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道德教育效果評估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2W

摘要:高校德育教育是培養具有良好道德素養的公民必要的手段,為了檢驗高校道德教育的成效,需要對高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展開評估。但是由於高校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在高校道德教育效果評估中存在很多困難,明顯不同於其他文化課程的效果評估。這就需要對高校道德教育效果評估機制進行創新性改革,建議從模式轉變的角度,將傳統的高校道德教育效果評估轉變為過程評估、遠期評估和價值評估,從而實現高校道德教育效果評估水平的提升。

高校道德教育效果評估研究論文

關鍵詞:高校德育 道德教育 效果評估機制 創新

一、問題的提出

高校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對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德育評估是指根據社會對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德育工作的目標,運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對德育的實際效果進行估量和評價。”但是德育教育與其他科目的教育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教學效果的測評上存在很多差異。當前高校道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弊端,往往將課堂作為教學的中心,卻存在照本宣科、師生互動不足、學生厭學甚至教師厭教等現象。就德育教育的評估機制來說,如何評價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亦存在不少難題,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由於德育教育的特殊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於當前高校道德教育評估體系缺乏科學性、合理性造成的。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擬結合工作實踐,對高校道德教育的效果評估問題展開一些深入的探討,以求教於同仁。

二、當前高校道德教育評估機制存在的問題

教育評估是整個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評估的階段不同,可以劃分為事前評估、事中評估和事後評估三種方式。效果評估屬於事後評估,能夠使教育工作者獲知教育目標是否達到,促進教育工作者對教育方法與技巧的反思和總結。但是當前高校道德教育評估機制無法與高校道德教育任務和目標相適應,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一)道德教育評估缺乏主觀上的動力

高校道德教育包括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前者如高校開設的相關思想道德課程,後者如校方、教師等主體對學生開展的一系列道德教育,如有關講座、展覽、思想彙報等等。由於高校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專案中的地位略顯特殊,例如和專業課相比,道德教育的專業性要求並不高;和英語、數學等公共課程相比,師生均缺乏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也缺乏嚴格的考核評估機制。這些因素決定了教師和學生在潛意識中都並不將道德教育置於一個重要的位置,從而造成了如何開展道德教育,如何評估道德教育,如何反思道德教育等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由此可見,由於道德教育本身的特殊性,造成了教育工作者和校方在觀念上缺乏重視,從而導致了這些主體在主觀上缺乏對道德教育的效果展開評估的動力。

(二)效果評估存在客觀上的困境

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何評估,這本身就是一個客觀難題。

以思想政治基礎課程為例,對教學內容的考核並不難,學校可以通過考試、思想彙報等檢查教學效果,以瞭解大學生對相關課程的掌握程度。問題在於,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評估並不是考試所能實現的,這是因為思想道德作為人的內在的素質,必須反映在人的行為中,而單純的筆試或者面試並不能反映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職業類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為例,職業道德必須在職業生涯中才能得到反映,考查尚未參加工作的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如何,這本身就缺乏科學性和客觀性。

此外,高校道德教育還存在的一個難題是道德教育的效果需要在較長的時間中才能反映出來,這不像其他文化課程可以通過期會考試或者期末考試可以得到檢測。“高校德育效果的表現形態異常繁雜,它既表現為近期效果,又表現為遠期效果;既表現為顯性效果,又表現為隱性效果;既表現為直接效果,又表現為間接效果。”這些因素也造成了高校德育評估的困難。例如,某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在社會上思想道德敗壞,違法亂紀,侵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公益。雖然這與個人的素質有關,但是也可以看作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敗,因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培養新時代的優秀公民,一旦高校輸出思想道德不合格的大學生,那麼歸咎於大學思想教育的失敗並不為過。但是,對於一個已經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並非在學校管理之下,大學道德教育的評估如何吸納此類負面案例,也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的困難。

(三)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大學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評估必須具有科學合理的標準,這樣才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學的資料以供參考,從而使他們調整教學計劃,改革教學課程。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究竟如何評估,或者說怎麼樣進行評估才能算是科學合理的,這又是一個難題。從西方德育教育的評價來看,“德育評價的重點從目標評價轉向過程評價,從效能評價轉向價值評價,從結果評價轉向素質評價”,而反觀我國大學德育評估實踐,大學思想道德教育的評估止於課堂、終於考試,以考試來檢測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這種方法不但不科學,也不甚合理,甚至相當機械、落後。

三、完善高校道德教育評估機制的對策

高校德育評估“對德育工作狀況的資訊收集、判斷、分析、反饋、提高的過程。新時期高校德育評估對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學生創造性的.適應社會能力、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和質量有著重大的意義”。從高校德育教育效果評估機制之完善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應當做到如下幾點創新:

(一)從目的評估轉變為過程評估

由於高校德育評估具有一些客觀上的困難,高校德育評估的目標即培養具有良好道德素養的新時代公民這一目標缺乏量化的標準,因此如果將效果評估等同於目的評估,這是不科學的,也是無法實現的。

鑑於此,我們應當將高校德育評估從傳統上的目的評估轉變為過程評估。所謂過程評估,就是考察整個德育教育的過程,並且將此作為評估的物件,而不僅僅將教育目標是否得到實現作為評估物件。具體來說,過程評估包括:(1)教學內容的評估;(2)教學方法的評估;(3)師生互動程度的評估。其中,師生互動程式的評估對當下的高校道德教育評估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能夠促進教師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增強師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互動性,改變道德教育中“你講你的,我做我的”這一普遍性弊端。這一評估標準的轉變,使我們從簡單的目的評估轉變為更為豐富的過程評估,並且拓展了效果評估的內涵,能夠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評估顯得更為科學合理。

(二)從近期評估轉變為遠期評估

當然,如果僅僅強調過程評估,也會造成過於注重近期評估而忽略了遠期評估,所以我們還需要適當地注重遠期評估。所謂遠期評估,主要包括兩個層面內容:第一,高校德育教育的遠期針對性,即高校德育教育應該是為了培養高素質、有道德的新公民,這一檢驗標準付諸實施的時間跨度比較長,短期的德育教育評估無法滿足評估要求,所以需要將評估時間適當推後;第二,高校道德教育的遠期適應性,即高校道德教育具有特殊性,我們評估教育效果,必須適當地採用遠期方法和技巧,不能僅僅關注眼前。

實踐中,高校可以通過發放問卷和調查函等方式,對應屆畢業生包括已經畢業了一定年限的學生的從業狀況、思想狀況、生活狀況等進行調查。在自願、合作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將相關情況傳送給母校,使母校獲知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尤其是思想道德層面的狀況,這些採集來的資料可以作為高校道德教育評估的依據之一。

(三)從效能評估轉變為價值評估

當前的高校道德教育評估較為注重效能評估,而忽略了價值評估。在高校道德教學中,教學效能固然重要,但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某些特殊屬性決定了純粹的教學效能評估並不能有效地反映高校道德教學的效果,這是因為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學效能評估是針對一些基礎文化課程而言的,在道德教育評估中存在不適應性。此外,高校道德教學效果評估中如果過於關注效能評估,反而呈現出一定的急功近利傾向。相反,價值評估對於高校道德教育來說倒是至關重要的,價值評估為高校道德教學的內容、方式、手段等客體對主體的效用性提供了評價標準,也為高校道德教育的教改提供了契機。鑑於此,與其過分注重高校道德教育的效能評估,不如將道德教育的效能評估轉變為價值評估。

綜上所述,高校道德教育之效果評估的某些難點和困境決定了必須對現有的評估機制進行某些改革。當前高校道德教育評估之困境在於主觀上缺乏評估動力,客觀上存在評估困難,且高效道德教育評估欠缺科學合理的評估標準。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推動我國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筆者認為在當前高校德育教育效果評估機制的創新中堅持如下路徑:從目的評估轉變為過程評估、從近期評估轉變為遠期評估以及從效能評估轉變為價值評估。

筆者堅信,通過這些改革措施能夠有效地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水平,有利於我國高校德育教育的長遠發展。