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課改中的語文教學課堂

才智咖 人氣:5.09K
淺談課改中的語文教學課堂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課程方案一旦確定,課堂教學改革就成了課程改革的重頭戲。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關係,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資訊交流,實現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目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自然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但是傳統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忽略了發現和探究,學生學習成了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方式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影響了學生思維和智力的發展。因此,語文教改勢在必行。那麼語文教學應該如何適應課改精神呢?我認為語文教學要走向素質教育,必須實現“三轉變二優化一體現”。
        一、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1.教師內涵的轉變:教書匠→教育家。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但在語文實際教學中,人們往往走入單純的“老師教,學生學”的誤區,成了教材的奴隸、為教而教的機器,毫無藝術性可言。這貌似是對學生的關心負責,實則是對其身心和智力的極大壓抑與摧殘,嚴重違背了教育的初衷。新形勢下的教師,應成為科研型、專家型的教師,不僅“能”教,而且“會”教;不僅要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相關的邊緣知識;不僅要鑽研新的理論、新的思想,還要善於總結在教育實踐中獲得的經驗與體會,併力求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指導自己更好地實踐。正如馬卡連柯所言:“離開教育理論我是不能工作的。 ”這一精闢見解,啟示我們要認清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我們應從根本上實現由機器型的教書匠到藝術型的教育家的轉變。
  2.教學模式的轉變:課堂教授型→指導策劃型。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古今中外的大學問家都十分強調思考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舊的模式下,語文教學大都採用“保姆式”教學方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放手”,學生毫無獨立性可言,只是一個個記憶的機器,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打破舊的傳統模式,讓學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參書),讓課堂成為學生各種思維碰撞、質疑創新的一方舞臺。
  3.教學思維的轉變:機械模仿→創造性思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不是被動地機械複製,而是積極地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這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一種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探索過程,而不是簡單地把學生視為加工物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意識。教師要把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的方式獲得知識。語文教學無非是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然而這幾種能力的提高,無一不是靠學生自己的反覆實踐活動而獲得的。二、進一步做好兩個優化
  1.優化教學實施及反饋體系。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一般包括教學實施和反饋兩個相互依存的過程,它們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針對這兩個過程的不同特徵,我們應分別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層次教學原則。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使全體學生人人有壓力,個個有動力,激發他們的成就感、自信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氣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學全過程。
  2.優化教學評價體系。在應試教育中,對教學進行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升學率的高低,學校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就是分數。於是,考試成了教師的指揮棒,分數成了學生的存在價值,人為地加大了師生雙方的心理負擔,嚴重違背了教育發展規律。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應徹底摒棄唯分論、唯升學率論,由看誰的課講得好,到看誰對學生指導得好;由看誰對問題分析得透,到看誰的學生學習效率高,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得到最優化。
  三、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語文的動態特徵使學生的參與性、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充分創設條件,培養學生動眼看、動腦讀、動筆寫的能力,強化學生的讀寫過程、聽說過程。當然,讀與寫、聽與說的訓練可以相互結合。教師要從學生的階段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發,精心設計、選擇導學方法與課堂結構,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求知的最佳教學情境,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