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廣播影視配音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2.16W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數字技術、移動通訊的推動,我國廣播影視事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但與廣播影視蓬勃發展的態勢相比,作為廣播影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配音業卻正經歷著低迷時期,生存現狀、發展前景不容樂觀,配音人才培養與建設企待關注。本文在分析廣播影視配音人才隊伍的生存現狀與當下培養路徑的基礎上,探討廣播影視配音人才隊伍培養的發展戰略,旨在為廣播影視配音人才培養與建設提供學理支撐與發展思路。

關於廣播影視配音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的思考

[關鍵詞]配音 現狀 發展 人才培養

廣播影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和主要交流方式,是各國進行文化“軟實力”競爭的銳器,配音藝術是廣播影視藝術的一種重要傳播手段,然而隨著廣播影視藝術的迅猛發展,配音藝術卻並沒有進入相應的繁榮期,尤其是廣播影視配音人才隊伍在現狀和培養路徑方面的許多深層次的問題,使得配音藝術近年來走入了前所未有、無法訣擇的低迷期。諸如人才素質需要提升、薪資福利需要完善、社會地位需要提高、行業角色需要尊重等廣播影視配音人才的問題亟待社會的廣泛關注、呼喚學術學理的強勢介入。

一、廣播影視配音人才隊伍的生存現狀

配音演員雖然身在影視圈這個高收入群體,但他們的生存現狀根本不能夠與臺前的演員相比,雖然同為演員,配音演員的名氣、地位、收入都與臺前演員有太大懸殊。他們年收入偏低,堪稱掙扎在娛樂圈的底線。許多優秀的配音人才在這樣的境遇中自然流失了,配音行業比影視業其他行業更需要得到人們的關注。

1、公眾關注少

藝術審美來源於視聽,視與聽應當是兩條平行發展的直線,在藝術地位上應當是一致的,但從廣播影視傳播現實來看,好像並非如此。配音作為聽覺藝術往往處於從屬角色,遠遠低於視覺藝術。因此與臺前演員的風光無限相比,配音演員雖然同為演員,觀眾對他們的關注程度是有巨大差異的,幕後的配音演員就好比是紅花後的綠葉,默默無聞。在我國,由於體制等方面的原因,配音稍顯神祕,與公眾幾乎處於完全脫離的狀態,這也使得公眾對配音、對配音演員缺乏瞭解,有興趣參與到配音事業中來的人更是稀少,因此,配音事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媒體的介入,加大宣傳,也需要配音演員白身的多渠道發展,甚至走向臺前進行透明化運作,揭開配音的神祕面紗,讓公眾關注並瞭解配音。

2、薪資待遇低

配音演員是個特殊群體,在形象上的低曝光率,讓他們成為了娛樂圈的邊緣人物,但在聲音上的高曝光率,又讓他們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們不是明星,不是劇務人員,甚至不是群眾演員,但他們對影視劇的貢獻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然而他們卻拿著低薪。即使是如童白榮這樣的金牌配音員給《玩具總動員3》這樣的好萊塢大片配音,收入也不到千元。而據瞭解,著名演員李幼斌的片酬達到了25萬一集。同樣都是大牌演員,雖然表演的方式不同,但收入差距之大讓人無法想象。由於薪酬太低,許多配音演員不得不另謀出路以維持生計。如周星馳的御用配音員石班瑜轉行當了導遊,鮑國安老師演的曹操堪稱經典。雖然不能與明星大腕動輒上百萬的片酬相比,但至少應該讓那些真正的優秀配音員憑著專業的水平就能過上有尊嚴的小康生活。如童白榮、石班瑜這樣的金牌配音員的薪資待遇都只是如此,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配音員薪資待遇該是多麼的慘淡。

3、主體素質差

配音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配音演員具有紮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語言表現力,要有一定的藝術素養和表演技巧。然而,由於社會地位低,收入壓力大等一系列問題,現今許多配音員抱著不負責任的態度,只求完成任務,不追求藝術品質,應付了事,使得很多影視作品因配音效果不佳而黯然失色。這不僅是態度的問題,很多配音演員由於自身的語言功底不太深厚,很難快速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和表達習慣,賦予人物恰切的音色,難以迅速、準確的運用恰當的表達樣式來配音。聲音的可塑性不強,適應面窄。同時配音演員的個人文化素質參差不齊也影響了配音事業的大跨步發展。

4、部門管理亂

我國廣播影視配音事業目前的配音形式稱之為“專案管理體系”。一個譯製任務就是一個專案,由製片人擔任專案經理,對整個譯製任務進行統籌管理,他委派一位導演,再由導演從那些分散於各個錄音棚的配音演員中間挑出最合適的,臨時組建一個配音團體。這種配音形式使得配音演員之間缺乏足夠的默契,即使經常在一起配音,但由於沒有劇團式的氛圍影響,也很難達成共有的配音風格。另外由於對其他的演員特點不瞭解,以及對全片基調把握的不夠,很多配音員在配音過程中都力求達到“不溫不火”的程度,以便能和其他演員的風格達成統一,而不會使自己的表演太過突兀。這種管理方式使得配音從業者基本處於無統一組織和無統一管理的“散戶”狀態,配音行業難以形成規範的職業標準和執業要求。許多配音演員處於“職業”和“業餘”的邊緣,難以角色穩定化。

二、廣播影視配音人才隊伍培養的當下路徑

我國目前培養配音專業人才路徑主要是專業學院培養、社會團體選拔、文藝團體轉入與自修成才,雖然路徑較多但存在狀況堪憂。

1、學院培訓

我國目前只有同濟大學、浙江傳媒學院、吉林藝術學院為數不多的幾所高等院校開設配音專業,少量院校如中國傳媒大學、湖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開設了相關的興趣課程。培養配音專門人才,並沒有較大規模的開展專業招生。我國的配音演員目前還處於職業化的初始階段,行業基數非常小,與日本目前正處於偶像化熱潮的日本配音行業相比,我國配音行業無論是職業化程度還是商業化程度都遠遠低於日本。在日本有130多家專業的聲優(日本對配音演員的稱呼)學校,每年培養2000多名職業配音演員,這些生源足以構成日本龐大的配音產業所需要的人才基礎。反觀中國目前的配音行業,正處於青黃不接,良莠不齊的尷尬境地,沒有建立有效的培養穩定後備人才的機制,搭建開放的平臺,提供充足的學習機會,使得配音事業的發展缺乏持續的動力。因此,我國的配音人才培養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建立職業化的配音人才培養體系十分迫切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