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企業瞞報主營業務收入的審計技巧

才智咖 人氣:1.44W
畢業論文

為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報告質量,審計人員應當憑藉專業勝任能力和所掌握的審計證據做出正確判斷,採用1些有效的來準確地審查有無瞞報主營業務收入的行為及其瞞報的金額。筆者通過多年審計實踐出幾點企業瞞報主營業務收入的審計技巧,供大家。


1、深入瞭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評價其內部控制


瞭解被審計單位情況。從巨集觀環境、行業情況和企業內部情況3個方面進行。巨集觀經濟環境指國民經濟的景氣程度、利率、匯率、財政、貨幣、稅收、貿易政策等;行業情況指市場供求與競爭狀況,經營的週期性或季節性、產品生產技術的變化、經營風險、行業的環保、法規、慣例等情況;被審計單位內部情況主要包括所有者及其構成、企業組織結構、生產工藝流程、經營管理情況、財務情況、會計報表編報環境和適用的法規等。瞭解被審計單位情況有助於理解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或發現某些異常情況:如經濟不景氣可能帶來應收賬款催收困難;技術進步可能導致企業產品落後、市場佔有率減少、主營業務收入減少或毛利率降低。瞭解這些因素,有助於審計人員評估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有無重大錯誤或舞弊的可能性,判斷其是否存在隱瞞主營業務收入的動機和可能性。


瞭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後,還要進1步瞭解並評價其收入迴圈的內部控制。1個健全的收入內部控制制度1般應包括銷售業務授權制度、不相容職務分離及崗位職責制度、會計記錄控制制度、定期稽核制度等。審計人員應瞭解這些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執行。


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查閱以前年度的審計工作底稿、查閱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詢問管理當局、觀察收入迴圈的實際工作過程、與有關知情人員討論、查閱行業資料等多種方法瞭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和內部控制,並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以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範圍。


2、進行性複核


在這裡分析性複核是1個主要的審計方法和程式,通過分析性複核,可以發現企業有無隱瞞主營業務收入的跡象。分析性複核不僅僅針對主營業務收入,還應包括對存貨和主營業務成本進行分析性複核。


1.對主營業務收入進行分析性複核。主要從4個方面著手:①對主營業務收入與上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進行比較,分析對比主營業務收入在結構、單價上的變動,並分析變動是否合理。②分析本年度各月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動情況,分析重大波動的原因。③本年度及各個月份的銷售利潤率,並與同期和同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分析差異的原因。④計算本年度稅負率(稅負率=本年累計應納流轉稅額÷本年累計應稅銷售額×100%),並與同期和同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分析差異的原因。如果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單價明顯偏低,某些月份收入非正常原因減少比較明顯;銷售利潤額增加而納稅額反而減少,或者稅負率同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的話,則極有可能企業有瞞報主營業務收入的行為。


2.對存貨和主營業務成本進行分析性複核。要抓住3個環節:①分析比較同1產品同期的單位生產成本及其料、工、費比例結構,查明有無重大波動。②分析比較本年度與上年度主營業務成本總額,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主營業務成本金額,查明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的原因。③分析銷售成本率,並與企業歷史資料及同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看有無重大差異,分析差異的原因。


隱瞞收入的跡象也可通過對存貨和主營業務成本的分析性複核來揭露:因為如果企業隱瞞了主營業務收入,在進項稅額可抵扣的情況下企業1般不願放棄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會將全部購入原材料、燃料計入存貨成本。那麼,與隱瞞主營業務收入部分相配比的主營業務成本1定會比正常情況下攤高。即使企業搞賬外經營,1部分存貨也不進入核算系統,其成本中工資、費用結構也會與正常情況有較大差異。通過對成本偏離程度可以估計增加成本的金額和數量,從而依據市場價格推算出隱瞞的收入。


3、主營業務收入的賬簿記錄同有關會計憑證進行核對


採用順查法。檢查銷售業務的原始憑證,從出庫單到發票,並追查至相應的記賬憑證及明細賬,確定銷售收入是否真實、銷售記錄是否完整。順查時1定要檢查其出庫單、發票是否連續編號;作廢的出庫單、發票是否按規定保留;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並得到有效執行。如果發現有出庫單未開發票,發票未入賬,入庫單、發票未連續編號或雖然編號但作廢的出庫單、發票未按規定保留,內部控制失效等跡象,都表明企業有隱瞞收入的可能。通過順查全部的出庫單、發票可以確定其提供出庫單部分的隱瞞收入情況。


4、檢查相關會計處理


檢查企業有關產品銷售的'賬務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①有無貨款或價外收入不開發票通過預收(付)貨款、應收(付)貨款、其他應收(付)款、發出商品掛賬或直接抵賬;②有無以物易物時,不作銷售處理;③有無視同銷售行為不申報納稅等行為;④有無未按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稅收政策所規定的時點確定銷售的行為;⑤有無銷售自制半成品直接衝減生產成本的行為;⑥有無無正當理由將收入轉為損失的行為;⑦有無將補收的銷售收入計入營業外收入的行為;⑧有無將性勞務直接衝減成本的行為。這些可以通過檢查銷售合同、發貨單、發運憑證、運輸憑證、收款單、發票存根等原始憑證以及銀行存款、現金、庫存商品、生產成本、原材料等賬戶獲得審計證據。
$False$5、觀察


審計人員可以在被審計單位對其主營業務收入的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存貨的收發情況進行檢視和調查,比如實際觀察其入庫、開票、發貨等操作過程,或裝扮成顧客直接購買,據此按圖索驥,證實其賬外經營是否存在。


6、調查被審計單位的客戶


對於那些交易頻繁、交易量大的客戶,採用函證或實地調查取證的獲知其採購時間、數量和金額並與被審計單位的賬面記錄的時間、數量和金額進行核對,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此種方法往往能查出1些隱蔽的通過現金結算的主營業務收入。


7、對主營業務收入實行截止測試


抽查資產負債表日後若干天的主營業務收入的記賬憑證與相關的發票、出庫單、提貨單、貨運單等相核對:①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後若干天的出庫單(或銷售發票),觀察截止資產負債表日銷售記錄有無跨期的現象;②審閱結賬日後的收入記錄,與銷售發票、發運單和運輸憑證相核對,查明有無商品已發出而本期未計收入的情況;③調查重大跨期銷售專案及其金額。


8、盤點現金和存貨


運用盤存法對現金和存貨進行突擊檢查,將檢查的結果與賬面結存數進行核對,在調整未入賬憑證後,產生差異的原因。如無正常原因且相差懸殊,則存在隱瞞收入的可能性:如現金有長款,很可能是收入未入賬造成的;存貨盤盈很多,很可能是賬外經營的存貨;存貨盤虧很多,很可能是購進存貨全部計入成本,而與未入賬的主營業務收入配比的存貨難以核減造成的。


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和稅金有直接的聯絡和,其核算是否正確、合規,關係到國家、和個人各方面的利益。加強收入舞弊的防範,對於維護國家政策、法規、制度的嚴肅性,保護各方利益都具有10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審計中應下大力氣重點稽核主營業務收入的真實性、正確性和合法性。審計人員應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來合理運用上述多種審計方法,努力提高審計效率,提高審計報告的質量,從而為提高資訊質量、維護相關者利益、防止稅收流失、兼顧國家和企業利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試談企業瞞報主營業務收入的審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