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打造高效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

才智咖 人氣:2.17W

  [論文關鍵詞]三維目標 教學理念 師生互動

淺談打造高效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

[論文摘要]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已初見成效,傳統的課堂教學已不適應新形勢,當務之急應該是努力提高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健康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筆者結合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及我們教研組其他老師的成功經驗,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意識,更新教學觀念,強化落實物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反思性實踐者以及課程與教學的研究者。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這次教改的一大任務。“改變學習方式”的核心是讓學生不做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做一個主動的“探索者”。這裡說的探索當然包括常說的科學探究,但不限於此,學生的活動也不限於實驗活動。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應該主動地動腦、動手,發生疑問、進行思考、動手操作,相互討論,等等。因此,物理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本身,還應讓學生體會探索這些概念和規律的物理思想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教師只有理解我國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確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相互平等、相互諧調的關係,才能適應新課程之下的物理教育,他的物理課堂效率才有現實意義。
  二、更新教學方式,建構以探究教學為主的教學理念
  物理是一門基礎的實驗科學,物理學的許多思想、方法都是科學式的。高中物理新課程之所以提倡探究教學,是因為探究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的需要,滿足時代所需素質人才的需要。經過課堂探究模式,讓學生的無知意識得到喚醒、學生的思維得到成長髮展、學生的素質、能力得到提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烈、喚醒、鼓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活動,在課堂上只有把他們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情的需要,不斷地創設物理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的興趣由弱到強的發展,貫穿於教學的始終,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個環節上,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可收到顯著效果。
  三、做好師生互動,完善情感交流,強化資訊反饋
  任何學科的教學,要想創造最佳的教學效果,都離不開好的課堂環境,對於內容比較抽象、枯燥的物理課來說,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尤顯重要。課堂情境的創設者是教師,一堂課上得好與壞,這跟教師所採取的教學步驟、方法以及創設的課堂情境有很大的聯絡。我們的課堂要讓學生的心情激盪,使他們感到物理學知識神聖,有魅力和詩意,才能在愉快的氛圍和環境中,迸發激情,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意願。創設教學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往往要因人而異,因課而異。要使一堂課上得有效率,教師的態度、情感至關重要。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熱愛物理的情感,那麼就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的熱情。首先,教師必須有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情緒應該是快樂的。教師的情緒是極易感染學生的。而當教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進入課堂教學時,學生會倍感親切,快樂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師自己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會使學生思維活躍,更有效地接受資訊的輸入。
  四、做好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起于思”,而獨立思考能力首先表現在懷疑精神上,具體表現就是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提出問題,必須讓他們遇到困惑,心理上產生適當的.焦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恰當的實驗巧妙設定懸念,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慾望,鼓勵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更深層次探索。高中物理演示實驗在新授課教學中至關重要,它對於學生學習知識和鞏固知識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求老師一定要做好演示實驗,給學生以直觀的現象,加深學生印象。首先要求學生注意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物理學中每個概念的建立,每個定律的發現,都有堅實的實驗基礎,或者是具體實驗,或者是理想實驗。學生的認知活動與科學家的創造活動有本質相似的規律。實驗能給學生創造良好的物理學習環境,使之主動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提高科學素養。實驗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複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心理特點。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實驗教學,杜絕“板畫”“口敘”“思想”實驗,少用電腦模擬實驗,充分發揮動手實驗的功效,這對提高教學效果十分重要。而精心設計的實驗還能引起學生注意力集中,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從老師的角度看,實驗的過程可能很簡單,沒有多大意思,重複了多年了。
  五、加大課後練習量,強化釋疑
  對學生在課內學習中提出的疑難問題、思考題,或通過實驗設定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探討與評議,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靈活多變的思維品質,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對習題要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首先,我們在選擇例題時要有針對性、基礎性、典型性,運用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加以解決。其次,通過改變習題的已知條件或結論,開展探究活動,學生獨立思考或小組共同合作,教師要適度的進行點撥,指引探索方向。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對探究規律進行整理、概括,納入知識方法體系,總結探究學習方法,提高應用能力。對已學知識加以鞏固,多做習題,加深理解;學生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舉例,自己再運用物理知識聯絡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現象,進行思考、探索。不僅加深了對已學知識的理解,而且為以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晶晶.如何學好國中物理課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
  [2]董國耀.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張小紅.中學物理教學與學生科技意識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