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視主持人隊伍建設與管理

才智咖 人氣:1.51W
淺談電視主持人隊伍建設與管理
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我國還是新生事物,只有15年的發展歷史,較電視事業的發展來說,主持人隊伍的建設與管理顯得相對薄弱和滯後,還不能適應和滿足豐富多采的電視節目對電視主持人的要求。實踐也證明,目前在我國熒屏上近萬名的主持大軍中,優秀的主持人僅佔很少的比例。作為電視節目的直接體現者,節目主持人究竟能否在社會發展迅速多變,觀眾欣賞水平不斷提高,媒介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經受住由新技術的廣泛採用而引發的又一輪傳播領域革命的洗禮,這支年輕的、尚未成熟的隊伍,由於面臨社會的、體制的、觀眾的、技術的以及自身的多方面考驗而令人倍加關注。

一、電視主持人隊伍的現狀

人員構成。從目前我國電視界的現狀來看,主持人大致來源於四個方面:一、播音員改當主持人;二、編輯、記者改當主持人;三、演員改當主持人;四、社會招聘來的主持人。從目前看演員改當主持人成功的較少,象倪萍是少有的例外。大家可能還記得早年劉曉慶主持的《世界電影之林》,她雖然很漂亮,但“演”的成份太濃,這種表演和作派是主持人的大忌。

由播音員改當主持人和社會招聘的主持人,這在地方臺比較多見,他們雖然表演痕跡比演員少了,但成大器的人也是少數。有些地方臺的主持人僅用“提示器思維”來工作,前期採訪有記者來做,節目的主題有編導來想,主要的串聯詞有編輯來寫,主持人大多數情況下只是一個徒有外表執行他人意志的道具而已。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主持人個人素質問題,但主要是主持人的運作機制問題。例如有些欄目主持人對所主持節目的內容不瞭解,主持語言生硬、呆板、言不由衷;有的甚至與節目內容的情感相悖,其風格作派遊離於節目之外,令觀眾生厭。批評主持人,他們也很委屈,說事前對節目一無所知,被編導叫來就錄,能對節目內容有什麼理解?這種情況也是當前電視節目製作的常態,特別是地方臺的主持人節目,由於主持人員少,有些主持人常常要為幾個節目串場,這些節目又相互性質懸殊,內容千差萬別,如果事先主持人不參與選題、策劃而臨時抱“佛腳”的話,怎能讓他們“眼中有人”、“言中有物”、“心中有數”、“遊刃有餘”?可見主持人在編導們心中的位置不高,雖然你主持人是必不可少的,但你不過是我節目中的一個傀儡。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記者編輯乾脆自己主持,這也是很多編輯記者從幕後走到臺前的原因之一。

編輯記者改行當主持人成功的例子不少,象《東方時空》中的.方巨集進、白巖鬆、水均益,《實話實說》中的崔永元等等。以我個人在電視臺作節目的實踐經歷,深感記者轉成主持人確實有他人所不具備的優勢。從主持人的作用上看,其重要職責不是簡單串聯,只作開頭結尾,而是在整期節目、特別是一些現場主持的節目當中發揮出點拔者和組織者的作用,使在場的每一位嘉賓情緒放鬆並能儘快的達到最佳狀態,使節目中最中聽的話由嘉賓說出。主持人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方身上,而不是自己。崔永元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能象記者採訪一樣善於傾聽別人講話,並能從中提出問題。其實世界上只有不會問的,沒有不會說的。所以,記者改當主持人有他特有的優勢,但也有其不足。無論是播音員轉當主持人,還是演員、編輯記者轉當主持人的,都各有所長,就看如何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了。

存在的問題。據有關主持人現狀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主持人隊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閱歷不足,缺乏經驗。

目前上崗的主持人當中,35歲以下的佔86%,25歲以下的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