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論文:現階段社會心態的主要特徵及疏導對策

才智咖 人氣:4.45K

社會心態是穩定地存在不同社會群體中的對各種社會現象的認知、情緒、價值觀和社會行為傾向的總和,與特定的社會執行狀況相聯絡。當前我國民眾的社會心態突出表現為普遍的不公平感和對越軌型致富、權力貪腐的憤怒。要形成健康積極的社會心態需要在調整利益格局的基礎上,建立社會核心價值,形成社會共識,引導健康網路輿論和加強社會心理服務。

心理學論文:現階段社會心態的主要特徵及疏導對策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入,社會心態成為我國學術界日益關注的問題,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問題。社會心態問題的凸顯有其深刻的社會現實根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社會階層的嚴重分化。中國社會結構的重大轉型,不可避免地牽引著社會成員思想觀念、社會心態的變化。對社會心態的準確把握和有效引導,對科學認識我國正在經歷的社會變遷過程有重要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社會心態的內涵

“社會心態”概念在目前我國社會科學研究中雖已被普遍接受並廣泛使用,但卻意義含混,常常與“社會心理”、“社會風尚”、“社會意識”等概念相混淆。

在西方社會心理學傳統中,“社會心理”概念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個體層面的社會心理。二是群體層面的社會心理。最容易與社會心態概念相混淆的正是“群體層面的社會心理”。 “作為最巨集觀層面的群體的社會心理,它的構成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社會心理的相對穩定的構成部分,即由群體共同的活動特點或相似的物質生活條件以及相似的社會交往和文化特徵所引起的一個社會較為穩定的心理特質;另一個方面是社會心理的動態構成部分,它是社會成員對於現實社會結構和社會執行狀況的即時性的反應,它表現的是社會成員對於當前社會現實的直接的認知狀況和情感、情緒反應狀態。作為對社會現實的直接的心理反應狀態,是人們最直接可感的社會心理成分”。①這種直接可感的社會心理成分正是當前學術界進行研究的社會心態,因此,社會心態是在當前快速社會變遷過程中相對穩定地存在於不同社會群體中的對各種社會現象的認知、情緒、價值觀和社會行為傾向的總和。

“社會心態”概念還與“社會風尚”概念相接近。 “社會風尚也稱為社會風氣,它是以自然現象作比喻的一種社會現象,是由文化習俗、道德風尚、人際關係等要素構成的,在生活層面的某一時期內社會氣候的主要流向。它是在一定的時空內,某一躍居突出地位的社會氣候所產生的一種文化效應場”。②具體表現在人們的心態、想法、語言、行為、人際關係等方面。而社會心態作為社會意識的一部分,決定著人們的語言和行為。從這個角度來說,社會心態是因,社會風氣是果,社會風氣是社會心態的外顯形態。

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在社會精神領域中的反映,社會意識具有複雜的內容,由諸多層次和因素構成。從反映社會存在的程度和特點來看,社會意識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兩個層次。社會心理是低層次的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形式是對社會心理系統化、理論化加工的結果,是高層次的社會意識。因此,對於社會心態而言,社會意識是屬概念。社會心態是低層次的社會意識的一部分。

社會心態會對社會存在或社會變遷過程產生能動作用。作為社會變遷的心理資源,社會心態構成了社會轉型的軟環境。在健康積極的社會心態下,各項改革措施能夠得到公眾理性認同和積極支援,降低社會轉型成本,推動改革的繼續深入和社會轉型的順利完成;而不健康的消極的社會心態將帶來公眾的非理性情緒化反應,形成負面的輿論壓力與思想混亂,影響各項改革措施的推行和社會的穩定,通過對社會心態的準確把握,我們能夠從一個側面去審視社會變遷過程;同樣通過對社會心態的調控和疏導,我們能夠及時修正或推動社會變遷過程順利完成。

 當前社會心態的主要特徵

當前社會心態最突出的表現之一是普遍的社會不公平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飛速發展,2010 年中國GDP總量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極大地推動了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成倍增長。據我們2013年對四個省的一項社會心理調查顯示,有68.3%的居民認為自己的生活水平比五年前“上升了很多”或“上升了一些”,21.2%的居民認為自己的生活水平與五年前“一樣”,只有10.5%的居民認為自己的生活水平與五年前相比“下降了一點”或“下降了很多”。物質財富的增長對於每一個居民來說都是真實可感的事實。但是,物質財富的成倍增長並沒有給人們帶來較高的生活滿意度。有50.2%的居民認為自己目前的收入“有些不合理”或“非常不合理”,有32.3%居民認為自己目前的收入“正常”,只有17.5%的居民認為自己目前的收入“非常合理”或“較合理”。有54.6%的居民認為自己處於社會的“下層”或“中下層”,38.9%的居民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中層”,只有6.5%的居民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上層”或“中上層”。客觀上,人們的物質財富增加了,但是主觀上人們卻對這種增長的喜悅度不高,感受到的是個人收入的不合理,是相對於他人自己處於“中下層”甚至“下層”的社會地位。戴維斯據此提出了“發展型相對剝奪感”的概念,其基本假設是人們的滿意度或不滿意度是相對的,“當一個社會的價值能力和人們的價值期望均在提高,但社會的價值能力由於某種原因而有所跌落,從而導致價值期望和價值能力之間的落差擴大時,就會發生髮展型相對剝奪感”。③這種發展型相對剝奪感的存在是目前大部分中國民眾在物質財富普遍增長情況下仍然對自己收入不滿意的根源。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富裕群體迅速擴大,他們的財富急劇增長。應該承認,富裕群體中相當多的人是在“陽光下”賺錢的,他們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對市場敏銳,敢於冒險,敢於拼博、吃苦耐勞,短期內獲得了大量財富。對此,我們調查發現,75%的人認為富人致富是因為個人的能力和才幹,62%的人認為是抓住了機遇。公眾對正當致富的人並沒有疑義。但也有相當一批人,是在“黃昏下”、“黑夜中”中賺錢,用越軌的手段、或者乾脆用犯罪的手段賺錢。他們在獲取財富的過程中損害了國家的利益,侵佔了、傷害了社會中層、下層群體的利益。無論是資本購買權力、權力交換金錢,還是越軌獲取財富、財富保護越軌,這種越軌型致富,是公眾最不滿意的,是引起社會不公平的起點。所以,現實中人們對自身收入增長的喜悅最終被社會貧富的巨大差距所淹沒。在我們的調查中,50.5%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全國的貧富差距太大,43.9%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全國的貧富差距較大,這兩者佔總受訪人數的94.4%。巨大的貧富差距已不再簡單地體現為高位徘徊的吉尼係數,而是切實地被大多數公眾所感知。相對剝奪感是一種認識和比較的結果,是人們在認識自己,評價自己之後的主觀心理的挫折性感受。在市場化相對成熟、穩定的背景下,各行各業的進入門檻不斷提高,僅僅依靠勤勞致富已經極為困難,保持樂觀主義心態的人已經不多。大多數人不恥于越軌型致富,但又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比較中更多會產生悲觀主義,會產生失落感、相對剝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