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2W

1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原則

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研究論文

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原則是以合理的投入,發揮裝置的最佳效能,獲得儘可能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醫療裝置經濟管理是對裝置壽命週期全過程的管理,按時間順序主要包括前期的市場調查研究,中期的執行管理,後期的殘值回收和貫穿全過程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內部審計。

2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目的

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目的是應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裝置的使用效率,延長裝置使用壽命,取得最佳的經濟效果[3]。醫療裝置的更新、投資決策以及裝置使用效益的評價,是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

2.1提高裝置維護力度

通過經濟管理髮現要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保證醫院的正常運營,就要加強裝置的維護力度。醫療裝置一經安裝或投入臨床使用後,並不能一勞永逸,需要不斷地投入人力、物力資源加以保養和維修,以保證其執行條件和質量狀態。前期的採購投入只是冰山一角,若後期保障條件不到位,就會引起裝置物理效能的退化或損壞。近年來,從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結果的分析發現,部分不良事件是屬於裝置的故障和維護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所以提高裝置維護力度尤為重要。

2.2提高自主維修能力

通過經濟管理降低維修成本,節省維修費用的支出。隨著醫療裝置規模的不斷增加,維修難度加大,維修成本也越來越高。為了降低維修成本,醫院需要強化自主維修能力,做好醫療裝置的維修,壓縮醫院的運營成本。同時,因社會分工的細化,醫院對少量大型裝置購買保修,同廠家簽署保修合同也是必要的,維修部門必須嚴格監管保修合同的執行。因為廠家對維修密碼是有控制的,醫院將醫療裝置的維修服務買進來,但那只是購買了使用權,若自己維修或第三方維修,裝置廠家是不允許的。所以維修主管部門應該請醫院領導採取相應的對策,即提高自主維修能力,突破密碼的限制,以免受制於人。

2.3規範裝置定期檢測

通過醫療裝置的經濟管理,可以降低醫療事故,減少醫療糾紛與賠付,增強醫院的綜合競爭實力。當前,人們對醫療保健的需要不僅僅停留在“溫飽型”上,而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即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適性。所以相應地對醫療裝置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保證裝置的安全性、有效性、使用的合理性。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結果使我們認清了醫療裝置風險的客觀存在性,醫院通過醫療裝置的經濟管理將採取必要的對策降低或消除醫療裝置風險。其質量保證手段包括使用前的檢查、質量檢測和計量檢定三個方面:使用前檢查屬於臨床日常操作規範之一,由操作技術員完成,如呼吸機、麻醉機和高頻電刀等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只有確認裝置功能正常才能使用;定期檢測是對醫療裝置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以及功能的測試驗證,需要藉助於專門的檢測儀器,由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完成;因醫學計量大都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國家強制檢定目錄中,醫學計量器具及其相關品種達到50餘種,幾乎占強檢目錄的一半。醫療裝置週期性計量檢定是由醫學計量人員完成的一種嚴格的質量確認形式,其週期通常為1年或2年。檢測裝置需要建標考核、人員需要資質、機構需要授權和認證,一般通過外部具備資質的機構提供服務。以上3種質量確認形式、方法、成本和完成人員不同,但它們相互補充,相互完善,可以有效地提高醫療裝置的安全有效性,促進醫療質量和醫院綜合效益的提高。

2.4加強操作人員專業培訓

經濟管理可以對醫院醫療裝置操作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提供相應依據。絕大多數與醫療裝置相關的不良事件首先是醫護人員發現的,可見,醫護人員在裝置質量監管和管理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內醫療裝置增加迅速,而醫護人員教育背景中,缺少醫療裝置應用方面的教育和在職培訓,致使臨床存在大量與裝置相關的安全隱患。在與裝置相關的醫療責任事故中,多數是由於使用不當造成的,加強操作人員的專業培訓對“錯誤使用”、“操作失誤”或“人為錯誤”等問題的解決將會起到推動作用。

2.5杜絕醫療浪費現象

醫院經濟管理可以有效杜絕醫療裝置與耗材使用中的浪費現象。通常二級甲等以上的醫院,科目齊全,使用裝置與耗材的規格、種類相對較多,每年醫院在裝置與耗材方面的支出約佔全院總收入的20%~30%,因此,對裝置與耗材的管理及優化是十分必要的。以我院為例,未實行成本核算以前,醫院建立了裝置與耗材管理庫,各個科室在領物單上填寫所需物品(一般是不受制約的),各科又將物品存放在了自己的庫房,結果在客觀上造成了科室之間互相攀比,盲目購置,致使裝置使用率低,管理部門也無法及時準確地記錄裝置與耗材的真實使用情況,從而造成了監管和控制職能不到位,並由此產生諸多問題[4]。在醫院實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今天,選擇購買醫療裝置必須學會成本效益分析方法[5],決不能簡單按每天做多少檢查和治療、每例收多少錢來計算,必須把相應的成本全部考慮進去。一般來說,成本包括裝置折舊、維修(保修)費、一次性耗材、易損耗昂貴配件(如球管、磁控管)、房屋折舊、人員工資、水電費、管理費等;再用總收入除以總成本得出比值,若比值>1,則為贏利[6],若比值<1,則為虧本。實行科室成本核算後,有效地杜絕了裝置與耗材的浪費現象,同時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上都取得了顯著效果。

3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措施

醫療裝置的經濟管理貫穿了從裝置購入到報廢的整個過程。經濟管理的內容分類大體有4部分:投資認證部分,即對醫療裝置的購入前的認證;運營維護部分,即醫療裝置使用過程中對裝置維護、維修開支及運營收入;固定資產折舊部分,即醫療裝置從開始使用直至報廢過程中產生的價值轉移;殘值回收部分,即裝備失去現有使用價值,但還可以產生新的使用價值部分的回收。

3.1裝置投資認證

隨著電子技術,特別是電腦科學的迅速發展,新的醫療裝置層出不窮,種類繁多,單價從幾萬元至幾千萬元,這就給醫院選擇購買什麼樣的裝置提出了挑戰,要求我們對欲購置的裝置進行充分論證[7]。投資專案是由器材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在調查、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對醫療裝置投資專案做出判斷和決定。專案決策得當,建成後的專案在使用期內就能發揮良好效益;專案決策失誤,建成後的專案就難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醫療裝置投資專案建設必須以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提高臨床診斷和治療質量為目的。

3.2裝置運營維護

裝置維護的投入是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一項重要支出。對醫療裝置的管理要建立“預防性維護”體系。裝置在採購、安裝除錯時就要考慮如何使裝置使用得更加方便、長久,如何才能節省開支;同時裝置在正常運營過程中,就要對裝置加強日常的維護保養,延長其使用壽命。對於裝置投入與支出的逐年變化要注意觀察,以便評估裝置的'最佳更換時機。

3.3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將計算出的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醫院折舊方法的選擇至關重要,應從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醫院技術的發展水平及醫院的經濟條件和財力、物力等因素。如果折舊方法選擇不合理,不是所提折舊額太低,滿足不了醫院裝置更新及大修理的資金需要,起不到折舊的作用,就是折舊額偏高,影響醫院的結餘分成[8]。

3.4裝置殘值回收

醫療裝置報廢是醫療裝置壽命的終結[9]。醫療裝置的報廢原因一般分為自然壽命終止、技術壽命完結、經濟壽命完結等。裝置使用部門按規定向器材管理部門申請報廢、報損後,醫學工程技術部門將對即將報廢的裝置進行技術鑑定。達到報廢條件的裝置應及時進行科學的分類處理,儘量提高殘值回收率。如:醫院在更新裝置時將舊裝置適時折價等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醫療裝置的殘值。

4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意義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醫院對於先進的醫療裝置的需求也日益激增,有效的醫療裝置經濟管理工作是良好的醫療裝置經濟效益的保證。加強醫院醫療裝置的經濟管理,可以使醫院更準確地分析和判斷一定時期內的裝置執行狀況,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環節,為制定和調整管理方法、實施管理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提高醫院對醫療市場變化的資訊反饋速度和在醫療市場中的競爭能力。正確運用醫療裝置經濟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利用衛生資源,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當前形勢下,必須強化裝置使用的成本觀念,減少消耗,降低成本,為醫教研各項事業的更大發展蓄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