力去感染學生,使學生的情緒始終處於亢奮狀態。

三、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課堂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也是教師充分展現自己教學藝術的小天地。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果要比在家裡或輔導班更好。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藝術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課堂。在課堂上,學生是一眼泉,一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泉;教師就是引導發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噴湧而出,永不停息,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在課堂上,最緊要的是看學生。而不是看教師講課。”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角色,由“主演”變“導演”,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讓課堂充滿生動、鮮活,充滿生機,使學生的性向儘可能得到發展,那麼學生的目光自然而然就會吸引到課堂上。

四、中肯評價 切實排解學生困惑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積極中肯的評價,對學生的健康發展、積極性的調動起到促進作用,反之消極的評價會使學生積極性下降,心靈受到創傷。那麼如何才能中肯地評價學生呢﹖評價學生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辯證法:對學習優異者要採取表揚中的批評,讓他明白自己雖有成績,但還有不足,要追求全面發展,需要不斷的努力;對成績落後者則實行批評中的表揚,犯了錯誤不告誡使其改錯是不行的,但要讓他在接受批評時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期望,找出他的閃光點,幫助他樹立信心,待他有了進步要及時表揚,並鼓勵他再接再厲,這樣,讓學生在老師的欣賞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就會自覺地改進、完善自我,實現自我發展。有時教師一個情切的微笑,一句真情的問候、由衷的讚美和信任的鼓勵,都能化解學生心中的傷痛,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從而提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對此,我深有感觸。執教多年,弟子頗多,每見吾必鞠躬稱師,亦笑與交談,同事見之贊曰:“有徒如此,師何求焉?”吾頗感欣慰答曰:“一日師終生師,足慰平生”

五、尊重人格 時刻做到以人為本  溫總理說過:“讓每個中國人有尊嚴的活著”。在學校裡面讓學生有尊嚴的學習、生活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學生的尊嚴是學生生命的一部分,學生的人格應當受到尊重。其實,每個教師都應該知道,尊重學生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尊重學生就要維護學生的人格尊嚴。遺憾的是,教師侮辱學生的事件仍屢屢發生,有的甚至令人髮指。學生也是人,而且是獨立的人,尤其對未成年人,教師必須給予足夠的尊重和保護。人沒有了尊嚴,哪裡還談得上自信、自強?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去做引導者,而不能去做踐踏者,而唯有尊重學生才是引導的起點。因此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只有真正改變教師陳舊的教育觀念,不再以“教官”“判官”的面孔,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而換之以平等交流的態度、語氣,換之以耐心、細心、將心比心的心態去對待學生,這才是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

萬紫千紅總是春。我們不應該把學生當作等待裝滿的空瓶子,而是把他們當作等待點燃的火炬,用知識和思維的火花去點燃他們,讓他們燃燒出自己的夢想。仰望天空,放飛理想。一切教育活動都應該倡揚一種社會理想,人生的理想,教育的理想,都應該始終飄揚著一面大寫著的“人”的旗幟,做到以人為本的教育,做真正的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