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在英語課堂中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4W

心理學家赫伯特傑喬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會閱讀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自主學習的人。"這一說法恰好符合目前課程改革的宗旨。新《標準》在課程教學的目的方面強調"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引導下的主動學習",也就是強調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要從根本上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就要求我們在研究教法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淺析在英語課堂中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教育論文

一、設計靈活開放的活動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課前Free talk,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課堂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渠道,教學方法將直接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我每天安排5分鐘自由談(free talk),學生在課外收集英語材料,可自編自演、對話,對話的設計採用自由發揮和規定主題相結合的辦法,做到與教材同步,循序漸進,以起到鞏固教學的作用。

2、精心設計教學,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設計要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感知-理解-語言疏理-積累-運用"切忌性急拔高。通過學生主動的學習和教師積極的誘導,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①靈活匯入,激發興趣。匯入新課可採取幻燈、圖片、音樂、問答等形式,如:在教Book2 Lesson49-50新課時,先讓學生聽一段音樂"HAPPY BIRTHDAY",然後展開討論"如何才能邀請朋友參加生日聚會",學生會得出很多答案,如打電話、寫信、面對面邀請、傳送電子郵件等,接著討論"如何發出邀請,需用到哪些英語表達法(由學生自行歸納)":

(1)I hope you can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2)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接著再討論"如果願意去,又如何表達"、"如果去不了,該如何說明"等等。這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自找答案,讓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發散性思維訓練,有利於啟用他們的思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

②小組協作,營造氛圍。這種方式有助於集中集體智慧,方便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相交流和溝通,利用多種方式創造性地組織和交流資訊。如在教學Unit15 Lesson59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doing housework. Who often does housework in your home? Do you often do housework at home? What housework do you usually do?"然後分組討論,讓學生們各抒己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不斷的努力表達自己的意思。待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之後,出示幻燈,進一步學習片語:make the bed, dust the table, wash the dishes, watch TV等。他們很快用片語造句,並掌握知識點。

③形象教學,奇妙無窮。

在課堂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裝置來突破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影象等融為一體,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為了糾正學生的發音,我經常用錄音機在課堂上隨機錄取學生回答問題時的英語口語,然後放給學生來聽,讓學生從中自己糾正自己的英語發音錯誤,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二、注重課外知識的滲透,讓英語走進學生的生活

人們掌握英語的過程,主要是反覆實踐的過程,是一個通過操練逐步養成語言習慣的過程。那麼,怎樣使課外教學與課堂教學相得益彰呢? 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英語,可以令學生最快的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實效性,從而更有熱情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1、瞭解文化背景,提高語用能力。文化背景不同,相同語言形式的語用功能也就有可能不同。如英美文化不喜歡別人詢問私事,一些社會因素也影響著語用選擇,如果運用不當,就會造成語用失誤。因此我利用課外活動組織專題講座,向學生介紹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西方的一些禁忌、風俗等,提醒學生注意說話者和聽話者身份、相互關係、地位和西方社會價值觀的差異,儘量避免社交語用失誤。

2、突破時空障礙,豐富學習生活。我讓每一個學生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字,在師生間互稱英文名字的時候,不經意間拉近了與學生學習英語的距離。在教學中,我不侷限於教材裡的英語知識,注重傳授學習英語的方法,經常讓學生閱讀有關的英語讀物,自己編寫英語手抄報,互相展覽、評閱等一系列的舉措,擴大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時空,切實讓英語學習變成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有力的配合了課堂英語的教學。

3、組織課外活動,培養交際水平。交際語言的作用要延伸到第二課堂、課外活動中,這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拓寬學生的視野,更廣泛地提供使用英語的場所,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主動性,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英語角、英語聯歡會、英語課本劇表演、英語朗誦比賽等,強化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三、創新激勵評價機制,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人類本性上最深層的願望之一是期望被讚美、欽佩、尊重。"我們的教育應該像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學生帶來自信和歡樂,能在學習中滿足他們的成功感,使學生們學得自覺和積極。

1、在競爭中學習。競爭機制的引入,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主動地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呈現出主動學習的良好局面。如:採用小組學習競爭的辦法,既計算個人得分,又計算小組總分,促使他們把課堂學習知識的動機延伸到課外去主動探索,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促進自學風氣的形成。這種自主學習,讓他們受益無窮,同時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2、在檢測中學習。教師應儘量使考試內容密切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注重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考試也能變為學習的過程。教師可以選用"我們都是小老師"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們對讀課文、拼寫單詞的情況進行相互的評價,讓每個同學出題考同伴、評同伴,過一把老師癮。

對"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倡導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於學生的充分發展。我們應致力於培養、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使他們由知識型向知識能力型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