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自主式學習論文

才智咖 人氣:9.96K

【摘要】: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是決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否很好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關鍵因素。教師要通過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開放的空間,從而使他們在自主創新與和諧的教學情境中提高學習效率。

淺談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自主式學習論文

【關鍵詞】:物理課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物理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在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獲得的同時,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此,教師要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實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一、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式學習

職校學生由於物理學習的基礎較差,尤其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導,以提高他們的物理知識運用能力。“自主式學習”的目的,就是啟用學生的思維,喚醒學生的潛能,培養其自覺學習的習慣。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自主地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終身物理學習的能力。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創設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始終處於物理學習的情境之中,主動地搜尋、分析、處理各種知識資訊,體驗獲得新知的成功喜悅,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物理的習慣。教師一要注重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中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知識因素,用生動的例項或學生的疑問增加課堂教學的新鮮感,激發學生的興趣,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帶入生動活潑、妙趣橫生的物理情境之中。二要引導學生開展平等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順暢,學生勇於參與、主動參與、樂於參與探討。三要鼓勵學生大膽、自主地質疑。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暴露學習過程中的疑問與困惑。對學生的`大膽質疑,教師要注重加強引導,引導學生自行解決發現在問題,使他們獲得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快樂學習體驗。

二、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式學習

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合作學習與傳統的教學相比有著許多質的不同。合作式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營造積極、平等、互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實現合作交流。合作學習可以是在同桌之間,也可以在前後左右的學生中間,也可以在小組內學生之間進行,更可以在全班範圍甚至打破班級界限進行。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及過程,增強合作意識,學會互相幫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動手能力等。但是,由於職校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往往考慮問題往往不很全面,再加上不少人的個性比較強,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加以管理,防止產生不必要的後果。在開展合作式學習時,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自我思考和探索。

在教學中,一要創設合作學習的氛圍。針對某一個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互動,開展協作、討論、反思、辯論等,為學生創造一個互助合作的氛圍,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二要做到合理分工。職校不少學生的特點是,誰也不服誰,因此在學生探討問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把這些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切實加強管理。三要注意及時地調控。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參與者,其主導地位不能放棄。當學生探索未果或存有疑惑而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合作學習的內容、什麼時候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多少等,都要及時有效地掌握,切不可變成放任。四要開展激勵性評價。愛表揚,是每個人的天性。職校學生因為過去受到的表揚少,而現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教師表揚更感到揚眉吐氣。因此,合作學習的課後總結、課後調查、反思與評價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熱情十分有利。教師要通過課堂表揚、作業批改表揚、體態語肯定等多種方式,使每個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都得到愉快的學習體驗,從而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迴圈。

三、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布魯納在杜威的學習程式理論的基礎上首先提出的。他認為,探究式的課堂教學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引導發現式,程式為創設情景──觀察探究──推理證明──總結練習;二是探究訓練式,程式為遇到問題──蒐集資料和建立假設──用事實和邏輯論證──形成探究能力。這二類學習方式都是通過設定問題情境,通過實驗、調查、資訊收集與整理,表達等交流活動,經歷探究過程,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的發展。職校物理的教學過程,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僅是重視學生的學會,更要重視學生的會學。學生的物理學習,是要與社會對他們的技能要求要一致,這樣他們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職校物理課不應當是聽課、記筆記、做實驗、做習題的結合,而應當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不斷探究物理現象的本質與內在聯絡的動手操作過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物理探究活動,就要讓他們學會自己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得出結論、進行反思與評價等。

如教學《加速度》,教師引導學生課前設計一個測速度的實驗方案,上課時使用多媒體課件:火箭升空、汽車停止、小球運動等讓學生感到物體有速度、速度在變化、速度改變有快有慢。再設計一組直觀感受的實驗,讓木塊從兩個不同斜面下滑,強調速度變化區別。然後,利用氣墊導軌和數字計時器,測出物塊某個位置的速度和兩個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這樣,就能比較速度變化的快慢了。最後,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用文字語言或數學語言描述加速度的概念。這節課中,學生實際參與了一個自主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每個學生都能作為主體積極參與,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課堂教學充滿活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