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工程教育模式應用思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4W

摘要:本文對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如何應用進行了闡述,從人才培養過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教學考核等幾方面論述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應用中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在這三方面進行改革的必要性,指出了培養髮展型、複合型和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

CDIO工程教育模式應用思論文

關鍵詞:CDIO;人才培養;教學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通過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相互聯絡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學習。這種教育模式在國際幾十所知名大學取得了巨大成功,且這種教育模式對於培養以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複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非常適合,因此將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將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有機的結合,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模式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1.實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進行

人才培養對學校層面的要求

(1)力爭學生對所學的專業感興趣。如果學生對所學的專業沒有興趣,只是被動地學習,是無法達到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學習效果的,也無法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雖然在我國無法做到像德國那樣從國小就開始培養學生對某種專業的興趣及讓許多學生在選報專業時都知道一些專業的'特點,但我們可以在學生入學後通過專業介紹、參觀實驗室、同老生交流等方式,讓他們瞭解專業。學校也應放開專業之間的限制,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專業,對所學專業有興趣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礎。

(2)力爭在教學中採用“小班”授課。現在絕大多數職業院校都採用50人甚至是60人為一個標準班。雖然在授課時分小組進行學習,但由於只有一個教師輔導,無法應對這麼多學生,教學效果自然會不好。國外在這方面比較好,國家規定了各專業授課班級人數的上限,在德國人數最多的專業也不超過20人,一般都是10人左右。班級學生人數少了,教學效果也就得到提高,因此有條件的學校要力爭在教學中採用“小班”授課,以保證教學質量。

2.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1)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及學習內容的不同,採用的教學法應該不同,改革的目的就是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與理解知識。比如,在理論教學或獲取知識的學習中一般採用報告法或教學對話。對於新學生的實際操作通常採用四步教學法或演示法;對於懂一些專業知識的學員採用任務法教學;對於掌握一定專業知識的學生則用專案法來提高學生水平。

(2)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上課前大家在一起討論,各自提出看法,然後再去和學生交流。一個專案的教學可以涉及多學科教師,通過分工合作使上課內容接近學生實際,讓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充分釋放,使課堂氣氛活躍。在教學中不僅傳授能力和知識,同時要非常注重學生素質及社會能力的培養。在德國,教師在教學時連續講授超過20分鐘被認為是件不可思議的事,而在我國,老師經常講90分鐘甚至更長,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還可以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組織能力、社會能力等,使學生適應社會、懂知識、會技能、擅長創造。

3.考核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標準

現在我國職業教育的絕大多數院校注重學習過程而不注重考核,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對學生的考核不僅要從方法上進行改革,內容上也應進行改革。從考核內容上可分為書面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書面考核應對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情況及運用能力進行檢驗,如多一些判斷、選擇(單選、多選)題,真正考核出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考核內容從所學的技能中隨機抽取,在學生完成技能操作後根據技能操作的內容對其進行提問,以檢驗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在技能考核中最好能加入團隊合作的考核專案,從而加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及集體榮譽感。總之,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實現培養以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複合型和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只要在應用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靈活應用,一定會為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提供充分保證。

參考文獻:

[1]張玉波,畢洪波,王秀芳,葛延良.基於TRIZ-CDIO的資訊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世界,2014,(21):33.

[2]王丹萍.何詠明在專案式教學中的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4,(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