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的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

才智咖 人氣:8.32K
跨國公司的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
當代跨國公司風險管理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跨國公司風險管理戰略正在進行相應調整:從通過資產控制向通過技術控制過渡。

  一、當代跨國公司風險管理新特點

  (一)風險管理高層化

  伴隨知識的到來,“知識”資本日益成為跨國投資最核心的生產要素,以知識型投資為核心風險的管理將成為未來跨國公司風險管理的主導。該趨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產業風險的高層化。在產業、行業領域,知識密集型產業將逐步成為跨國投資風險管理的重點領域。如製造業中的資訊科技產品,生化、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中的電信、軟體開發、、保險等將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新熱點。當代主要已開發國家正在經歷一次大的產業化調整。一方面,製造業產業結構將向高技術型;另一方面,加快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而已開發國家制造業產品中比重較大的仍然是傳統產業的產品,這將難免造成結構調整中的脫節現象。

  其二,產品風險的高層化。在產品開發領域,伴隨新產品換代的短期化,產品開發中的競爭風險日趨激烈。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其新產品更新速度加快,週期縮短。跨國公司在高新技術的創新和擴散中,不斷提高和開發的效率,並不斷縮短其週期。

  其三,組織形式的高層化。高新技術領域有投資大、風險大的特點。為了分攤昂貴的研究和發展費用,減少高技術的投資風險,當代一些跨國公司紛紛結成了共同開發新產品的聯盟。聯盟主要集中於國際競爭極為激烈的行業領域。如半導體、資訊、藥品、汽車以及航運和銀行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

  其四,人才競爭高層化。高新技術競爭的關鍵在於人才。各國跨國公司都十分注重於培養和爭奪高新技術人才,高層次人才的流失是當代跨國公司的最大風險。

  (二)風險地區擴散化

  目前,國際資本尤其是直接投資方向已呈現出多元化、交融化和擴散化的趨勢。由於體制和經濟發展階段的原因,當代跨國公司尤其是發展家的跨國公司,在管理、技術開發、組織結構以及利益分配上還存在諸多,甚至成了資本外逃的通道。跨國公司在開發中國家實行逐步滲透,先以低價佔領其國內市場,待形成行業壟斷後,又大幅度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海外投資風險地區及風險源呈擴散化的趨勢。另外,當代高產業與金融體系的互相作用,加快了風險擴散化和全球化的趨勢。

  (三)風險防範契約化

  為了克服80年代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障礙,降低區域性風險,跨國公司開始突破以往單槍匹馬式的直接投資風險管理模式,較多地轉向通過協議合同等契約式的風險管理。例如,跨國公司通過向海外協議為提供管理、技術、專門知識(技能)、商標和向協議方企業提供產品或企業形象設計等,從而獲得海外經營權。這種契約式的經營戰略較以往海外直接投資具有較強的風險抵禦能力。其中,許可證轉讓、專有權轉讓和分包合同是最基本的形式。世界每年許可證轉讓費高達1200億美元。可口可樂、麥當勞等是全世界轉讓專有技術或專營權的成功典型,美國耐克公司的鞋和服裝的生產分包給了40多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上述公司主要採用以合作、合同為核心的契約化風險管理方式。

  (四)風險管理化

  隨著跨國戰略聯盟與合作的發展,跨國公司在結構上逐步演變成“全球網路公司”。它具體表現為兩個互相交錯網路的拓展與延伸:

  一是由跨國公司通過海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建立的海外子公司所組成的公司內部網路;

  二是跨國公司通過全球性戰略聯盟與合作而與其他競爭公司建立的公司外圍網路。

  網路管理的形成是跨國公司內部風險管理組織結構的一大創新。

  跨國公司的網路化結構大大增強了其抵禦風險的整體實力。國際競爭要求參與競爭的企業必須實現經營範圍和地區多樣化,並對變化莫測的國際市場作出迅捷的反應。跨國公司的網路化經營使它實現經營地區多樣化、全球化,通過全球生產經營網路,使其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最廣泛的市場上新的技術成果,加速技術創新的成本回收,有效地補償了局部地區的風險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