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樁對高速公路施工的應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W

摘要:抗滑樁作為高速公路建設中治理滑坡的最重要手段,憑藉著其擾動小、治理效果好等一系列特點,使其在滑坡治理過程中能夠發揮最大作用,並且在高速公路滑坡治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對該技術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為該技術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抗滑樁對高速公路施工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抗滑樁;高速公路;滑坡;治理

滑坡經常會出現在高速公路的建設中,給施工過程帶來各種困難,其中因為工程施工誘發的工程滑坡出現的頻率最高,滑坡往往會帶來財產的損失,為施工帶來危險,還延誤工期,給工程留下隱患等嚴重後果,所以,滑坡的治理無疑是亟待解決的工程難題。抗滑樁以其優良的特性,在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就通過對具體工程的闡述來深度解讀該技術,以使該技術能到更多更有效的應用。

1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狀況,由於氣候、水文地質條件、地質構造等因素影響,在段高速公路的路塹邊坡,有軟弱夾層,尤其是在順向坡或公路軸線夾角不大的岩層中更加明顯,經過實地考察、鑽探和地質資料分析,確定本滑坡為工程活動造成的臨空面引發的牽引式滑坡。通過對施工場地的地質勘察資料分析,在該工程的滑坡場區沒有出現較大區域性斷裂現象,同時,施工場地地質結構相對比較簡單。該坡體地層結構從頂層到底層依次為:第一層是坡積碎石土層,通過現場觀察發現該層的厚度為0.6~1.65m;然後是強風化岩層,頂板埋深為1.65~6.9m左右。經過對該工程例項中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等綜合因素考慮,最後決定對坡面進行修整,然後把滑坡體上部部分土體轉移到其他地點,通常轉移到左側澄水河邊臺地,這樣做可以減輕滑坡體的重量,降低該工程的下滑力在滑體的中下部深度以及剩餘下滑力。然後在合適的地點設定一排抗滑樁,來穩定剩餘滑體,最終穩定整個滑坡;還對滑坡坡面進行平整,完善排水設施,使工程治理效果達到最佳。

2抗滑樁的應用

2.1施工工序

施工依次可分為場地平整,使施工環境得到保障。然後放線定樁位,確定施工位置。接下來是監理、設計人員現場確認,使得之前的工作合格準確。挖第一節樁孔,挖的時候還要支模灌注第一節混凝土護壁和鎖口,然後在護壁上二次投測標高樁位十字軸線,並進行安裝活動井蓋、垂直運輸架、吊土桶、捲揚機、還有通風排水及照明設施的安裝。第一節施工結束後是與第一節相同要求的第二節挖土、清理樁孔四壁,校核樁孔垂直度和樁徑上節模板安裝,支第二節模板並開始灌注第三節的混凝土護壁,接下來是對第二節工作的重複。最後是深度清理虛土、排出積水並檢查尺寸和持力層,近下來現場製作鋼筋籠和檢查。然後灌注樁身混凝土並對混凝土進行養護處理。

2.2施工要點

(1)測量放線:在該階段的在放樣之前放樣之前,設計單位提供所的水準點、座標點等資訊必須進行仔細核實,確保完全一致,因為該階段只有在正確的情況下按設計圖紙,方能達到最佳施工效果,然後進行放樣等後續步驟。

(2)挖孔樁周邊防護施工:再該步驟,樁位測量定位準確之後,使用F48鋼管建設必要的防護施工來保證施工不被破壞,至於設定位置,通常沿著樁位的外形距離1m之外佈置。同時還要修建一些能及時排除降雨帶來的積水等的排水溝,因為積水給施工帶來後果極其嚴重,該過程絕對不能馬虎。

2.3護壁鎖口施工

該階段的施工也是該工程的重點施工的步驟之一。該步驟對施工的精度要求比較高,要求偏差降到最低值,鎖釦中心與樁孔中心的偏差要求必須控制在50mm之內,同時,鎖口底要比地面高出30cm的`距離。對於豎向的傾斜同樣有要求,即不能超過1%。在開始施工前,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將一些不必要的雜物鋼筋石塊等清除,同樣,包括垃圾等在內等的廢物也要全部,盡最大努力保證施工場地的乾淨。然後進行平整工作,使其儘量平坦便於後續步驟的順利進行。接下來便是最重要的鎖口施工。該階段的要求比較高,首先是施工材料的加工,要求所使用的鋼筋必須在現場進行彎制並進行綁紮。然後是澆築施工,此步驟使用的混凝土必須是在現場進行拌和的,澆築時要求一次成型來達到最佳使用效果。施工過程中,不能有任何的車輛通行,因為剛剛經過施工,強度還是比較低,車輛可能會對施工好的部分帶來損壞,為了保護施工專案,所有的通行只能等到施工完成後。

2.4抗滑樁開挖及支護

(1)抗滑樁開挖:該步驟為達到較好施工效果,採用人工結合風鎬的方式對土方進行開挖作業。

(2)抗滑樁出渣提升裝置:該過程使用支架旋轉式捲揚機作為抗滑樁的出渣用提升裝置,使用的吊桶還要採用鐵皮製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高該過程的施工質量。同時,出於安全施工考慮,在施工時,每臺捲揚機旁必須按要求設定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器,保證對任何電氣裝置進行漏電保護。

(3)支護:使用方木對外壁進行支撐,保證強度,對於混凝土灌注,要採用從上向下的順序進行。在灌注過程中,頂層要求一次整體灌築,對於其他各層則無此要求,只需挖一層灌注一層,另外,還要防止井壁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對於開挖的高度,大約控制在1.0m左右範圍內即可。還要使用短鋼筋對每節護壁下部進行錨固,確保施工能正常進行。對於使用的護壁鋼筋,必須在施工前加工成型,同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當然,鋼筋在製作前應對其進行仔細的校直、除鏽及油汙等處理;在完成鋼筋綁焊工作並且達到設計要求後,按設計圖紙進行拼裝模板。

(4)護壁混凝土澆築:在該過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同樣有特殊要求,即護壁混凝土現場拌和,同時進行振搗,另外,為了降低速度,還要設定串筒或其他減速裝置,保持合適的速度。澆築混凝土混合料時要採用分層澆築方式進行,每層厚度要求控制在30cm左右。還要振搗密實。當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平坦即代表著已經密實。

2.5抗滑樁樁身混凝土澆築經過之前的步驟,挖孔深度合格後,對孔底的鬆土等雜物進行徹底的其清除;需要進行必要的勘察工作,方式為用鋼釺勘察,只有鑑定合格後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並按要求完成以下步驟:

(1)首先是對斷面的尺寸和樁底的高程進行確定,同時放出樁底十字線。

(2)鋼筋綁紮、焊接定位。同之前的要求類似,該過程使用的鋼筋要在鋼筋加工場內下料、彎曲。鑑於該步驟的重要性,施工需按照設計進行,不得有較大偏差,在多跟鋼筋的縱橫交叉處要採取綁紮進行必要的固定,對於每個截面接頭應控制在50%之內,鋼筋間距不能超過設計時的要求。進行完樁體鋼筋綁紮工作後,通知監理單位、建設等相關單位對本工程進行隱蔽工程的驗收。

3施工檢測要求

出於安全等因素考慮,為及時完成工程任務,本工程採用資訊化施工,這樣做方便對整個施工過程的檢測,及時發現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以便於及時地進行處理,要求把獲得的資訊能夠在第一時間反饋到設計方。

(1)監測的內容:對施工滑坡體深層水平位移的觀測;施工滑坡對通行公路的危害性觀測;抗滑樁結構樁位和沉降的觀測。

(2)基準點選取:監測要求至少需要觀測基準點1個,同時對於基準點和滑坡邊線的距離要超過30cm,以便於獲得較好地觀測效果。

(3)監測範圍:實際上,本工程主要檢測的物件是位移,在該工程的監測過程中,對於每個抗滑樁上至少需要有2個監測點,方便精確地進行監測,至於具體佈置情況應該由設計、監理和監測單位到現場進行實地觀測並確定。

(4)在觀測時,觀測精度直接影響該過程的結果,所以觀測精度要求沉降觀測誤差要小於0.5mm;水準測量閉合應該小於10.8mm。

4結語

該工程按期合格的完成預期的工作,在施工人員和監理人員各司其職的工作氛圍下,該工程不但達到預期的功能,而且可以成為抗滑樁在高速防滑應用中的“代表作”,憑藉其良好的耐用性以及易於維護等特點,使其在高速公路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