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金融業的風險因素及其監管措施

才智咖 人氣:2.74W

摘要: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和各金融機構不斷拓展業務領域,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金融風險的種類越來越多,表現形式也越來越複雜,成為影響最大的越來越集中的社會風險。金融風險的存在對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危害巨大,正確認識面臨的金融風險,是確保金融業乃至國民經濟安全的關鍵。

淺析金融業的風險因素及其監管措施

關鍵詞:金融業;措施;風險因素

一、金融業的風險因素

1、政府幹預

商業銀行存在大量不良資產,各級政府對銀行的日常經營幹預較大,扭曲了銀企關係,銀行對國有企業債權約束欠缺,國有企業拖欠了大量的銀行債務,而且在企業資產重組過程中,逃債、廢債現象嚴重,這無疑加重了銀行的壓力。我國的金融機構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大程度受到政府行為的影響,這就將行政過程中的決策失誤和財政政策矛盾轉嫁給金融機構,加大了我國的金融風險。銀行體制改革滯後,銀行的商業目標與政府幹預的矛盾,政府的過度干預行為並沒有退出銀行的業務活動,銀行仍要最大限度地體現政府的意志。同時,政府過度干預銀行業務這一行為的本身在引起國有銀行反感的同時,銀行的生存又對政府產生極大的依賴性。

2、金融企業自身機制的不健全。

我國有些金融企業缺乏嚴謹的貸款風險防範、貸款質量監管制度、內部控制制度、信貸風險評價制度、信貸監督制度、信貸資金使用制度等。比如授權授信制度未嚴格執行對信貸資金的使用方向、範圍等缺乏明確的限定,這些都不可避免會產生金融風險;產權關係不明晰。從理論上講,銀行與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在借款還本付息的信用準則和法制監控下是能夠正常迴圈的。但是中國的現實卻表現為企業以各種形式和理由盡其可能地逃避債務,致使銀行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債權的負擔,潛在金融風險是令人擔憂的。

二、金融風險的管理與對應措施

1、業務管理與風險管理的闡釋

業務管理,也可稱為事前風險防範,業務部門負責識別、評估、承擔風險,儘可能減少業務操作產生的風險,制訂並嚴格執行計劃,以減少因風險產生的不良後果。風險管理,即事中跟蹤,由風險部門提供專業意見,業務部門嚴格按適當額度、政策、程式和措施執行,並以財務手段監督業務部門,提出建議,與風險承擔者組成戰略伙伴,根據市場或產品的複雜性及不穩定性指導日常工作。

2、強化內部管理和風險監督機制

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控制度,明確各職位的任務和責任,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美國銀行風險管理的經驗值得借鑑,其治理實踐包括計劃、執行和評估,重點在於取得高於資本成本的回報。其手段是額度控制、交易產品風險及對衝策略。在內部設立風險和資本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從全域性出發,審批業務計劃,並不斷調整業務計劃的額度;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運營風險的資本進行調配。做法主要是通過衡量公司對風險可接受的額度和程度,及其經營能力,實行量化管理。風險管理將按照可承受能力在業務計劃過程中分配資金。額度大小取決於市場風險、信用風險、運營風險所需資本總額的規模。借鑑西方金融業的經驗,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風險管理體制十分必要。

3、培養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隊伍

培養和引進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金融工程師隊伍和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將是眼下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方面。基於自身條件的限制,中小金融機構可以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針,從三方面人手:其一是請國內外專家前來講課,提高本單位金融現有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其二是與國內外高校聯合,利用現有的條件,定向培養適應現代化金融企業管理的尖端人才,使之熟悉和掌握國際上先進的風險管理和分析工具,並運用到實踐中;其三是改善自身條件,吸引金融工程、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學習和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為本單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現代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體系。

4、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金融機構作為貨幣信用的中介機構,主要資金來源是吸收存款者的存款,如果存款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則可能出現信用危機,影響金融業的生存和發展。存款保險制度是保護存款人利益,穩定金融體系的事後補救措施。它要求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將其吸收的存款按一定的保險費率向存款保險機構投保,當投儲存款機構經營破產不能支付存款時,由存款保險機構代為支付法定數額的保險金。在我國,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自有資金佔有率較低,存款是它主要資金來源,再加上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良資產大量增加。因此在我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尤為必要。當然,如何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存款保險制度,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認為我國可以考慮制定《存款保護法》,存款保險公司應由政府舉辦,如果存款保險公司隸屬於中央人民銀行,接受中央人民銀行的監管,那麼存款保險公司就可能會形同虛設,獨立性將難以實現。同時要求所有吸收存款的銀行均應參加存款保險(強制保險),當然相應的一些措施(如確立一個比較合理的費率)應依據不同的承保物件的不同情況靈活地規定,這需要在理論上、實踐中來不斷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