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中自主能力培養淺談論文

才智咖 人氣:3.26W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

物理教學中自主能力培養淺談論文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高中物理的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在課堂上也很難聽懂老師的教學內容。因此,為了更好達到教學目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瞭解和把握物理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點,然後再學會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及探究,最後標註不懂或疑惑的問題。在學生預習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可以合理的使教學內容問題化,之後再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具體的實施方案有如下幾種。第一,老師可以提前制定好預習的方案,然後發放到學生的手上,最後讓學生按照方案進行有針對性、有計劃的預習,如在學習《電流》時,老師可以先為學生提供章節的知識結構,電荷可以分為靜電場和電路,然後靜電場中的庫倫定律以及電路又分電源、電流和電阻等等。第二,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主動性的發揮,整理出教學內容中的相關知識點,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自己對問題進行編制,然後在課堂上予以展示或解決。第三,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組織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在交流、討論中解決遇到的問題。以上的形式都能有效的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

二、科學的課堂指導

課堂活動是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老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提高物理的素養。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樂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教學活動參與度,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其中老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之後,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建立學習小組,對於困難的、不懂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在討論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然後,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養成獨立分析、認真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反思,老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而對於學生解決不了的可以先通過小組的共同討論,最後才是老師的幫助。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還能促進學生協作意識的培養。最後,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實驗操作是一種基本的教學方法,它能將抽象化的物理知識具體化,從而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物理教學內容。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實驗操作,通過結合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讓學生自行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設計,在實驗過程中老師需要指導學生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探究,以便於最後實驗資料和結論的獲得。如在“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和把握教學目標,然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讓學生通過自主的討論和自由的方案設計對實驗進行探究。

三、及時的課後鞏固

想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完全掌握教學內容是不容易的,因此老師應該合理的利用課後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老師佈置的課後練習應該結合教材中的重難點,並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於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老師要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佈置的習題要讓基礎知識和開放性習題相結合。

四、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應該得到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物理教學活動中,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物理素養,還能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