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經濟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9W

 摘要:隨著經濟金融發展的全球化以及經營發展環境的複雜化,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種類和結構日趨複雜化、多樣化和隱蔽化,不盡快提高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將直接影響商業銀行在日益開放、日益市場化情況下的競爭能力,因此,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以防範各類風險已成為商業銀行完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內容。然而在實際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驅動因素多種多樣且不斷髮生變化,雖然建立了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但由於業務產品、組織體系處於不斷的創新發展過程之中,而防控風險的體系和具體措施沒有能夠及時得以創新發展,從而使得商業銀行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大打折扣。為改變這種局面,商業銀行要通過創新的途徑來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並使其效能得以充分發揮,以適應我國商業銀行對風險管控工作的要求,提高全面風險管理的能力,從而保證商業銀行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經濟學論文

 關鍵詞: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創新;可持續發展

一、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涵、創新的原則、總體思路及內容

(一)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含義。

1、全面風險管理具有代表性的定義。自1955年沃頓商學院的施耐德教授提出“風險管理”的概念以來,風險管理的發展已經歷了傳統風險管理、現代風險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等三個階段。目前,主流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主要有美國COSO的《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中國國資委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和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澳新標準等。全面風險管理包括“全範圍”、“全流程”和“全員參與”等三個方面。所謂“全範圍”指的是風險管理應該涵蓋所有的業務,覆蓋商業銀行可能面臨或已經發生的各種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合規風險和法律風險等。所謂“全過程”指的是對各種業務從發起到終結實現全過程的風險管理監控。所謂“全員參與”指的是要求企業共同承擔整體風險管理目標,上自董事會、下至每一名員工都承擔相應的風險管理職責。

2、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含義。全面風險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目前已成為商業銀行謀求持續發展和打造競爭優勢的重要工具。商業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是指商業銀行的董事會、高階管理層、各級機構和全體員工各自履行相應職責,有效控制涵蓋全行各個業務層次的全部風險,進而為各專案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或者說,全面風險管理是指從董事會、管理層到全體員工參與,在戰略制定和日常運營過程中識別潛在風險、預測風險的影響程度,並在風險偏好範圍內有效管理各環節風險的持續過程,主要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策略風險和聲譽風險等。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是防控風險的發生,所有人員、流程和方法必須圍繞這一目標制定和執行。

(二)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阻礙因素分析。

1、觀念固有的慣性。商業銀行的主體構成是員工,員工的觀念影響著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和看法,也主導著員工的行為。舊有的組織機構及舊有思想的存在制約了創新,創新觀念的缺乏也制約著創新,由於各級管理者和全體員工對新事物、新觀點接受的程度不同,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創新一般會帶有一定的風險性,如果對風險認識的不客觀,就可能使不同階層的管理者或員工在心理上不能承受創新,這些成為商業銀行進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新的最大障礙。

2、管理者的素質。管理者的基本素質、管理思想、領導風格、企業家精神等與風險管理體系的變革密切相關,也是推動創新的直接動力。但由於管理者素質參差不齊,因而對風險的認識及其防控工作在思想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差異越大,對創新的阻力就越大。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援,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知識和技術的支援,如果沒有進行先期的高素質的人才儲備,沒有各種資料的支撐,就無法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即使進行創新也可能造成風險管理體制的扭曲。

3、文化因素。文化的影響來自商業銀行內部的企業文化和外部的社會文化兩個方面。就內部的企業文化而言,原有的、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理念、規章制度等都影響著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新的開展。就外部的社會文化而言,傳統的社會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傳統等都將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新的全過程。

4、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與業務創新和技術創新相脫節。從總體上看,金融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為商業銀行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金融創新在給商業銀行帶來新興業務開拓的同時,也與相應的管理存在著“時差性”脫節。因為在進行業務創新和技術創新時,忽略了銀行風險管理體系與市場、組織內部文化以及戰略的相互適應性,因此,商業銀行僵硬的組織結構,使得風險管理的應變和適應能力差,無法充分運用系統的協同能力做好全面風險管理工作,造成組織結構之間職能邊界劃分不清,業務流程不暢,部門間缺乏系統協調。

5、沒有從戰略的高度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進行前瞻性研究。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要實現有效執行,就必須有大量的內外部有效的資訊來保障,但由於資訊的不對稱性,商業銀行在進行全面風險管理時並沒有及時有效的收集並研究可供依賴使用的資訊,也未對商業銀行的戰略目標、業務流程、風險管理等進行有效的評估,因而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導向不明。

(三)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總體思路。

借鑑國外商業銀行成熟的風險管理經驗,完善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應是以識別、分析、評價風險為手段,以防範、控制、化解風險為目標,能夠促使商業銀行整體穩健經營、有效規避風險的機制。

在此筆者以為,我國商業銀行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創新的總體思路是:在風險發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層面上,履行風險預測職能、風險識別職能、風險預警職能、風險評價職能、風險監測職能、風險轉化職能、風險處置職能和風險補償職能等“八大職能”,同時實現全面風險管理的扁平化、層級化和網路化的管理格局。

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扁平化和層級化是指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應自上而下分為三個管理層:第一層即決策層,風險管理委員會是全行風險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確定風險管理的巨集觀制度和綜合決策,確定風險承受水平和風險管理工作目標,並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協調。第二層即執行層。根據風險發生的先後順序,發揮不同部門的職能作用,對風險實施全程管理。第三層即監督層。由監督部門負責監督風險管理體系運作的情況,對各類風險事故進行責任認定和追究。

全面風險管理的網路化是指在風險管理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承擔全面風險管理的各個部門之間要相互聯絡,交織成一張風險防範的網路,使每一個部門在風險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可缺少。

(四)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要解決的問題及處理的關係

1、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要解決的幾個問題。一是要用系統論的觀點創新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系統理論創始人馮·貝塔朗菲認為,一個企業組織是由許多相互作用的子系統組成的一個開放式系統。商業銀行運用系統理論在進行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創新時,必須將全面風險管理組織系統創新的目標、工作標準與內外部經營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綜合考慮。二是儘量減少中間層。管理學家德拉克認為,“組織不良常見的病症,也就是最嚴重的病症,便是管理層次太多。組織結構上的一項基本原則就是儘量減少管理層次,儘量形成一條最短的指揮鏈。”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中的層級越少,就越可以使商業銀行內部的資訊傳遞速度加快,資訊失真也將最少,決策將更為快捷,從而提升風險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三是強調靈活指揮。統一指揮是管理學上的一條重要原則,為了便於指揮,商業銀行要採取像矩陣組織、混合型組織、虛擬組織等方法來構建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使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更加靈活,以有效的促進業務健康經營和可持續發展。

2、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應處理的幾個關係。一是通過創新處理好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關係。要把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根植到每個管理者、員工的思想上,落實到每項業務操作中,杜絕完成考核指標不講制度現象的發生,切實有效地發揮風險管理對業務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二是通過創新處理好直接風險與間接風險的關係。風險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直接形式,另一種是間接形式,相對應的就有直接風險和間接風險。不能只看到直接風險而忽視間接風險,這樣只能掩蓋風險發生的實質。三是通過創新處理好風險損失結果與操作過程發生風險的關係。當前,對風險的處理過多的是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這勢必會滋長違規者的僥倖心理,弱化制度執行的約束效力。為此,必須從思想認識上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從結果到過程的轉變,強調過程與結果並重,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經營管理,提高制度執行力。四是通過創新處理好風險監測指標設定的相對穩定性與適應變化而不斷修訂的關係。從全面風險管理監測指標的設定情況看,評估、監測、控制以及評價和糾正機制,貫穿於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由於其內容不斷地在發生變化,因而監測指標也應隨之創新變化。

(五)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必須樹立的意識和遵循的原則

1、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必須樹立的幾種意識。一是危機意識。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就是說要有憂患意識。二是革新意識。實踐沒有止境,變革也沒有止境。三是長遠意識。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四是全域性意識。

2、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應遵循的原則。商業銀行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創新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全面性原則。二是一致性原則。所謂一致性原則是指銀行應確保其風險管理目標與業務發展目標的一致。三是系統性原則。有效的風險管理是一個由不同的子系統組成的有機體系,銀行風險管理有效與否,除了取決於風險管理體系本身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它所包含的各個子系統是否健全和有效運作。四是權威性原則。所謂權威性原則是指商業銀行應確保風險管理部門和風險管理評估監督部門具有高度權威性,儘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擾,以保持其客觀性和公正性。五是不斷優化原則。商業銀行應不斷地檢查和評估內外部經營管理環境和競爭格局的變化及其對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所產生的實質影響,及時調整和優化風險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六是因地制宜原則。

(六)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觀念創新。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行的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根本上講,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運轉是否有效的其中一項工作就在於是否適時進行了管控創新以及創新能力的高低。因此,要牢固樹立只有創新才有出路、只有創新才能控制好風險的觀念,通過積極的對全面風險管理的創新,促進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為此,要按照“抓核心、簡於形、重實效”的原則,進一步樹立“管理有標準、部門有制約、操作有制度、崗位有職責、過程有監控、事後有考核、責任有追究”的全面風險管理理念,通過創新來不斷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以更有效的風險管理來保障各項業務的發展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2、體制創新。體制創新是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新的重點,風險管理的創新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靈活高效、富有活力的執行機制,沒有這樣一種機制,再多的資源、再好的條件也不可能創造出豐富多彩的風險管控方法。因此,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控的能力,必須從創新體制入手,真正建立適應商業銀行經營與發展新機制的風險管理體制。

3、環境創新。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創新環境的好壞與管控效果成正比,良好的風險管理創新環境是增強風險管控能力的重要條件。風險管理的環境創新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是否適合或有利於風險管理的創新,如政策、法規、制度等是否真正形成了尊重創新、鼓勵創新、保護創新的良好環境。因為這些環境因素會對風險管理的創新活動產生重要影響,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這些因素主要從外部影響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創新。二是商業銀行內部成員的觀念、價值取向、精神、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對風險管理的關切程度,這些因素主要從內部影響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創新。以上兩個層面既相互聯絡又相互依存。營造良好的風險管理創新環境,可以使風險管理的創新孕育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體現在員工的思想覺悟、道德素養和才智能力的豐富與提高上。

4、內容創新。風險管理創新的內容豐富多樣,最根本的是必須立足於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創造出適合商業銀行發展需要的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和手段。創新不能脫離現實的環境和長期養成的成熟的優良的傳統,為此,商業銀行在進行風險管控內容創新時,一是要與繼承傳統相結合。

創新只能是對過去工作經驗積累的提高和昇華,任何割裂傳統經驗、突發奇想的創新,都很難經受得起現實的考驗。因此,要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不同時期的變化情況,從實際出發探索新經驗、尋求新發展,將風險管控內容的創新著眼於解決現實問題、服務於現實需求等方面。二是創新必須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創新過程中,要積極適應新的形勢,注重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增強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預見性和前瞻性,集思廣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5、技術創新。目前,國際銀行業特別是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銀行的風險管理技術已達到可以主動控制風險的水平。而目前國內銀行業對風險管理技術的認識和應用尚處於初步階段,縮小管理技術上的較大差距是今後一個時期商業銀行要突出解決的重點問題。為此,必須注重技術創新,積極推進風險管理工具的開發和運用。一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風險管控內容的動態調整。要利用資訊科技集中分析引發風險的各種驅動因素,加強對敏感崗位、敏感環節、敏感時點和敏感人員風險防控預案的制定,做好風險損失事件的報告和資料收集、關鍵風險指標的監測、新產品和新業務的風險評估、風險的測試和審查以及風險報告等工作。二是利用資訊科技建立風險預警系統。要通過對內外部環境的預測、評估、判斷以及對風險過程的監控來進行預警,做到未雨綢繆,推動風險防範工作的有效開展。

6、風險管控文化創新。風險管控文化是一種融合於現代商業銀行經營思想、風險管理理念、風險管理行為、風險道德標準與風險管理環境等要素於一體的文化,是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風險管控文化進行創新就是要倡導和強化風險意識,使風險管理行為涵蓋事前監測、事中管理、事後處置的全過程。對風險管控文化進—7—行創新,一是要穩健。強調防範和控制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第一生命線,只有不斷降低風險,才能生存和發展。二是要嚴格按程式辦事,一方面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的政策辦理業務,另一方面要嚴格規範業務流程,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其不折不扣地得到執行。

二、商業銀行創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工作措施

隨著商業銀行自身規模的不斷壯大,各項業務的不斷拓展,業務產品的不斷創新,其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創新勢在必行。要實現上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新的總體思路、目標、原則和內容,就必須根據當前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和新環境等來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制定措施,確保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創新工作取得成效。

(一)重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新的科學論證與系統設計。

商業銀行在進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新時,要在銀行內部發動的同時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論證與設計。一是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創新工作實施動態設計。

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動態設計主要是對銀行內部已經存在的風險管理結構進行不斷有效的調整,實施動態設計必須採用科學規範合理的方法,如對風險管理機構的設定應從定性與定量角度進行論證。定性論證必須遵循部門專業化原則和效率性原則,在滿足上述原則的基礎上再確定量化標準,並將這些標準分解,對照銀行目前已有的部門設定情況進行調整。通過運用逐步調整的方法,根據內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因素不斷修正銀行現有的、不適合發展要求的風險管理體系。二是不能簡單地模仿或照搬。企業組織理論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組織結構都不是完美的,世界上沒有適合任何企業發展階段的組織結構。由於商業銀行特殊的經營性質,其風險管理體系在創新時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類同的組織結構在不同銀行中的執行效率可能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商業銀行在進行風險管理體系創新時,應優先考慮適用性,不能簡單地模仿或照搬。

(二)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的資訊系統,實現風險管理資訊的共享。

巴塞爾委員會特別強調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資訊系統,進而在銀行內部形成一個有效的資訊溝通渠道,包括資訊上報、資訊下達以及內部資訊的橫向流動等。完善的全面風險管理資訊系統包括銀行內部定期和不定期的資訊交流系統。為此,商業銀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進一步完善網路資訊系統,為上下級機構之間、分支機構之間、各部門之間進行資訊交流建立溝通渠道;要在銀行內部建立起風險資訊溝通渠道,特別是要建立起一個較為完善的風險資訊彙報渠道,實現風險資訊的上傳下達並得以有效的利用。二是建立風險損失資料庫,為全面風險管理量化技術的運用奠定基礎。要廣泛、持續不斷地收集與銀行風險和風險管理相關的內部、外部初始資訊,包括歷史資料和未來預測情況。對收集的初始資訊要進行必要的篩選、提煉、對比和分類,以便通過資料的對比進行風險評估,通過對各類風險評估情況和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綜合比較,實現對各機構、各專業、各產品及各時間段的立體化、多維度的風險綜合評價和防控,使之成為風險管理動態評估的非現場工具及風險管理應用的綜合化資訊工具。三是積極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改造傳統的風險控制模式。要加強對資訊系統的規劃與整合,實現資訊系統對風險的精細化、自動化管理。

要通過健全風險管理資訊系統來加強對風險的系統硬控制,把加強系統硬控制作為提升銀行風險管控水平的根本措施來抓,通過技術手段提高風險的管理能力。

(三)建立風險管理的預警機制以及快速反應機制。

銀行風險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偶然性和難以預測的特點,因此超前的、系統性的風險預警機制是管控風險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建立及時有效的'快速反應機制有助於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並可能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損失。為此,要加強對風險預警機制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風險的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保障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夠以有效的組織、科學的管理流程、完備的資訊系統保證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四)定期對全面風險管理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是手段,改進是目的。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實際成效如何,必須對其有一個及時的、充分的認識,也就是說要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為了做好評估工作,商業銀行一是要制定出統一的評估標準,根據統一的評估標準,檢驗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目標是否實現,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各項工作的組織實施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根據這些具體的情況採取相應的糾偏措施並不斷跟蹤,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二是進行實時評估。實時評估是指識別與評價風險必須是持續的、無限的過程,要根據風險管控的重要部位、重要環節和重要風險點,對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定期進行評估,確定發現的問題是否準確;要對風險管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通過評估來判定問題整改建議和管控措施是否可行,並通過及時有效的資訊交流達到提高風險管理的質量和效果。

三是根據變化情況和存在的缺陷及時對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和開展的具體工作加以改進,確保將風險控制在與總體經營目標相適應並可承受的範圍內,確保商業銀行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確保各項規章制度得以貫徹執行,保障經營管理的有效性,降低實現經營目標的不確定性,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

(五)改善全面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環境。

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和諧的內部環境建設,建設商業銀行和諧發展的內部環境必須以員工為中心,把對規章制度執行的理性管理和員工的道德規範、行為方式、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等非理性管理融為一體,營造商業銀行所特有的群體意識和文化氣氛,讓商業銀行內部的各個部門和全體員工能充分釋放自己潛在的能量與創造性,推進商業銀行不斷髮展。所謂商業銀行內部環境是指其內部的物質、文化環境的總和,包括商業銀行的各種資源、企業能力、企業文化等因素,也稱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內部條件,它從本質上反映了商業銀行內部各因素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有機的價值關係。與外部環境一樣,商業銀行的內部環境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髮生變化的,因此,商業銀行內部環境建設也必須動態地進行,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調整。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營造和諧發展環境。要緊密結合商業銀行自身的特點,樹立“企業即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的思想,完善規章制度,優化工作流程,規範員工行為,改善工作環境,形成“和諧融洽、蓬勃向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工作氛圍。二是各級管理者要正確處理與員工之間、區域性與全域性之間的關係,在尊重差異中擴大共識,在包容個性中求同存異,形成“心齊、風正、氣順、勁足”的良好發展局面。三是以共同的文化認同推進良好的內部環境建設。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包括風險文化是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體意識和行為規範,其核心內容是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可以從深層次上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種積極性的調動不是依靠單純的物質激勵完成的,而是在對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雙重滿足的情況下完成的。要以共同的文化認同,重視員工的觀念、精神、心理因素等,從而增強集體凝聚力,最終促進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個人目標與銀行目標的統一。

(六)以過程控制實現對風險的全面控制。

過程控制好似一個美麗的花朵,任何一個花瓣代表整個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過程控制缺少任何一個環節(花瓣)對全過程而言都是不完整的,因為整個過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環節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風險的發生。因此,商業銀行基於過程控制模式來對風險進行全面管理時,要突出“過程”的思想,既要重視風險控制的結果,更要重視風險控制的過程。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是蘊含於基礎、質量與階段具體操作的“過程”之中,過程控制是風險控制的核心與主體,要通過對商業銀行每一筆業務經營、每一項監督管理的執行軌跡進行跟蹤、衡量、對比和評價,有針對性地採取糾偏措施,將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最終實現控制風險的目標。

(七)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從源頭上控制風險。

一是進一步加強業務規章制度的梳理整合工作。要從制度建設的基礎工作入手,在充分識別和評估各類風險的基礎上,優化各類業務操作流程;密切關注外部經營環境和監管要求的變化,嚴格按照現行法律與監管政策制定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各項規章制度依法合規。二是提高制度執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於貫徹落實,要根據有關制度和規定,制定關於違反制度的責任追究制度,明確界定對執行不力和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將如何追究的制度。對不遵守規章制度或不自覺接受監督檢查的,要根據情節輕重進行責任追究。

要採取科學的方法,對員工的執行力、執行結果以及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監測、考核和評價,提高執行效率。要堅持從嚴治行,確保政令暢通,對執行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堅決查處,以維護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八)培育高素質的風險管理人才隊伍。

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對人員素質的要求很高,因此,一是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科學的風險管理理念的管理隊伍。要適應綜合經營和金融創新對風險管理人才的需要,大力實施風險管理人才高地戰略,注重風險管理人員創新能力的培養,著力培育創新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風險管理人才隊伍。二是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政策水平,牢固掌握國家財經法紀和企業規章制度,確保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活動進行有效控制和客觀、公正的評價。三是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觀念。在當今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知識的更新週期越來越快,必須加強對現有風險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更新知識,提高應變能力和隊伍的總體素質,更好的發揮風險管理工作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